民俗文化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吴地文化中一枝独特的艺术之花,技法上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在《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过年是什么体验?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年味逐渐变得淡薄。在中国古代,年味是怎样的呢?什么是领春祭恩赏银?古人过年又有哪些讲究?现在,就让我们通过《红楼梦》重温一下吧!
您知道吗?“忠诚、聪明、机敏和勇敢”这些赞美之词,是狗年出生人士的代名词。
从小年到元宵 敬神祭祖年俗(1)小年到大年
“瑞雪翩翩兆丰景,犬蹄朵朵喜迎春”!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从腊月廿三“小年”开始,到三十除夕晚全家人吃团圆年饭,庆年宵、迎新春、去拜年,再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系列的节庆活动好不热闹。从过小年到十五,中国有哪些传统习俗和禁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从小年廿三到大年三十……
【节气典故】迎接春的节日──立春
命理学家认为生肖应该跟节气走,从立春算起,也就是2018年2月4日05时28分后出生的孩子属狗。
生肖从立春算起? 生肖起始是依据黄历正月初一还是立春,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民俗学家认为生肖应该始于黄历正月初一,即过了除夕夜24时,从正月初一(2018年2月16日)凌晨的零点零分开始进入狗年。 但命理学家则认为生肖应该跟节气...
腊月十六拜土地公作尾牙,为何尾牙祭祀土地公?比起“头牙”来为何公司行号店家更重视尾牙?在中国的传统民俗中,土地公和“后土”、“社神”有关连……
今年屏东彩灯节今年主视觉logo特别设计以闪烁灯饰呈现万年溪河流,象征为屏东带来川流不息的观光人潮。
除旧岁、迎新年,处处可以看到“桃符”,“桃符”代表驱邪避凶、除旧布新迎福的象征。今天千家万户门上的“门神”画其实就是古代的桃符。“桃符”的面貌非常丰富,神荼郁垒、钟馗……伴随代代、家家的岁岁月月,岁岁平安。
【节气典故】入腊写春联 大寒又一年
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农谚中有一句“大寒过年”。大寒,冬春正交替,人间准备过年。“腊八祭神告岁成”是古代过年民俗中领头的节目。清代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砚台翰墨磨出飘香的年味……
张眼望世间,现代人的衣着打扮真是缤纷异常。而纵观历史,人类各个时期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服饰样式与风格,更犹如天上繁星之琳琅满目。服饰反映了当代、当地的人对美的感受与呈现,让本文充当时光镜,请随之一览西方服饰在历史中的演变。
【节气典故】小寒风信报梅开 腊祭百神
黄历十二月节、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小寒大寒节气中,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小寒养生要点为何?古人从禽鸟身上观察到小寒的物候现象。小寒有哪些相关的节气典故呢?腊月祭祀、腊八粥源远流长,二十四花信风从小寒开始吹袭,冰天雪梅,梅花领群芳……
【节气典故】天地冬至日 人间冬至节
从周代开始中国人就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日。2017年冬至是在12月22日。天地冬至日、人间冬至节,赏冬至节景,看冬至食俗吃汤圆、水饺、馄饨的文化内涵。冬至安耳朵吃水饺,传说来自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吃过冬至圆就长一岁承载“冬至大如年”的典故。清朝时过冬至就开始玩九九消寒图,等待明媚春光……
“大雪”,是黄历十一月节。 寒压重衾好像覆冰 ,然而在冰天雪地里,古人却从动植物身上看到“春天已经不远了”的迹象,怎么说呢?从“大雪”有关天气的俗谚,我们也看到了人生的道理。大雪典故之一“ 程门立雪” ,留下敬师笃学的风范。节气民俗“大雪腌肉”,ㄧ挂一挂腌肉备冬,冬雪中的温暖风物诗,展现各地的腊肉特色。
【节气典故】小雪天地闭 腌菜食俗溯三千年
小雪天,气序转寒。中国地域广,看小雪节气,南北两样情。唐代陆龟蒙《小雪后书事》:“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全偏”。寒气日日切骨,小雪到腌泡菜、吃泡菜火锅好时节,暖起低荡的心绪……
小雪迎冬 饮食习俗有哪些
在小雪节气,中国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有所不同,南方会晒鱼干、酿酒等,北方腌制腊肉,这样的迎冬准备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习俗。
立冬之际 养生需“养藏”
11月7日是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天气逐渐寒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万物收藏、规避寒冷,而人之养生也需“养藏”。
【节气典故】立冬下药雨 补冬开始了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四立”的一个,表示冬天的开始。立冬到小雪节气之间所下的雨称“药雨”,李时珍说:药雨杀百虫。冬天一来,民间冬令进补的炉子也烧红了。宋代的京城到了立冬有一幕特别的风物诗,留下鲜明的历史民俗剪影。诗人们怎样面对万木叶落萧萧下的冬临景象?俗谚怎样表现“立冬”的物候风情?
宜长宜久九九重阳  历代快乐嘉节
黄历九月九日称“重阳”,在中国文化中“重阳节”一直是个意义深长又多彩的节日。历朝相关的记事也很多,比如重阳登高辟邪、重阳高宴、饮菊花酒、赏菊花……等等。从汉代到清代,重阳节有哪些民俗呢?
九九重阳节 传统习俗之养生功效
黄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中医认为,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传统习俗本身就具有养生的作用。
【节气典故】霜降履霜 最是想念的季节
霜降,黄历九月中气,2017年在阳历10月23日交节。霜降节气里万物有哪些特别的反应?冉冉岁将晚,万物待冬藏。霜降有什么意含?霜降向人寒,一道寒意、开启一道记忆?霜降最是人间想念的季节。霜螯、霜栗正美。秋叶落时燃焰彩,艳于春花;菊花残时傲志节,凛于霜空。
【节气】寒露九月节 黄花红叶蟹盈筐
古人节气七十二候说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映晚秋。离离百草枯、梧桐凋老叶、新雁影南向划长空,预告着秋深了。红叶艳若二月春花、黄菊花凌阴盛放,是此深秋寒露时节酝造出的自然美盛典。
不知乘月几人归 寄语中秋“登高处”
“阴晴圆缺”月象无常,无常又是月亮的常态。月如无恨月长圆:恨人间生离死别不得圆满?恨人间成住坏定灭律不能超越?或是“恨铁不成钢”?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中秋故事留下怎样的遗恨?苏东坡诗《中秋月》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夜年年来,明月夜不长好,此事古难全!如何脱凡律不为阴晴圆缺所牵?
在台湾有一群人不畏艰难,在毫无资金的援助下,仅凭着对花砖的热爱与历史文物的珍惜之情,毫不犹豫地投入抢救工作。因为他们的坚持,我们现在才得以看见这一片片花砖以如此完好的姿态重现于世人面前。
千秋有夜千秋月 月宫镜的月亮神话
唐朝有一种精湛的“月宫镜”,融合传统中秋节的民俗故事于工艺铸造中,既实用又精美,代代传说中秋故事。“月宫镜”是盛唐时期的人物故事镜的典型品项。文饰可以一应对照到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的角色。可见,中秋节传说神话故事,应该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经流传。
何处相思明月楼 中秋赏月妙对
从三代就有祭月大典。秋天赏月、赋诗、作对的风尚也酝于其中,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明月种相思,相思何处?……赏月吟中秋,思想起成都望江楼有百年半边联“奇对”,奇丽奇巧,经百年“望江楼”才得月对上了……古来骚人迁客望月兴联,老去几多笔墨?清秋至节,万家百姓庆节,谁解明月情怀?
【节气】云敛千山出 白露秋燥滋阴养生
白露时节,冷空气南下,澄净了天宇,云淡天朗、秋高气爽,雁字南飞。《逸周书·时训解》:“白露之日鸿雁来。”白露在秋分前,天地之气寒萌热退是这个节气的征候。白露“补露”,节气养生注重哪些重点?传统“补露”习俗有哪些?白露节气五行生克的食补养生法则是什么?
白露之际暑去寒来 养阴润肺好时节
9月7日是白露,入秋后的第三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顾名思义,白露时节天气渐凉,夜间草木上开始出现白色露水。
台湾中元节民俗放水灯抢孤 传承百余年历史
9月5日是中元节,台湾传承163年的鸡笼中元祭4日晚间登场的放水灯大游行让活动达到最高潮。此外,恒春有142年历史的竖孤棚(抢孤)活动,5日晚上在恒春东门城外举行,由在地队伍与去年宜兰抢孤冠亚军等中外32队竞逐冠军。
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七夕相会的忠挚,从古到今,七夕的爱情故事不绝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超越凡俗的情怀,代代相传的七夕情话,是从何时开始的呢?七夕情话说由来:周代《诗.小雅》〈大东〉篇、东汉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植的诗……都有说法。牛郎织女感天动地有多重合奏乐章,多版故事脱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