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为何以国器、掌珠敬称人子?
明代的启蒙书《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传递了古人敬称别人家的子辈为国器、掌珠的谦良传统文化。
夫妻不叫老公老婆 古来有哪些常见的称法?
古今夫妻有哪些常见的称谓?这些称谓有来自礼制规定,也有取用隐喻、代指,展现幽默与情义,传达了卿卿我我的情义。你知道多少呢?
为何初婚称“结发”再娶叫“续弦”?
“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 ;“ 结发系是初婚,续弦乃是再娶”。那么“结发”和“续弦”的说法源自何来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以诗借问结好果
“近水楼台先得月”也简略成““近水楼台”一词,这句话的典故来处充满蕴藉含蓄的敦厚,恰恰与尖锐讽刺相反,展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儒雅品格。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诫子书》中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你要时常摒弃你的欲望,达到淡泊的心境,这个时候你再去确立你所要走的道路。在做事时也要保持宁静的精神状态,这样你才能坚持把你的路走得更远、更长。”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被评为诗坛一奇句。一样“天下明月三分”,迢递二分两样情,苏醒了秋思,准备迎中秋了。
【典故新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和齐威王
历史上的君王,或昏或明,或暴或庸,极少有像楚庄王、齐威王这样的君王,瞬间从“昏君”转身为明君,行霹雳手段,国家大治。一个人的智商、政商,怎能忽然判若两人呢?若非神助,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的昏庸另有隐情。
“墨守成规”内藏墨子和诸葛亮的伟绩
“墨守成规”成语典故所对应的人与事很有来头,说的是墨子和诸葛亮的智慧、发明与制度哪。在时代演递的过程中,“墨守成规”反而被赋予了比较多的负面意义。
不以存亡易心的古代奇女子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在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时,她们选择守信而忘生、守义而忘利、守贞而忘贵,从而名留千古。
一年容易临七夕,知道传说千古的七夕爱情故事是怎样演变的吗?给你几个经典的牛郎织女的七夕故事,从传承中找一找故事真缔吧。
中华典故:绿衣使者
唐明皇时,长安人杨崇义的妻子刘氏与邻人李弇私通,二人竟想害死杨崇义,做长久夫妻。
千里赴约 东汉范式张劭的生死之交
古代中国有五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单以朋友关系来说,朋友不仅贵在相知,更贵在诚信、贵在守义。千古流传的东汉名士范式和张劭的“鸡黍生死之交”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孟尝君“狡兔三窟”为何仍绝子绝孙?
“狡兔三窟”是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用来藏身躲避灾难,比喻一个人有多种避祸的准备。战国时代的齐国宰相孟尝君有“狡兔三窟”,为何绝子绝孙呢?
为什么“柳营”成了军营的代称?
《诗经.采薇》诗篇中的杨柳与行军戍役有关。往后的世代,以“柳营”代称军营,另有一则让人打心底赞赏的典故。
什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
“放之四海而皆准”这耳熟能详的词儿其实不是句俗语,而是出于经典之作。你知道是谁说的吗?本文来搜一搜这词儿背后被遗忘的经典义涵。
贤德母亲教子有方 成就国之栋梁
贤母使子贤,自古以来,有很多仁人志士正是在贤德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教导下,才养成了良好的品格并心怀宏大的抱负,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才能正色立朝,才能成为所处朝代的栋梁之才和谔谔之士。今人耳熟能详的教子有方的故事当属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而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只是沧海一粟。
“一了百了” 如何“得”了?
“一了百了 ”在语源上有两种说法,另外明代大思想家、哲学家、修行觉者王守仁在讲学中,用了“一了百了”一词,他们各自的说法展开怎样的内涵与境界呢?
医和:能预知人寿数和国运的医生
医和,春秋时期秦国著名的大医学家,其姓不可考,名和。他以天人合一、四时阴阳相生相克的理论,讲述了“上医治国、中医治病”的道理。
韩非“老马识途”老故事 对现代人有何启示?
《韩非子》中有篇〈老马识途〉,讲管仲有一次随齐桓公出征而迷途,结果靠老马找到回国的路。韩非子意不在夸奖老马,那么他意指的真“老马”又是谁呢?
古琴为什么可以治病?
古琴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属于八音中的丝,也称瑶琴、玉琴、丝桐。最初古琴只有五根弦,后来周文王、周武王增加了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恩,所以古琴又称七弦琴。
“里”怎样奠定华夏文化的基础?
不管是度量距离的“里”,或是代言故乡的“里”,两者是有一个共同的、古老的起源,而且在后代,“里”持续发挥着很大的文化效力。那么,这源头在哪呢?
孔子一生的祈祷体现什么境界?
《论语》中有二处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是围绕“祈祷”这个主题的,从其中可以看到孔子个人的信念。
“跛鳖千里”鼓舞所有世间人
荀子以跛鳖千里,劝喻人持恒“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持恒累积学识,持恒修出高德大善的圣人之心,而这一切都要从蹞步做起。
史鱼尸谏与朱云折槛 直臣留名青史
西汉的《素书》有言“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意思是君王听到谄媚的话就开心、听见劝谏就生气和怨恨,后果很严重。是以,臣子的谏言对于君王非常重要。《论语》则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身为臣子,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劝谏君王,是为臣的本分。
六月雪 御史雨展现什么义涵?
“六月雪”和“御史雨”,非关雨雪,这场雪、这场雨都和“冤狱”有关,明现传统中华文化的一种宇宙观──天人感应,超乎凡间的力量,偶尔露真容。
“一鼓作气” 一场战争一生醒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概念,在战国时代曾经历经一场实战的考验。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鲁国面临齐国大军挥动大旗进攻的紧急保卫战,结果如何呢?
围棋别称中的故事
作为神传给人的文化,围棋与书画、诗词、音律等艺术一起,融汇于悠悠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之中,历代流传着大量与围棋有关的神话典故、奇闻轶事,仅从它众多的别称便可见一斑。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 讲了什么道?
一般说人没有定见,容易改变心意,对事或物的爱好或决定反复无常,改变可能就在朝夕之间叫“朝三暮四”。你可知“朝三暮四”还有深奥的道理?这成语来自《庄子.齐物》。
刺客讲侠义 不愿伤害忠厚正直之士
说到刺客,很多现代人脑中马上浮现的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冷面杀手。其实,出现在春秋时期的中国的早期刺客,其行刺动机较为单纯,往往因感激委托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因此带有一些侠义精神,其中《史记》中刻画的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信条的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最为有名。秦朝之后的刺客,虽然行刺动机多了金钱、名声、仇恨、政治等因素,但仍有一些刺客保持着侠义精神。
当别人对自己不好,公开或在背后使坏,甚至造成了某种损失的情况下,我们是以同样的方式回击,还是以德报怨,想办法化解双方的矛盾和怨恨呢?古人的两则故事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