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自然人文旅记
石笋古道,又称“石笋古道”,位于台北县双溪乡牡丹村,昔日曾是牡丹、石笋、灿光寮各聚落间往来的道路。石笋地名的由来,是因该地有一酷似竹笋的山峰而得名。不知这座石笋位于何处?石笋古道的途中会经过石笋尖,但石笋尖山头平缓,一点也不像竹笋的形状。
我曾几次经过龙潭,知道龙潭市区有一座大湖,湖中小岛有一间大庙,周遭环境很人工化,没有吸引力,我每次都只是路过而已。
这个月上旬走访龙潭三坑老街、大平红桥后,蒐寻资料,发现三坑子附近有不少古道。今天陪老婆回中坜娘家,利用空档,再前往三坑子寻访古道。
“蓝天图集”第一册第090页的“水底寮越岭乌涂窟”路线,全程六公里,路程约一百分钟。水底寮位于北宜公路的石碇、坪林交界处,山友萧郎判断,这条路线极可能是“淡兰古道之一小段”。因水底寮、乌涂窟两地之间须翻越大格门鞍部,萧郎于是将这条路线命名为“大格门古道”。
桃园龙潭三坑子,位于大汉溪的河阶地,凭恃着大汉溪的舟楫之利,成为大溪与内陆的聚落(如龙潭、杨梅、关西、新埔)之间的水陆转运站,市况繁荣,三坑老街因此有“龙潭第一街”的美誉。这已是清朝时代的陈年往事。日据时代,由于大汉溪逐渐淤浅,陆路运输兴起,公路、铁路渐渐取代水运,三坑子的水运功能亦趋于落没。
木栅猴山坑古道是迷你型的古道,大约一小时就可往返,路虽短,却令人惊艳,是一条适合都会人的近郊古道。穿着舒适的休闲鞋及装扮,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寻幽探微,领略古道的风采。最近探访台北市区边缘的古道,总是失望多于期望,古道总是被都市化之后建设覆盖而失去原貌,相较之下,猴山坑古道上拥有百年古厝,有质朴的泥土路,雅致的古桥、蓊郁的竹林、幽致的气氛,都会让人有一种喜出望外...
大崙头山,高475公尺,为台北内湖区最高的山。这里有两条规划完善的步道,一为“大崙头山自然步道”,一为“大崙头山森林步道”,前者铺枕木,后者架栈道,沿途林态丰茂,有多样的蕨类生态可赏,解说牌也很完整。我曾走过两次。
今天探访土城的“妈祖坑古道”。妈祖坑位于土城、三峡的交界,有一条龙泉路经过这个山区。龙泉路,即是昔日的妈祖坑古道。妈祖坑,又称“妈祖田”,这个地名有一段历史渊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李武侯与李维芝二人,将他们在九芎林开发的三百余甲山坡地,捐献给新庄的慈佑宫,做为妈祖庙的祀业,因此这片土地被称为“妈祖田”。
“淡基横断古道”,是指淡水、基隆之间横向的一条古道,根据民国八十八年出版的《阳明山国家公园全区古道调查》报告,这条古道约辟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目的为军事用途,三年后,台湾就割让给日本了。因此这条古道可说是“清末最后一条官道”或“清末最后一条军道”。
这是我第一次来土城爬山。前些日子无意中发现土城市公所网站列出当地四条古道路线,见猎心喜,于是开始规划今日的土城古道之旅。阅读资料后,发现土城的山还真不少,以市公所规划的森林浴步道就有十座山系,登山步道错综复杂,宛如蜘蛛网。细数其中山头,至少十余座,而我没有爬过任何的一座山。以一个专注于台北的旅人而言,对此怎能不感到心虚呢?于是选定其中之一的“冷水坑古道”,做...
台大医院原称“台北病院”,建于明治三十年(1897年),最初为木造建筑,是日据时代台湾第一座公立医院。目前的建筑完工于大正五年(1916年),以红砖与钢筋混泥土为主,为当时东亚最大的医院之一。
第一次知道阔濑古道时,就很想前来探访。坪林、双溪之间的古道多沿着北势溪谷而行,而北势溪是北台湾最美的河流之一,我曾见识过几次。
大约两个多月以前吧!我陪老婆回中坜娘家,路经元智大学附近兴仁路二段时,见到一大片眷村社区,不少房舍前堆置着家俱旧物,而有些屋舍已成空屋。我问老婆,老婆说,听说这片眷村就要拆除了。
桃园忠烈祠,是日据时代的桃园神社,是目前台湾唯一保存完整的日本神社,也是日本本土以外唯一现存的日本神社。
南港山东南侧的山麓谷地,一般人称之为“后山”,与台北市繁荣的信义区仅一山之隔,然而因山势阻隔,交通不便,发展较为落后。后山的聚落分布于狭长的四分溪溪谷,居民临山而居,以务农为生,开垦的历史约两百年。
十几年前,我偕妻子游垦丁国家公园,从垦丁森林游乐区走一段山路至社顶公园,社顶青青草原位于山峦之间,绿草如茵,宛如世外桃源,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颇惋惜台北地区无此清境草原。虽然阳明山也有擎天岗大草原,草原美则美矣,但离公路近,游客众多,不够遗世独立,离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还有一段距离。社顶公园对台北人来说,路途太远,坐飞机到高雄,还得再坐两个多小时的车才能抵...
我整整一个月没爬山了。今天重出江湖,出来透透气,爬山兼与山友聚餐。一个月前,台北的天空还是三十几度高温的秋老虎,如今已是天凉好个秋。每年此时,是我最喜欢的登山季节。今天的空气充满了湿意,云浓欲雨,秋风凉爽,偶尔一阵霏霏细雨,非但不碍事,反而频添几许秋色烟波的濛濛之美。
国立台湾博物馆正对面的襄阳路上有两栋古迹建物,一是劝业银行旧厦(三级古迹),一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旧厦(市立古迹),都是日据时期的建筑。
七星山,高1120公尺,是台北市第一高峰。我曾登顶三次,每次都是走小油坑路线,约一个小时即可登顶。七星山有三个主要的登山口,分别是小油坑、苗圃(游客中心)及冷水坑,海拔高度分别为800、550、750公尺左右。由此可见,小油坑与主峰的海拔落差最小,而路程最短;苗圃线则落差最大,且路程最远。
台北市的二二八公园曾是昔日台北城的核心区域,公园附近古迹密集遍布。光绪八年(1882年),台北城正式兴工,光绪十年完工,十一年台湾建省,台北城内大兴土木,陆续兴建官署及寺庙,例如巡抚衙门、布政使衙门、台北府署、淡水县署、文庙、武庙、天后宫等,都集中于这个区域,台北城也从此成为台湾的政治中心。
很难想像台北县金山乡的农田曾经有过一座长二公里、宽五百公尺的军用飞机场,这件事是今年从电视乡土旅游节目中获知的。机场建于日据时代昭和十八年(1943年),虽然事过境迁,机场已化为农田,不复存在,不过还是好奇想去看一看这处遗址,而附近又有一间著名的“李芑丰古厝”,也合我的兴趣,于是便有今日的金山之行。
我与阔濑阔别二十五年,今天终于再次来到阔濑。当年我好像是为了社团办活动而来此探勘场地,详情已忘记。印象中的阔濑,是一所山区的迷你小学,有一座老吊桥,有美丽的溪流。
(续上篇~)102公路18公里转弯处,竖立着“金瓜石地质公园”的标志及导览图。这里走往“本山矿场”的步道是昔日的采矿的旧道,宽阔的碎石路,缓缓上坡。路好走,但无遮荫。
金瓜石地质公园位于“本山矿场”,是一处露天开采的矿区,位置就在黄金神社的上方。地质公园有南北两个入口,北口从黄金神社旁的石阶往上走,约650公尺远;南口大约在102县道18公里转弯处,约700公尺远,可抵达“本山矿场”。
金瓜石“黄金博物园区”在去年(2004年)底热闹开幕了。由于预期开幕人潮多,所以并没有急着去参观。转眼之间,开幕已将近一年了,特别选择暑假过后的非假日上山,没想到金瓜石车站旁的停车场竟停满了车。记得以前即使是假日前来,也能找到车位。于是只好转往“劝济堂”后方的停车场。
这几年我来过九份无数次,基山街的九份名产及美食虽然没吃过几家,但九份主要的景点我几乎都已探访过,唯一遗漏的,应该就只有八番坑了。这不是因为八番坑的位置太偏僻,也不是因为八番坑已成颓圮。事实恰恰相反,八番坑就位于九份主要的街道竖崎路与汽车路的交会口附近,离九份派出所只有几十步路,而八番坑是九份保存的最完整,也是最美丽的一个矿坑。只是我一直不知道而已。
这些年来,进出淡水捷运站多次,却浑然不知道就在捷运站附近的鼻仔头街,隐藏着一处占地三千坪的百年历史建物-“英商嘉士洋行仓库”。去年四、五月间我才得知这个讯息,于是匆匆去了一趟淡水。果然在捷运站旁的鼻仔头街22号,看到了嘉士洋行仓库的招牌。然而,却是大门深锁。
(~续上期) 参观完圆山遗址,继续前往下一个古迹。经过中山足球场及圆山公园时,我停下脚步欣赏飞机从头顶低空降落松山机场的画面。在我的印象中,三十年来中山北路变化最剧烈的路段,应该就是这一带了。记得当年这里是美军顾问团的驻地,而中山北路也是台北街头最富异国情调的地方。
共有约 684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6月23日下午,由印度尼西亚巴淡市政府主办、青年和体育局协办的“2024年度健康体操节”在恩古普特里巴淡岛中心公园举行,法轮功学员应邀参加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