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情迷 吴漾乐追火车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伟婷台北2日电)“小时候看到会冒烟的火车,觉得很新奇,从此之后,爱上铁道… ”,喜欢火车的吴漾,从小扎根的铁道情缘一路延伸,热爱铁道旅行,追逐火车的身影,纪录台湾铁道不遗余力。

吴漾小时候住在高雄县大树乡,国小5、6年级开始对铁道感兴趣;就读的国中紧邻九曲堂车站,每当蒸气火车喷着烟,发出“嘟嘟”声经过时,就欢喜地跑到铁道旁,目送火车离去。吴漾笑着说,“人家上辅导课的时间,就是我去搭火车的时间。”

热爱火车的吴漾,接触摄影后,将铁道列为摄影主题已有27年。列车上,他紧依着车窗,手握着相机,捕捉一闪即逝的风景;候车时,则拍车站静物、等车旅客的神情,任何寻常又细微的景象,对他来说,都值得留念。

“有时候会开玩笑说,我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拍照。”谈起拍火车,吴漾细数许多当下令人惊心动魄,事后回想又无限甘美的经验。

吴漾不仅喜欢老火车的怀旧,也着迷于高速铁路的快速感与现代化。台湾还没有高铁以前,吴漾初次到日本搭乘新干线,就爱上新干线的快速,被日本的铁道文化深深吸引。

台湾开始兴建高铁时,吴漾成为高铁的头号粉丝,钜细靡遗纪录高铁兴建的过程,高铁通车后,更四处找寻拍摄的最佳位置,成为乐追火车的人。

吴漾善用不同的技巧、角度呈现高铁的速度感,尤其喜欢下大雨的时候,当高速列车通过铁道,雨珠会随着车顶集电弓(火车从高架电缆取得电力的设备)扬起,水花如细丝般飘扬,既浪漫又有滂沱气势。

在雨中,摄影极为困难,为了拍摄难得的水花画面,吴漾常常站在大雨中,等待列车经过;又必须顾及相机的安全,全身常常淋得湿答答。

曾经为了捕抓短短2、3秒的高铁画面,他冒险越过围篱,差点摔到山崖下;为了拍摄高铁的夜景,甚至一手抓相机、一手爬鹰架。不顾安危的举动,都是为了留下高铁迷人的画面。

台湾的火车种类不多,车身较无变化,在吴漾的镜头下,却能呈现铁道的多元之美。“我会用四季旅行的方式去拍火车,取每一个季节的特色来呈现。”

吴漾以高铁路线为例,过了台中之后,景色以平原居多,桃园到台中之间则有许多山洞,随着季节变换会有不同的山林景色:春天百花齐放、夏日桐花展颜、冬日则有芒花摇曳,增添拍摄的丰富性。

吴漾不仅用相机记录火车的身影,也利用录影保留火车的速度感,并将影音档放上部落格,与众人分享铁道之美。

热爱铁道也喜爱旅游的吴漾,喜欢日本旅游节目“途中下车”,搭火车走到哪旅行到哪,遇到迷人的景点就下车一游,随兴散步,感受与平日生活不同的氛围。

对于想尝试铁道旅行,却不得其门而入的人,吴漾分享几条入门路线,以台铁来说,他最推荐的是花东干线,“花东沿线经过的海岸比西岸漂亮,建议可以搭区间车,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

如果是西部干线,吴漾特别推荐海线铁道之旅,因为海线的纯朴渔港风情,是山线所没有,虽然车班很少,车速较慢,却值得细细品味。“海线中的龙港站,虽然已经变成连车站都没有的招呼站,但这里有宁静、悠闲的气氛,离海边也很近,可以下车散步。”

至于快速南北往返的高铁,吴漾说,相当适合都会型的旅游,建议善用优惠时段安排旅行,可享受速度感和便利性,搭配周边的接驳工具如捷运或公车。

身为室内设计师的吴漾,特别将部落格命名为“忙里偷闲… 旅行去”,旅行风格是自由自在,他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可能只是停留在路旁拍10分钟的花田,或是腾出时间享受一顿美食,给自己一个从工作“途中下车”的机会,享受生活即旅行的快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文化总会今天(20日)发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记录台南黑糖制糖师以柴烧古法炼糖的故事,找回台湾的“甜蜜”记忆。
  • 香港彩瓷业界泰斗徐淼于2月15日辞世,享寿105岁,是港彩辈份最高、最年长的瓷绘名师。徐淼曾任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绘瓷部主任画师,师从港彩名师谢中吾,擅长绘山水彩瓷,为道风山绘制作品无数,在云水堂绘制圆形巨幅壁画时已八十多岁。香港陶瓷研究会会长严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该会社交媒体专页发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顾徐师傅生平。
  • 宁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视摄影师兼灯光师,参与拍摄了多部著名的好莱坞影视作品,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和网飞旗下的电影。他还担任过法轮功真相电影的摄影总监,包括《为你而来》和《永恒的五十分钟》。艾文是一名从小修炼的法轮功学员,他是怎样成长为才华横溢的青年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 清晨6时半,天仍蒙蒙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隐世小岛上,人称蒲台岛“岛主”的岛民罗金树(树哥)已经开始驾着小艇出海捕鱼,除了炎热和恶劣天气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树哥是土生土长的岛民,一生都不愿离开蒲台岛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岁的他,身体依然健朗。
  • 笔者曾于国家图书馆查找抗日战史资料,发现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珍贵史料,然而此书在各大书局中却未发现贩售,因此只得联络作者,想购买此书。2009年,笔者与友人一同拜访作者杨濬彦先生,因此发掘了这位已高龄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精彩故事 ,他的一生仿佛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中国第一贪江泽民家族敛财万亿;嫡孙江志成躲猫猫起家坐拥5千亿资产;江志成借毒生财,涉核酸收割;江泽民死失靠山,江志成荣登杀猪榜头号追踪目标。
  • 与西方基督教相关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和东方的寿星老人一样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传说人物。不同于只留在传说中的东方老寿星,每年圣诞期间,世界各地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圣诞老人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与大家共庆圣诞。
  • 战争中的的神迹,一人俘虏132人怎么做到的?为神服务与向国家效忠,在战场上如何两全?悬崖上的军医,硝烟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伤员?
  • 出生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格拉博维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发觉木雕十分迷人。大约五岁,他就对当地的礼品店中那些手工制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动物,深深着迷。他还记得他不停地问自己:“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当时,小小年纪的他一点也不知道木雕会成为他的世界,而一把简单的木刻刀会是他在苏联与美国的救星。
  • 方形脸上戴着方形眼镜永远挂着和蔼笑容,奉献台南艺术文化教育一甲子,获颁“台南文化奖”、“教育奉献奖”等,教育家兼艺术家潘元石是台南许多人敬爱的潘老师,也是奇美博物馆亲切的潘馆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