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感悟孔子

青松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推出没多久的电影《孔子》几乎招来千古骂名,我一直没看,不相信短短一部电影可以把一位圣人塑造得多完美。

读小学时,跟着爸爸去曲阜旅游,第一次知道“孔子”这两个字。那时更关注孔府建筑的精巧雄伟和神龟驮碑的奇特。听导游小姐的解说,得知孔府的设计是当时皇帝特批的,更认为孔子是个了不起的显赫人物。

走累了,爸爸带我坐在花园的椅子上休息。不远处有个外国人,正专心倾听旁边一个中国翻译的讲解。原来外国人对孔子都感兴趣呢,我兴奋地对爸爸讲。爸爸笑着低头看我。

没过多久,课本上出现了“子曰”等字样,心里更加钦佩孔子的智慧。就这样,一直误以为孔子一生是如鱼得水、一帆风顺的,直到后来听说他“周游列国”的故事。

一位心中充满仁爱的圣者,拥有那样睿智的目光和伟大的抱负,但最终还是被迫背井离乡。周游列国,是他的无奈之举。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会有这样的恶习,一定要把一心为天下的圣人赶出故国。可悲的是,虽然历史学家们声称历史在进步,但不知尊重圣人的事情依然发生。在这一点上,历史没有任何进步可言。

读大学时,文学院前面就立着一尊孔子的雕像,雕像下面的石基上赫然刻着四个字:“先师孔子”。每次从雕像旁边经过时,我都会仰头看孔子的眼神,但每次都看不清。也许雕刻师把精力都放到孔子的头发、衣着上了,也许是他根本就没有底气去临摹孔子的表情。

终于慢慢明白,孔子所有声誉背后那些无比的艰辛,不是寥寥几笔就可以刻画得了的。若不是经过颠沛流离的岁月,他的境界也许不会那么高。也许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 真的可以让人学会坚强隐忍。既然如此,面对所有的艰辛,我们都应该微笑吧。因为我们的先师孔子已经做了表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聊到最后,老师提醒大家说:你们都远在千里之外,但不论在哪里或做什么都要记住,人的思想很容易找不着北,所以看问题不能想当然,要拿出理智来判断。
  • 弟弟的叛逆,大概都是因为我总“居高临下”地俯视他。我那样高高在上,根本没有给弟弟关心姐姐的机会。受够了我的指指点点,他自然更喜欢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却好多年都没有明白。
  • 把所有的烦恼留在昨天。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卸下包袱,一身轻地赶往下一站...
  • 面对名利的诱惑,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拿出一颗平常心,无论得失都顺其自然。得之,淡然;不得,坦然。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永远不要让浮名遮住眼睛。
  • 西方的绅士,以他们考究的着装、文雅的举止、与尊重女性而闻名。东方也讲究绅士风度,不过我们叫“君子”,他们是我们理想中人格的典范。虽然文化不同,但东西方都有类似的传统价值观。
  • 小时候就是那么简单,对语言只看表面,从来不知深究言外之意。简单,却很快乐。每每想起小时候做的傻事、说的傻话,脸上都会露出微笑。
  • 其实储备再多的裙子,常穿的也不过两三套。女人真是虚荣得很,明知道衣服多了就成“鸡肋”,还是要一件件地积累。
  • 我小声对它说:“我们不会伤害你,但你也要好好活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奇怪的是,从那往后,我再走近水池,它也不发脾气了,有时候还特地游过来。
  • 人一生当中也是面对很多这样的选择。我们以为可以很简单地完成一件事,想省时省力,却总难如愿。事情看似容易,但最后那一小小步却非常难迈出。豁达的人,可能会一笑了之;着急的人则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责怪造化弄人。
  • 大伯叮嘱我:不要过多地追求钱财,因为钱多到一定程度后就只不过是个数位而已,没别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