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加國談育兒】

讓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

慧蓮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0月14日訊】
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是最討人喜歡的,很聽話也很乖巧。因為那時他們很純真,就像一張白紙,乾乾淨淨,可是隨著慢慢長大,他們開始變得不再那麼讓人喜歡了,最明顯的變化應該是在通常所說的「叛逆期」。一般是12~13歲,也有些稍微晚一些的。開始是不再和以前一樣一切聽從父母的或者是老師的話,慢慢的越來越嚴重,開始頂撞家長,有些甚至會和家長變成「敵對關係」,你說東,我非說西不可。弄的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些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受了甚麼刺激造成的。其實,孩子這樣的變化都是有原因的,除了正常的生理變化上的原因以外,有些是與家長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楊文今年13歲,據以前接觸過他的朋友都說這是一個很懂禮貌的孩子,獨自生活的能力也很強,因為父母工作很忙,常常是把他一個人留在家裏,自己吃飯,做作業。於是他成為很多小朋友的榜樣,他的家長也成為很多家長羨慕的對象。

可是今年的楊文,卻變得非常讓人害怕,從外表看就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個子高了很多,可是眼睛裡卻沒有了過去的明亮,看他的時候總感覺他的眼神處於游離狀態,脾氣也越來越暴躁,和同學們在一起的時候,經常的會出現爭吵甚至稍微不如意就會出手打架,在家裏父母的話再也對他沒有甚麼威懾力,媽媽曾為此很苦惱, 觀察他的狀況,發現不知道從何時起,孩子已經和他們很疏遠了,他會鑽到自己的小屋不讓父母進來,父母過問他的學習情況,他或者不回答,或者會編一些謊話來糊弄一下,問急了甚至會和家長大吵大鬧。

一向對孩子很放心,以孩子懂事為驕傲的媽媽真的著急了,常常急的暗自流淚。她開始想辦法管教孩子,卻不知如何下手,她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發現孩子用來學習的電腦已經變成了遊戲機。

因為孩子經常一個人在家, 隨著年齡增長,各方面的知識的增加,也隨著自由時間的延長,精力過剩的孩子開始沉迷於網絡遊戲,在打打殺殺的遊戲中,他忘記了寂寞,也忘記了學習,甚至忘記了父母,忘記了朋友,忘記了現實生活的一切。

母親後悔莫及,決定拿出時間來陪孩子,彌補孩子感情上的缺失,讓孩子把過剩的精力發揮到正常的活動中,他們找機會陪孩子去看球類比賽,甚至送孩子去甚麼足球運動俱樂部,假期陪孩子去外地旅遊……,真希望孩子能安全度過叛逆期。

讓孩子叛逆期不叛逆是我們的期望,這需要家長好好的引導,更需要家長多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 不要再出現「亡羊補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今社會是個大染缸,怎麼能讓一個單純善良的孩子不被渾濁的社會所污染,我感覺關鍵是讓孩子遠離「污染源」。 遠離「污染源」不是逃避社會,是遠離容易給孩子造成「污染」的人、事或環境。
  • 【編者按】許多父母來到加國,希望給孩子開闢一個美好的未來。經歷了艱苦打拼,事業漸漸走上了正軌,卻在同時忽視了子女的教育。我們開闢【華人加國談育兒】這個欄目,分享家長們在加拿大育兒的心得和體會,歡迎讀者朋友投稿。Canada_editor@epochtimes.com
  • 風言是一個很稱職的中學教師,對學生的教育非常到位,不論是學生的修養和學習成績方面,她都能關注的很好,所以,很多年以來,在學校和學生家長中,一直是很受敬佩的。
  • 欣欣從小就顯得比同齡孩子能幹,而且獨立能力也很強。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到處跑著玩,沖父母撒嬌耍賴時,欣欣就已經儼然一個小大人,煮飯收拾家務樣樣行。 欣欣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跟著母親一起生活。欣欣的母親高女士說自己從不慣著孩子,從小就把孩子當大人看待,平等的對待她,所以就培養了女兒獨立生活的能力。
  • 慈母嚴父,是中國古代家庭中,在子女教育方面家長雙方的態度,那時,家庭中的男主人是一家之主,父親是有絕對權威的,是威嚴的,而母親則往往是相夫教子,相對來說比較對孩子是很慈祥和藹的。世事變遷,不知道從甚麼時候起,很多的母親變的越來越嚴厲,而父親卻相對越來越慈祥。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夫妻如果不能很好的溝通,往往會出現矛盾,因而也讓孩子不知所從。
  • 良好的習慣會讓人受益終生,孩子小的時候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安娜在孩子很小時就很重視培養他的好習慣和獨立能力,她要求孩子自己穿衣疊被,清潔個人衛生,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東西用過後要放回原處,孩子能做的,父母從不代勞。
  • 有人說經常撒潑、耍橫、大發脾氣的孩子是家長寵慣出來的,當孩子的要求不被滿足時,他們多半會大喊大叫甚至又哭又鬧,有些家長心一軟就向孩子妥協了,而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要挾」就拿「利誘」對付,這些做法不僅使孩子沒有變好反而使其更變本加厲。
  • 馮曦今年十二歲,在學校是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家是位懂事聽話的好孩子。 向他的家長請教教子經驗,他的媽媽謙虛的說,其實我們沒有特意去用甚麼特殊的教育方法,更沒有向別的家長那樣,給孩子上那麼多的補習班。只是平時注意讓孩子把該做的事一定做完,比如老師留的作業一般都是先做完作業再玩,每一次的作業都必須獨立完成,不會的題家長會幫助解決,有時有些題家長也不知道怎麼做,那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學校以後問老師,回家後家長再檢查一下,一定讓孩子把每天所學的知識都掌握。
  •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 張女士是個女強人,為人處世也很懂得謙讓和禮貌,而唯獨在家裏和先生時有矛盾,常常為了一點小事便吵吵鬧鬧,甚至打的不可開交,在孩子面前也一樣。
  • 現在網絡遊戲幾乎充斥全球,有網絡的地方基本都有網絡遊戲,網絡公司為了經濟利益,想方設法設計出適合各個年齡段、各個社會階層各類人群的遊戲,有些是娛樂性質的,如網絡農場、牧場,在那裏可以種花種草,在那裏「偷」不犯法,反而是樂趣,看著那些虛擬的幾百萬上千萬錢幣,有多少人半夜不休息就為了偷鄰居家的幾棵菜。當然還有一些交友方面的,還有一些簡單的動手動腦遊戲到智力競賽級別的,還有競爭競賽、槍戰、游擊、甚至夢幻幽靈、大型遊戲甚至還有諸如另類空間的生活等等,使人一旦陷入就很難自拔,尤其是自制力差點的小孩子們,一旦沾染、入迷,幾乎不再可能放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