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身心障礙父母成長團體 父母心靈成長再教育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璉台灣台北報導)中華民國少數族群權益促進協會舉辦「2011年身心障礙父母成長團體」課程,請來心理專家的陳彥玲老師,傳授教育兒童、子女的技巧,以及人際關係的融恰心法給父母親與師長們,讓學校、家庭中的摩擦降低,心情更舒暢,家庭、學校的教育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新北市土城區清水國小二樓會議室每星期四上午9:00~11:00舉辦父母成長課程,陳彥玲老師用簡單的家居生活方式,請父母親、師長們先改變自己的思維觀念之後,才能進一步去改變孩子們的行為,且要互相信任。

陳彥玲表示,一個人要改掉壞習慣不容易,新建立的好習慣比較容易保持,鼓勵對方先建立新的好習慣,就少了壞習慣,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壞習慣了。

彥玲用淺學易懂的方式,在活動中讓同學先互相的練習,融入學校、家庭的教育與生活、親子之間的互動就能夠得心應手的應用,並且提供大紀元時報讓學生回家研讀,因為副刊裡有許多感動人心的道德故事,可以提高人的心性,學生研讀之後將心得提出來給大家分享。

陳彥玲表示,要想讓問題學生轉變其行為,協助學校、家庭氣氛變好,就要有一套方法,舉例說,有一學生讓學校老師、主任都皺眉頭,這學生老是記住師長罵他的話,在課堂之上,時常跑出去無法管,對於這種學生,當老師的要先找出這位的本領,這位學生的記性非常的好,她要求主任,先用巧妙的誇獎方式做引導:『你的語文能力好、記性好、主任需要你的幫助!這是你最特別的天賦本領,是上天賜給你的,所以神會看護著你,在神的世界,沒有吵架這種事,祂們都是互相合作的,只有在魔的世界才會鬥來鬥去的,神給你這麼好的本事祂會看護著你,只要你作的事不爭不鬥神就會幫助你,所以人是不可以做壞事的,因為做壞事就會受到神的處罰!』

陳彥玲表示,為什麼人會吵架?是因為人類世界的道德觀在滑落,問題出在於道德教育,而教育的問題在於如何提昇人心,所以要不斷的再教育,找回傳統的倫理道德,建立正確的道德觀才是正本之源!清水國小電話02-22618316.歡迎民眾報名參與成長課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 如果孩子已具備自我調節力,那麼接下來就要進一步培養自我調節學習的能力。自我調節學習能力,包括自己制定學習目標、有效的學習計畫與實踐後的自我評價。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為了達成目標,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