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5358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之(1)武城(2),聞弦歌(3)之聲。夫子莞爾(4)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5)?」子游對曰:「昔者偃(6)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7)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8)。」(《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之:動詞,往、到。
(2)武城:魯國小城,當時子游當武城邑宰(縣令)。
(3)弦歌:弦,指琴瑟。本指和著琴瑟的聲音來詠詩;這裡比喻以禮樂教化人民。
(4)莞爾:莞,音「晚」。微笑的樣子。
(5)割雞焉用牛刀:亦作「殺雞焉用牛刀」,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這裡指這樣的小地方,哪裡需要以這麼雅正的禮樂教化呢?
(6)偃:偃,音「演」,言偃的名,字子游,春秋吳國人,孔子弟子,列入孔門四科文學科。
(7)使:使,音「始」,役使、差遣。
(8)耳: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 罷了」。

【語譯】
孔子到武城,看到子游以禮樂教化人民。孔子微笑著說:「這樣的小地方,哪裡需要以這麼雅正的禮樂教化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正道 (以禮樂教化使人民歸順正道)就能愛人,小人學習正道就容易役使。』」孔子說:「學生們,言偃說的對!我剛才只是開開玩笑罷了。」

【研析】
禮樂、文藝可以陶冶性情,涵養道德,變化氣質,教化人心,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試想人們置身於如詩如畫、詩歌雅韻、禮義廉恥的氛圍中,生於斯長於斯,自然而然身心都會受到教化和環境的影響,大腦思想裝的如果都是感官接收到的良善訊息,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當然也是文明的。

儒家淑世的方式至少包括德行、語言、政事、文學等,就如同「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那般,從道德到萬事萬物,只要能遵循正道,都能撥亂反正,表現出來的就是方方面面的,例如:德行、語言、政事、文藝等。禮樂也是一種普遍流傳的形式,也可以教化人心,但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應該是比較正面而且容易被良善大眾接受的才好,所謂喜聞樂見,至於真正發揮人心歸正作用的,則是形式背後的本質,道德的內涵。

【延伸思考】

1、有些人注重外表,光鮮亮麗很吸引人;有些人注重內在,優雅的談吐氣質也很迷人。儒家注重表裡一致,「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形式表現和內涵本質是同樣的,「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論語.顏淵》),都重要,也都能發揮正面的教化作用。

想想看:如果一個人能注重外表和內在,不偏執一方,表現的和內涵沒有差距,而且都合乎禮節,這是不是很不容易做到?是不是有修養的人才能做到?這是不是「克己復禮」?這是不是具備了仁德,而且體現了正統文化的美感?

2、禮樂,一個體現於外表,形成禮儀制度;一個產生於內心,能夠潛移默化,兩者是一體的兩面,都是合宜正當的道德內涵的體現。禮樂往往互相應和,更能體現中正平和的心境,就好比是舞和樂的搭配。

想想看:喜不喜歡正統文化的舞蹈、音樂表演?最喜歡哪個藝術團的舞蹈?有沒有感受到體現的道德內涵之美?觀賞時的心境是不是比較中正平和?舞蹈和音樂搭配得好不好?是不是很能教化人心?

【閱讀資料】

認識「禮樂」

禮儀是用來誘導人心的。音樂是用來調和人的情感的,政令是用來統一人的行為的,刑罰是用來防止邪惡行為的。禮儀、音樂、刑罰和政令,它們的最終目的相同,都是用來統一民心,實現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樂由內心產生,禮體現於外表。樂由內心產生所以能夠潛移默化;禮體現於外表,所以形成禮儀制度。最好的樂必定平易,最好的禮必定簡樸。音樂通達內心則民眾沒有怨恨,禮儀通行則民眾沒有衝突。以禮治理天下,就是指實行禮樂。

暴民不起來作亂,諸侯都來歸順,不必使用武力,不動用多種刑罰,百姓沒有憂患,天子不動怒,這就表明樂普遍實行了。父子相互親睦,長幼之間次序明確,四海之內的人都相互尊敬,這就表明禮普遍實行了。

樂所表現的是天地間的和諧;禮所表現的是天地間的秩序。因為和諧,萬物能化育生長;因為秩序,萬物能顯現出差別。

樂依天道而鑿,禮按地理而制。制禮超過分寸會造成混亂,作樂超過分寸會越出正軌。明白天地的道理,然後才能制禮作樂。

和諧而不混亂,是樂內在的精神;讓人欣喜歡愛,是樂有的功能。中正無邪,是禮的本質;莊重恭順,是禮的職能。至於運用樂器來表現禮樂,聲音使禮樂得到傳播,用於宗廟社稷的祭祀活動,祭祀山川鬼神,統治者與民眾都要共同這樣做。

禮用來規定人的高低貴賤的差別,使人們相互敬重。樂用不同形式來影響人心,使人們相互親近。禮和樂的本質相同,因此歷代英明的君王都以禮樂相沿襲。他們制禮作樂都依據時代的變化,為禮樂命名都要與建功立業相吻合。

因此,鐘、鼓、管、磬、羽、鑰、干、戚這些樂器和舞具,都是樂的用具:屈、伸、俯、仰等舞姿,排列聚散和舒緩疾速的動作,都是樂的表現情狀。簠、簋、俎、豆等器具和各種規格規定,都是禮的工具;升降、上下、迴旋、袒衣掩衣,都是禮的表現形式。

所以,凡是懂得禮樂性質的人就能制禮制樂,懂得禮和樂的表現形式的人則能傳承禮樂。制禮制樂的人叫做「聖」,傳承禮樂的人叫做「明」,「 明」和「聖」,就是傳承和創製的意思。

君子說:禮樂片刻都不能離開身心。詳細審視樂的作用以加強內心修養,那麼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會油然而生。具有平易、正直、慈愛和誠信之心,就會感到快樂,快樂就會安寧,安寧就能持久,持久則能成自然,自然就可達到神的境界。天雖然不言不語,卻可使人相信;神雖然不怒不慍,卻讓人感到威嚴。詳細審視樂的作用是為了加強內心修養。詳細審視禮的作用是為了端正儀表舉止,使人莊重恭敬,莊重恭敬就會有威嚴。如果心中有片刻不平和與不快樂,那麼卑鄙奸詐的念頭就會進入;如果外表有片刻不莊重與不恭敬,那麼輕佻怠慢的念頭就會進入。

所以,樂是影響人的內心的,禮是端正人的外表的。樂使人極其平和,禮使人極其恭順。內心平和而外表恭順,那麼人們看到這樣的氣色表情就不會同他爭鬥,看到這樣的儀表舉止就不會產生輕佻怠慢的念頭。因此,德性的光輝萌動於內心,人們就不會不順從;行為的準則表現在外,人們也不會不順從。所以說,詳審禮和樂的道理,再把它們付諸行動,天下就沒有難事了。

(參考數據:《禮記》)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人說:「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怎麼樣?」孔子說:「那應該用什麼來回報恩德呢?應該用合於道理的正直態度對待仇恨,而且別人如果用恩德對待我,我也同樣用恩德回報他。」
  • 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意思是說:多回過頭來檢討自己的過錯(反躬自省)而少責備別人,就能遠離怨恨了。如果世人能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勤於改正自己的心性缺點,管好自己,碰到什麼不如意事,就不會一味地往外推責任、苛求別人、管別人,反而會體諒別人、寬恕別人。這樣自然能減少很多紛擾和怨恨。
  • 孔子說:「君子貞而不諒」 (《論語·衛靈公》),是說君子堅守正道,不會拘泥於小節小信。君子擔當大任,要思量許多大事,就不會執著於小節小信的「言必信,行必果」,其實堅守正道將大事考慮周到、主次輕重緩急適當安排,這比把小節小信看得很絕對而必須遵守,是更重要、更合道理。
  • 孔子一行人在陳國斷了糧食,隨侍的人都餓病不起。子路心懷怨恨地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貧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能安於貧困,小人一貧困就守不住心性,甚至言行失當了。」
  • 孔子在衛國敲擊著磬,有一位肩背著草筐的人從孔子的門前經過,說:「這個擊磬的人真有心思啊!」過了一會兒又說:「真是鄙陋而頑固啊!既然沒人瞭解自己,那就顧好自己就好了。《詩經》說:水深就穿著衣服涉水過河,水淺就提起衣襟涉水過河。」孔子說:「說得真乾脆啊!沒什麼好質問他的了。」
  • 孔子說:「一位懷有大志和仁德的人,不會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只會不惜犧牲生命而成全仁德。」
  • 道德、天地、忠恕似乎有所對應,忠恕大致指出合理對待天道、人群的方式。恕的另一層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自己管好自己,避免言行結怨。
  • 漢朝有一個叫楊惲的人,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官封為丞相的楊敞,母親則是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千金。且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在未成年之時就成了朝中要人,被封為平通侯。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意思是說:光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惘,光思考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確定。以古代學習正統文化經典而言,一方面是要充實純正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的思想境界不如有些經典的思想內涵。
  • 孔子說:「君子以義為本質,合乎禮節地實行,謙卑地表達出來,誠實無欺地達成目標。這就是君子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