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天無絕人之路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初夏的黃昏,薰風習習,舒適而怡人。取道另一條小徑,要前往音樂教室去上課。沒想到,意外的發現了路旁的小花園裡,一大叢盛開的鳶尾花,藍紫色的花蕊垂吊在翠綠色的葉梢,風姿綽約,令人驚豔!這不正是梵谷的花嗎?第一次照面,竟是在如此漫不經心的場景中,有點意亂情迷、不知所措,待回過神來,立刻飛奔到音樂教室邀請老師來觀賞,就這樣,我們兩個中年女子,在花前、夕陽下,絮絮叨叨、喋喋不休,宛如枝頭的小小雀鳥,在交換著秘密的訊息……..

回到教室,開始上課,五七級和弦音反覆練習之後,老師為我說了作曲家舒曼的故事: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樂派的領導人物,從小就顯露出在音樂、詩歌、戲劇等多方面的非凡才華。由於父親是書店老闆與出版商,所以從小在充滿人文氣息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使他具備豐富的學識與精闢的洞察力。大學時期的舒曼,應母親的要求主修法律,卻一直無法忘懷音樂,因而在二十歲那一年,毅然決然的放棄法律課程,專攻音樂。

由於急於求成,舒曼自行設計了一套手指練習方式,以便能夠快速增進鋼琴的演奏技巧。誰知,弄巧成拙,在過度的練琴時傷了手指,從此,成為一個頂尖演奏家的夢想破碎。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幾經波折,峰迴路轉,就此專注於從事音樂創作和評論。1834年創辦「新音樂雜誌」,對於扭轉當時僵化的音樂氣氛、促進浪漫藝術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也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才有機會聆賞舒曼的《蝴蝶》、《狂歡節》、《幻想曲集》、《交響練習曲》、《兒時情景》……等膾炙人口的創作。

老師不愧是一位說故事的高手,她娓娓道來,聲調舒緩輕柔、表情真摯懇切,宛如在吟誦一首細緻優雅的小詩,讓說者、聽者都如癡如醉、充滿歡喜!隨著故事出發前進,彷彿走入了時光隧道中,沉浸於十九世紀,那種既古典又創新的時代氛圍裡;另外,也似有舒曼的樂曲在週遭迴旋、飄蕩,美麗、浪漫極了!

當然,我自己篤定的明白,這個故事之所以如此令人動容、發人深省,除了美麗、浪漫之外,更多的是因為主人翁本身堅毅不撓的意志,和上蒼「天無絕人之路」的垂愛。「當上帝關上這扇門時,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人事的努力,再加上天命的慈悲,就足以消弭、善解這世間的恩怨情仇,而無憾無悔了。

下課後,再度路過去探望鳶尾花,流連了半晌不忍離去,因為下次再見將是立夏時節,不知是否還能看到她們的嫻雅自在的姣好容顏?不過,寬心一想:即使她們都開盡、凋零了,也必然沒有消失,只是以春泥的姿態潛藏在黃土中,靜靜的等待著下一個花季的到來。晚上,一定要和經營花店不久的妹妹,分享邂逅鳶尾花的歡欣雀悅;也為正遭逢難題的她說說舒曼的故事,「天無絕人之路」,困難與挫折,是在提醒我們該調整、轉換了,千萬莫忘要繼續加油和努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不預設立場,只是隨緣隨和,既豢養了腸胃,也饜足了心靈...
  • (shown)在迷途困頓中,切莫消極的等待霧氣散去,而是要積極的嘗試分辨隱藏在霧裡的方向,並學著欣賞霧中風景。
  • 春醒了!醒在天地萬物之間,那麼,人是否也醒了呢?歷經夏的忙碌喧囂、秋的寂靜蕭瑟和冬的冷峻慘淡,值此「斗指丁,雷鳴動,蟄蟲皆震」的驚蟄節令,正是蓄勢待發的好時機。
  • (shown)該好好思考的是──我們要如何使用這本不可知、不可逆的時間存摺,為自己短暫的人間旅行,留下恆久、豐富的精彩印記!
  • (shown)感觀的認知,並不只是要我們看見風霜雨露、聽到鳥囀蟲鳴而已,更有甚者,造物主要教我們的是,透過藝術、文學與生活,去發掘領受生命的奇觀與美好。
  • (shown)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很容易,只要放棄自我就可以了;而力排眾議、踽踽獨行卻很困難,因為,這需要非凡的智慧與自信。
  • (shown)施予,是出自於我們的一份善心,至於其他的,就無須再多想了。
  • (shown)人心不同,恰如其面,這正好考驗試煉我們待人處世是否圓融成熟。
  • (shown)世間的變化、際遇,自有因緣定數巧妙的安排,在在深具使命與寓意,又豈止是表象、外顯所聞所見而已呢?
  • (shown)語言是有溫度、有表情的,透過感觀知覺去認識領會箇中況味,經過醞釀沉澱之後,就能夠瞭然於胸,所以,出言不可不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