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雕嫦娥奔月 飄逸美感渾天成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進恭台中12日電)「后羿坐在馬上,人馬結合難度最高」,吳松濂以芋頭雕刻嫦娥奔月,勇奪國際廚藝賽超級金牌,手藝精湛,更有顆細膩的心。

弘光科技大學今年參加德國IKA奧林匹克廚藝競賽,勇奪1面超級金牌(滿分)及3面金牌,其中餐飲管理系副教授吳松濂的作品「嫦娥奔月」奪下超級金牌。

作品呈現嫦娥乘著雲彩飛向月球,后羿騎著戰馬狂追不已,吳松濂以芋頭雕出精彩生動畫面,無論是嫦娥騰雲的飄逸或后羿馬上英姿,觀賞者很難不被吸引。

「外國人好奇我的作品為何能有騰空感覺」,吳松濂說,事先經過精密計算,藉由支撐,營造出騰空美感。他表示,共使用40公斤芋頭,做了1個月,每天花4到5個小時,才完成這件作品。

賞心悅目作品背後,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吳松濂說,比賽前因颱風,芋頭品質很差,這是他碰到的最大困難。

吳松濂說,光是芋頭保存就是一門學問,除了放冰箱,還要防止氧化,淨化水質必須定期換水、注意溫度,過程細心呵護,「芋頭腐爛就玩完了」,還得擔心搬運時摔壞。

吳松濂表示,比賽時現場組裝的零配件起碼100組,比賽時間只給2小時,緊張加上環境不適應,壓力很大。

吳松濂說 ,「嫦娥奔月」最難表現部分是后羿跟馬的融合,先後刻完后羿及馬,兩者結合時,后羿坐在馬上要有密合度,這部分處理最久;另外,細微處像是髮根、睫毛等,也得小心翼翼,「唯有讓心寧靜,完全專注雕刻」。

創作期間,吳松濂還要兼顧學校課程及家庭,他儘量做到融合,就如同融合作品的難度與美感,處處需要細膩的心與自我調適;如今超級金牌到手,證明吳松濂實力外,更將中華文化推廣到全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著螺鈿工藝在父親螺鈿大師陳志升引領下傳入臺灣,在新竹盛極一時而今日益凋零,陳甫強為了不讓這門藝術就此沒落,和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學校合作開班授課,期望這項手工藝術能繼續承傳。
  • 現年54歲的閻連科,是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小說家,1978年開始寫作,曾先後獲第一、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其他國內外文學獎項20餘次,目前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系。他的作品以大膽批評揭露中國現實聞名,當中《為人民服務》、《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等多本作品被禁,也因此廣受海內外關注,有「禁書大師」之稱。
  • 瑪麗說:「兩個人在一塊生活了60年,不可能從來不會惹惱對方,但是最關鍵的是我們能原諒對方。學會原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原諒別人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會責備我自己,而不是別人。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怎麼去原諒別人,那這個人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上帝犧牲了祂的全部來拯救我們,我能做到的就是遵循祂的教導,盡我最大的可能去真心的愛每一個人。」
  • 1948年,吳其軺進入美國西點軍校航空分校留學。1949年,他在台灣已經是中校軍銜。他的命運在這一年因為父親的家書而改變。投降中共的父親要吳其軺回到大陸為中共效力。不幸的是,吳其軺的父親在他回國之後被中共槍斃。在遭受一系列政治迫害之後,吳其軺被監禁20年。1974年吳其軺出獄後以蹬三輪車艱難維生,2010年病逝於杭州。至此,飛虎隊中國成員全部離世。
  • 「一個人吃甚麼、怎樣吃,就道出怎樣的人生觀、生活觀和價值觀。」──《真味良食》作者陳嘉麗
  • (shown)英人生態旅遊達人馬丁經由旅遊寫作、攝影及創辦戶外旅遊網站Hong Kong Outdoors,展現香港多姿多彩的戶外體驗,希望人們能親近自然,並共同守護好這片美麗的大自然。
  • 南投縣第一屆資深敬業及服務績優社工人員巫淑君,任職於草屯療養院社工科,在17年的社工生涯中,深深體會社工人員所接觸的都是社會中最基層、最困難的弱勢民眾,唯有常保持正向的價值觀,從助人的過程中獲得自我的成長,才能在社工的助人專業上順利走下去。
  • 【大紀元7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2日電)經常需要進入深山,攀爬陡峭山壁,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去年退休的教授葉慶龍40年來熱衷於植物新物種發現,獲台灣植物分類學會終身貢獻獎。
  • 沈啟今天接任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長。她的夫婿是前惠普公司台灣區總經理黃河明,她有機會成為貴婦,但她選擇當可以為國家做事的公務員。
  • (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國內著名環保藝術家呂嘉萍,20年前即開始製作手工紙,紙的原料來自植物纖維,接觸久了之後,她發現纖維本身的個性、面貌、多樣化。台灣一直說紙是中國人重要發明,卻沒有讓它有昇華的機會,她受歐、美、日的影響與衝擊,跳脫出紙的框框成為當代藝術,於基隆文化中心展出主題「森.呼吸」,傳達大自然想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