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教 小皇帝變成好孩子(5)

「慢下來」才是解決之道
麥可.溫特霍夫 譯/王泰智、沈惠珠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空出時間來陪伴孩子

在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以及回歸「孩子就是孩子」模式的道路上,可能發生見樹不見林的情況。本來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我們卻必須重新認識和學習,才能找到對兒童發展至關重要的內在平衡力量。

時間就是重要因素之一。要拿出時間,要在沒有時間壓力的狀態下利用時間。這聽起來相當普通,但看看周遭就會發現我們所做的,正在為未來指明關鍵性的方向。

生活步調太快,有時是一種病毒

現代社會沾染了速度病毒。速度代表一切,快速就是世界的結構。若是你不具備速度就會在競爭中落敗,職場上是如此,但私人生活也逐漸如此。專家們發現,科技發明的速度在幾年內提高數倍。我們不難預見,人類的心理發展已經無法跟上高速行駛。若說二十世紀初,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和發展可以帶給我們直接體驗的速度感,那麼今日生活速度加劇的代表,則是只能間接感受到的資訊技術。現今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不把生活節奏快速當成問題。

資訊傳播和處理的速度,在大都市中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有人針對這種趨勢發起了抵制運動,例如「慢食」運動,是一個專門反對無情速食的族群,但只被當成典型的邊緣族群。其實他們的努力正是一種認知的象徵,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也值得提倡。慢食有助消化,是每日與資訊賽跑中的短暫休息,有助於在心理上取得相應的平衡效果。

生活「愈慢愈美麗」

在此我們可以確認,關係障礙和看待「孩子」的各種模式都是社會問題,它們與時間概念改變和生活中難以平衡的壓力有關。體認到這點,就來到了理解此問題的入口。然而從這些認知也更清楚,在第一本書出版之後,我所了解的種種是不可能實現的。要改變父母、幼教人員、老師、其他成人以及孩子的爭議處境並非兒童教育的指導問題。

沒有完美的超級計畫可以將「沒教養的孩子」(事實上是心理未發展的孩子!)變成所謂的模範兒童。藉由我的工作,我希望大家暫時停下腳步,靜心思考以下的問題:

─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表現?
─我以何種「關係模式」在關注孩子?
─對我、對別人、對我的孩子,我是否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社會未來的某些負面發展是否也會波及到我身上?

我們唯有停止每天在倉鼠籠中轉圈圈地瞎忙,才可能找到解答。我這麼說,不是想把關係障礙的責任歸咎到成人身上。我也承認,仍有很多父母與教育者抱持平常心,堅持「孩子就是孩子」的模式來教育孩子。我做出這些分析和結論,本意不是為這些人製造混亂,而是要印證他們的理念是正確的。

但我在書中的提示卻是考慮到所有的成人,希望他們能經常自我反省,讓自己堅持在正確的軌道上或者步入正軌。這種自我反省和稍作休息的過程會讓我們去思考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過去這幾年來讓身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疲於奔命,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意義的問題。

在此指的並非抽象的「人生的意義」,而是「在每天生活中追尋的意義」。對我來說,意義是成人的規範和方向。在人生規範和方向上有所遵循的成人,很少需要透過其他途徑來消除危機和解決問題,而是可以透過能力找到自己內心的平靜。

具體的意義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加以實現。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找尋社會共同的體驗,對抗現代社會人與人的疏離感,例如可以參加協會或參與教會集體活動來實現。可以依賴他人,也可以為他人做些好事,有些活動可以減輕超速生活為我們的心理所帶來的挫敗感。

工作是為了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放慢腳步仔細品味和體會生活,回歸人我之間、親子之間最自然而久違的關係,才能發現和感受生活之美。

─ ─摘自:《這樣教,小皇帝變成好孩子》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直覺式教育的關係模式認為「孩子就是孩子」,這是大約二十五年前成人談到孩子時的理念。此一模式的親子相處架構是,承認成人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權力差異,不論私人層面還是社會層面皆然。
  • 我們必須認清與孩子發展相關的直覺行為和放任態度之間的區別。後者從根本上來說,是在開明和獨立的外衣下,漠視孩子及其社會行為;直覺行為則恰恰相反,保持平常心的成人能夠感覺到是否需要回應孩子的行為;如果需要,也會知道怎麼去做。
  • 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前提是我們確實想解決問題。但溝通往往沒那麼簡單,不同的人雖然運用同樣的概念,卻是表達完全不同的事。談論孩子時更是如此:我們都在談孩子,卻是指不同的「對象」─這也是因為我們看待孩子的模式不同所帶來的結果。
  • 把孩子看成是孩子的成人能夠體認到,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孩子得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才能健康成長,成人也必須時刻用愛心陪伴、進行指導。這是對孩子發揮保護的角色,必須具備特別的責任意識。「被保護者」這個名詞今日幾乎不再被使用,卻最能表達這項觀點。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