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教,小皇帝變成好孩子(2)

正確的親子教養態度
麥可.溫特霍夫 譯/王泰智、沈惠珠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直覺式教育應該結合孩子的發展現況

當我描繪的這些關係障礙還屬於少數現象時,大部分成人還有可能根據他們自認為合理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很少求助教育顧問或兒童心理醫師。

我們必須認清與孩子發展相關的直覺行為和放任態度之間的區別。後者從根本上來說,是在開明和獨立的外衣下,漠視孩子及其社會行為;直覺行為則恰恰相反,保持平常心的成人能夠感覺到是否需要回應孩子的行為;如果需要,也會知道怎麼去做。

幼童的成長發展通常會經歷以下階段:開始時會接受成人的關注和照顧,例如孩子開始說話,是父母期待已久的時刻;之後孩子會無限制地運用語言能力。

在某個瞬間,父母會突然有種感覺,似乎孩子這時不一定要說話,而是應該安靜片刻。仰賴自我直覺的父母,就會要求孩子在某些場合應該保持沉默。自我意識裡其實是承認孩子的行為就是孩子的行為,不應該將孩子提高到成人的標準上。

如果我們透過錯誤的思考去解決問題,就會傾向以夥伴的身分向孩子解釋,為什麼這個時刻不應該說話,從而引發一場沒有結果的討論;或者我們會站在投射關係的立場,根本不制止孩子說話,因為擔心自己變成孩子的敵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往往會美化和肯定孩子插話的行為,認為孩子的話「很有趣」、「很有語言天賦」或「他真是個聰明的小傢伙,真令人高興」等等;又或者,成人已經與孩子處於共生關係中,根本沒有察覺孩子是在不合適的場合說話(插嘴)。

壓力下的父母,容易失去情感平衡和精神獨立

喪失直覺的例子很多,像是現在的普遍現象:孩子已經大了,卻還在吸奶嘴或用奶瓶。到了特定時候,採取直覺式教育的父母會對這種典型的嬰兒特徵感到不恰當,因為孩子長大了,不需要這種東西。以平常心看待親子關係的父母會和孩子劃清界限,出於直覺,他們會認知到孩子的行為模式與年齡不符。

然而,今天卻很難保持直覺的行為模式。隨著關係障礙增加,文化(偽文化)層面不斷向父母施壓,使得保持正常行為的父母愈來愈缺乏信心,陷入無法克服的茫然狀態,儘管他們本來具備正確的直覺行為模式,卻也面臨可能落入關係障礙的危機當中。這是一種漩渦效應,會把正常的父母引入歧途,因為原本正確的行為模式不斷被說成是錯誤的。

我們不能低估這種影響,不要以為關係障礙是無意中形成的,不會傳染。這些關係障礙所引發的錯誤行為,被當事者看成是正確的,還會推薦給其他父母;一旦「健康的」父母承受不了各方壓力,就會違背自己的直覺,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孩子。這種狀態令人難過,也大幅助長了關係障礙。如果我們把孩子看成是孩子,就會認同下列看法:

─孩子不應該接觸過多的成人事務和問題(例如不讓孩子接觸與年齡不符的媒體和影片、不介入父母的婚姻問題或經濟問題)。
─讓孩子時刻感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在外界影響下,對自己的保護。
─不讓孩子承接成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和角色。
─孩子可以享受特有的自由,但不是「什麼都可以」。
─成人可以享受孩子的愛,但不接受其他「關係障礙」中的心理前提。
─孩子必須反覆訓練,將來才能獨立自主。
─孩子可以體驗需要成人的感覺,而不是單獨去承受外界壓力。

我可以舉出更多實例,很多都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上述列舉的項目,我們也可以視為是確認讀者的觀點,因為他們早已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並且親身體驗。

直覺式教育存在的條件,是成人在應對現代各種生活壓力的情況下,仍然為精神生活保留一定空間,以保障個人的內在獨立性。因為只有這種獨立性才能制止在孩子身上尋找補償、平衡感情中超載狀態的衝動。為了讓孩子遠離成人的壓力,我們可以採用很多簡單的方法自我宣洩壓力,例如多做運動或去聽一場音樂會。

─ ─摘自:《這樣教,小皇帝變成好孩子》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五月底,四川成都外國語學校舉行知識競賽,悽悽遑遑的家長帶著輕鬆灑脫的孩子赴考,共有五千七百多名小學畢業生應試,陪同的家長超過萬人,連帶接送的車輛,將學校附近道路擠得水泄不通,這些被外界通稱為「小皇帝」的兒童,正享受著做為一胎化政策下獨生子女的尊榮。
  • 當台灣父母努力在思考,現在的年輕人屬於比較幸運還是不幸的一代時,同樣的疑問,也存在於整個大陸社會中。

  • 【大紀元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綜合編譯) 文化大革命時期所生的小孩,揹負著父母的苦難,許多被灌輸一定要成功的理念,然而,下一代的小孩可能有著不一樣的背景與故事,承擔巨大壓力的青年反而可能會危害到中國的成長。在一胎化的政策下,在成長過程中被無知寵壞,他們被稱為「小皇帝」,花錢不知節制,成為新中國中的新問題。
  • 直覺式教育的關係模式認為「孩子就是孩子」,這是大約二十五年前成人談到孩子時的理念。此一模式的親子相處架構是,承認成人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權力差異,不論私人層面還是社會層面皆然。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