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四)

冷處理也是一種處理(上)
font print 人氣: 61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孫玉梅
日本父母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或改正壞毛病時,會特別謹慎處理,例如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孩子打架,會冷靜以對,先弄清楚原因。反觀華人父母,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孩子犯錯總是說出「你怎麼老是惹麻煩」、「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兒子」之類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

孩子犯錯時,不用急著責罵

正在和吳麗聊天,小強和樂樂突然跑了過來。
「媽媽,有一個伯伯在打哥哥!」
「伯伯打哥哥?」
我與吳麗抬頭一望,前面不遠處,有幾個人在拉拉扯扯的。走近一看,只見一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正用手拍打一個男孩的屁股,男孩大約十五歲。旁邊一位中年女士拼命地拉著中年男子,顯然是不想讓他打到孩子的屁股。這位中年女士應該是男孩的媽媽。
「哼,今天來晚了,說要明天再去逛故宮,你就生氣?!誰叫你晚上玩電腦玩到兩點還不睡,早上怎麼也叫不起來!」
「你也起得很晚,還說我!」孩子頂嘴到。
「嘿,這麼說,你今天逛不了故宮是因為我?」

「走吧,走吧,人家都在看我們了,一點小事你們父子就嘔氣,脾氣怎麼都改不了啊!走走走!小軍,還不走?還在等你爸打嗎?唉,出來玩應該開開心心的,可是你們……」

稍微冷落孩子,忍住管教的衝動

「這一家人真有意思。」吳麗望著這家人遠去的背影說道。
「唉,平時太寵孩子,把孩子寵出一身的壞脾氣,沒轍了吧?」

「媽媽,小強一定會聽媽媽的話,不會讓媽媽生氣的。」
「呵呵,小強真是一個好孩子!」吳麗誇讚道。

「嘿,吳麗,如果剛才那個大男孩是你家樂樂,你會怎麼辦?」
「我絕不會像剛才那個父親這樣對待孩子,真是太衝動、太粗暴了。」

「那該怎麼辦?」
「冷處理。孩子犯錯時,先不理他。他找你說話,也別理他。時間久了,他就會自己向你承認錯誤。難道你沒試過嗎?」

「在日本,如果孩子惹了麻煩,全家人都會一起冷落他。」

「舉個例子,如果小強十五歲了,有一天你突然聽說孩子在學校和人打架,儘管你很生氣,但是他跟你說話,你都不要理他。當然了,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也都不要理他,所有家庭成員都要保持一致的態度,甚至孩子的玩伴、同學也都不要理他。等到他認錯並且決定改正錯誤時,大家才跟他說話。」

「你看,剛才那個男孩己經在氣頭上了,爸爸再管教,肯定會發生衝突。我如果是那個孩子的父親,看見孩子生氣了就不要理他─ ─你愛生氣嗎,就自己去生氣吧。只要過了一段時間,孩子一定會消氣的。你說孩子情緒激動,做父親的比他更激動。還好那個媽媽情緒比較平和一些,不然,這對父子不知道要僵持到什麼時候呢!」

「你這樣一說,我好像瞭解了,我以前就像這個父親一樣,一見孩子不聽話,心裡急情緒就激動!唉,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又怎麼想得出管教孩子的好對策呢? 對了,冷處理還有其他方法嗎?」

「當然,例如讓孩子寫日記!」
「寫日記?」

「對,孩子犯了錯,就叫他去寫日記。我朋友的孩子就常被關在家裡『悔過』,認真地寫日記。」

「日本的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寫日記的呢?」我心裡充滿了好奇。

「一般從小學就開始了。」

「再大一些,就開始採取冷處理的方法了。」
「家長、玩伴、同學真的都不理犯錯的孩子?」
「是啊!」

─ ─摘自:《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本父母認為,不應該開車載孩子上學,讓孩子被寵壞。必須讓他知道,現在要努力念書,將來要努力工作,才能有車開、有房子住。這樣,他才會用功!他們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狠下心來鍛鍊他。
  • 現在的華人父母,發現孩子犯了一些小錯,會認為樹大自直,孩子大了自然就會改正那些小毛病;但孩子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父母就會對孩子大加讚賞。日本人一向認為,表揚和批評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尼考砰」就是一種獎懲結合的教育方法。
  • 愛孩子,批評兩次,表揚三次,教他五次,批評孩子時,語氣一定要溫和,最好是先肯定孩子的優點,再中肯地分析他的錯誤,並提出改正方法。這樣才有利於孩子逐步改掉不良習慣,強化優秀的特質。教他五次,就是要有耐心地一次次教育孩子,直到孩子學會做一件事或改掉一個壞毛病為止。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培養小孩願意訴說的習慣。(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師長總是摸不透:為何孩子老愛對立反抗?也常為這種行為的教育問題而犯愁。針對這類惱人的問題,臨床心理師釐清常見的教育迷思與誤區,並提供三招教養祕訣,指引如何有效經營良好互動,化解劍拔弩張的危機。
  • 誰都不想霸凌事件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實際情況卻十分驚人。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統計,僅2019年,就有超過20%的12至18歲美國學生報告稱在該學年遭受過校園欺凌,包括謠言中傷、取笑、辱罵或侮辱、推搡、絆倒、吐口水或威脅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