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往下疼 水往低處流

作者:梁若蘭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鄰居的老婆婆獨自在田間種菜,年邁而佝僂的身形讓她的動作顯得有些吃力。這些菜她其實一個人也吃不完,但她一心總牽掛著她那已年過半百的兒子,希望能多種一些好吃的蔬菜給他吃。媳婦勸她不要再那麼辛苦,她卻微笑的對媳婦說:「你可曾看過水往高處流去?」

這樣的想法似乎已不是特例!常去登山的步道旁,就豎立著這樣一塊石碑,碑文上刻著:「回憶當年我養兒,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部電影《猶山節考》,雖然時空背景與內涵不同,但卻都是闡述著年老者對年輕者的一種無盡的付出。

獲得1983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的《猶山節考》,描寫一個荒僻貧瘠的小農村,為了減輕物質負擔,村民一旦老了便會被遺棄在山上等死的故事。劇中當輪到男主角根隨村力,背著年邁的母親走到山上放下母親時,他心中猶覺得不忍,反倒是面臨死亡的老母親,一再催促兒子快點下山,因為天氣變冷快要下雪了,她死前的最後念頭仍然是牽掛著自己的小孩。

大江東去浪所淘盡,何止是千古英雄人物!看多少為子女傷心憂煩的父母,數十年後,他們的子女也成為另一批為子女傷心煩憂的父母。父母對子女永無止無盡的關愛與操心,成了上一輩對下一輩犧牲奉獻的循環,真像那奔流的水一般往下流去。

孝子原是形容孝順父母的人,現在卻另有註解,新的意思是指孝順兒女的人,這毋寧是一種錯誤的因果循環,更是一種悲哀的宿命!宛若《猶山節考》的現代版,但若認真探討這個現象究竟是孰令致之?恐怕我們之中誰也逃脫不了責任。

「人心往下疼,水往低處流」這句話一旦成為人們口中所謂的人之常情,成為一種固定的觀念,那人人將處於越活越沒有安全感,更看不見幸福希望的一種冷酷世界中,推波逐流的影響下,甚至讓下一代逐漸視父母的辛苦養育為一種理所當然,更失去了反哺之心與感恩之情。

「今不如古」世人的道德感如此,架構健全與完美社會的智慧亦如是。像西方基督教經典中有提到:「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順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章113節)

東方古中國更不乏這類的思想與智慧,孟子向齊宣王陳述「推恩之道」時舉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理想,這與孔子對大同世界的理解:「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有著同樣的思緒。

關心與呵護下一代的成長是自然之情,但是老人的光陰絕不會僅作用在今日的老人身上,畢竟人人都有白頭之時。如何使關愛子女之情能與關懷父母之心並進,讓我們所處的世界,充滿一種溫馨與感恩的善巡迴,讓長與幼同樣擁有獲得幸福的天地與權力,正是我輩中人所應改變的觀念與值得努力的方向。

──轉載自看雜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值此「感恩節」到來之際,想到上述的一段話。我想「感恩」應該是一個普世的價值,感謝美國為我們確定了「感恩節」,全人類都應該記住這個感恩的日子,都應該懂得感恩圖報,這是做人的標準,也是每個國家和民族應該遵循的原則。在大劫當前的時刻,人類生命的永遠都面臨著危險,要想有未來,只須做兩件事:退出中共邪惡組織;記住「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
  • 感恩節到了,這是美國冬天節日季的正式開始。其實,美國也不過只是1個算較為正常的社會,這裡也有人的喜怒哀樂、也有社會的陰暗面,當然也有窮人或者不富裕的人群。
  • 畢竟不是每隻火雞都想被奧巴馬放生的火雞那麼幸運,今年的感恩節/火雞節,美國供人饕餮的新鮮火雞依然供不應求。
  • 人為何要畫畫?多數人都沒想過這個問題。或曰:舒發感情。舒發甚麼感情?人言各異。我認為是為了舒發人類與生俱來的對上天的感恩之情。
  • 我叫翟桂芳,今年五十七歲。一九九六年九月經山東老鄉介紹,幸得法輪大法。那時已雙目失明多年,只能由女兒領我到煉功點學法、煉功。邪黨迫害法輪大法,失去了集體學法、煉功的環境。這給我學法造成很大的困難。但我不能不學法啊,有時叫老伴給念一念。老伴是個常人,患腦血栓、半身不遂,高興了給我念幾段法,不高興時就別想了。有時同修來我家就教我背師父的短經文。
  • 感恩節,感恩的新聞最動人。據報導,美國紐約一名猶太裔老先生蓋斯坦(Leon Gersten),選在摯親相聚的感恩節,與救命恩人的兒子波蘭籍的波齊克(Czeslaw Polziec)團聚,以感謝並報答他的父母在將近70年前,冒死拯救自己和家人免於納粹屠殺的迫害。
  •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對於西方國家來講,感恩節是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也是一個感恩的時刻。今天,美國知名科技網站《商業內幕》為我們總結了外國網友通過網絡感謝的那些科技產品和服務,具體如下:
  • 1620年9月,102名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木製帆船從英格蘭出發,2個月後抵達北美麻薩諸塞州,建立了新普利茅斯定居地。
  • 《普利茅斯拓荒記》:感恩節的真正由來
  • (shown)你所擁有的美德,並不是屬於你的原創。一切善良的精神,都是來自先天的締結;一切的恩典和禮遇,都是來自至誠感恩的育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