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學齡前兒童社交能力影響一生

溫婧
font print 人氣: 143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溫婧編譯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懂得與他人分享、合作且樂於助人的學齡前兒童,在20年後,要比缺乏這些社交能力的孩子更有可能獲得大學學位和全職工作。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的孩子過量飲酒和觸犯法律的可能性也較小。

這項研究歷經20年,跟蹤了將近800名學生。結果顯示,孩子的某些社交情感能力可能是對未來人生成功率的有力預測。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研究助理教授瓊斯(Damon Jones)說:「這些社交情感能力有可能反應在他們在學校裡表現好、注意力集中並且適應周圍的環境。」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美國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瓊斯是文章的主要作者。

瓊斯說,研究表明在早期幼兒教育項目和學校裡可以在孩子們還樂於改變行為的時候,盡早發現他們在社交方面的弱點。

對於負擔繁重的學校來說,也許很難有時間專注於每一個孩子的社交情感,特別是過了學前班之後。他說:「但是有一些可以快速實施的有效項目,這些項目可以幫助提高孩子的社交情感能力。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些能力非常重要,也應涵蓋在課程當中。」

這項研究自1991年開始,在北卡羅來納州,納甚維爾,西雅圖,賓夕法尼亞州的郊區和達勒姆進行。學校的老師們被要求對753名學生的社交能力進行評估。評估包括8個方面:

1、獨立解決同學之間的矛盾
2、非常善於理解別人的感受
3、與他人分享
4、不需要提示就能與他人合作
5、樂於助人
6、傾聽他人的想法
7、能夠提出建議和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不專橫
8、對他人友好

每一方面的評估都有五個級別:「一點也不」、「有一點」、「一般」、「良好」、「非常好」。老師需要從這五個級別中選出一個。

研究員們在隨後的20年中,通過分析警察記錄、家長報告和學生的自我報告跟蹤這些學生的情況。

然後,研究員們用統計學模型剔除一些諸如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特徵和早期學術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只保留早期社交能力對人生的影響。

研究發現,社交能力獲評「良好」的孩子,到25歲時已經擁有大學學位的可能性,是獲評「有一點」的孩子的四倍。

社交能力強的孩子到25歲時更有可能擁有一分全職工作。然而,社交能力較差的孩子更有可能觸犯法律或者進過少年勞教所。他們更有可能被逮捕、過量飲酒以及等待政府福利房。

研究並沒有說願意分享可以讓一個人的生活更順遂,也沒有說拒絕分享就會使一個人的生活變得更糟糕。但是結合其它對社交情感能力的研究,更多證據顯示就像常識一樣,與他人互動良好的學齡前兒童更容易交到朋友,並且獲得老師的積極反饋,因此他們更喜歡學校、更願意待在學校。

瓊斯說:「顯而易見,這些能力可以達到好效果。我們都知道在人際關係或者學校中取得成功,將影響你的下一步。」

他還表示,這些孩子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其中有問題孩子的比例要比正常人群稍微高一點。所有孩子中,一半是白人,46%是黑人,4%是其它族裔。58%是男孩。

巴尼特(Steven Barnett)是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國家早期教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的主任。他說,研究顯示,學校不能只教授社交情感技能,這個範圍太廣。研究也並沒有顯示攻擊行為會影響孩子長大後的生活。

他說:「我們要仔細考慮究竟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

他還說,這項研究讓那些認為高質量學前教育能夠有力改變孩子人生的人們精神為之一振。「研究確實表明,如果我們能夠讓孩子在5歲前達到這些(社交情感能力),那麼這些能力將會保持。別擔心這些能力終將顯現出來。」

責任編輯:瑞木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加拿大安省大埃塞克斯縣區教育局(GECDSB)健康與體育顧問謝希利亞(Sharon Sheshlia)女士近日表示,現在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在戶外自由玩耍,當年自己小時候,還有自己在撫養孩子時,都是在外面盡情玩,到大人喊或街燈亮起時才回屋。
  • 為了提高孩童的自信心、閱讀及社交能力,愛沙尼亞一間圖書館讓孩子們大聲朗讀給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狗聽。
  • 電子媒體帶給人們很多便利與好處,但也讓人付出代價。根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遠離電子媒體的小孩似乎擁有較佳的判讀情緒能力。
  • 人需要陪伴,。這個永恆的真理已經受到時代的證明。人與人之間需要聯繫,而這成為人們組織家庭、團體、社區和國家的原因。當人類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知識、經驗及好惡。這所有融合起來之後,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在美國,汎亞社區服務中心(CPACS)是一家致力於為東南亞裔美國人服務的機構。這個創立於1980年的社區服務中心,一直以來以互相信賴關懷、共同發展、服務社區為宗旨,不斷發展擴大,為改善移民、難民和少數民族遇到的問題,提供一個貼切、完整的社會及健康服務。
  • 由於考試和升學的壓力,現在的孩子不乏智商和成績高者,但在情商和完整人格方面的發展卻普遍較差,而這在他們未來走向成功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值得家長注意的是,情商和性格從幼年即已開始形成,此時孩子所受的教育模式很關鍵。Foster City學前兒童教育與看護中心(Pre-School and Day Care Center)是Foster City歷史最悠久的學前教育機構,在教兒童學術,如聽、說、讀、寫、數學等內容的同時,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性格和社交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愛和關心他人等情感方面的教育。為社區服務41年來,這裡走出去的孩子,有醫生、律師,有舊金山巨人隊的運動員,也有新聞主播。
  • 中西兩種教育的精華的融合是培養孩子成為精英的有效之道。相傳哈佛大學衡量學生有一個個性評價標準,這些標準,淺可用作教子女做人的啟示,深可作為錘煉精英的措施。我們嘗試把這些美國社會對精英的要求一項項通俗操縱化,希望能作為父母日常生活中育才的參考。
  • (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5月份正值北美地區學期中段,此時正是十幾歲的孩子找暑期工作的關鍵時間。據悉,今年的暑期工作機會將比去年多,那麼作為家長,也應該考慮如何更好地助孩子一臂之力。
  • 以色列的猶太人對教育的重視不亞於華人。他們的教育理念和華人也區別很大。對子女教育的觀念上,猶太人甚至比華人走的更務實、更敢於放手。
  • 圍棋是中國名副其實的國粹,流傳數千年,魅力絲毫不減。即使在電玩遊戲風行的今天,灣區仍有一些高科技家庭還是不忘從圍棋著手,培養孩子的智慧和能力。
  • 台灣自來水公司與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目前轄下50個淨水場,竟有高達25個水場被驗出供水含鉛,目前全台約有3.6萬戶民宅透過老舊的鉛製管線供水。台大醫院的研究發現,當臍帶血中鉛濃度較高時,兒童2歲時的整體神經行為發展有明顯落差,特別是在認知及社交能力。過去鉛蓄電池廠的研究也發現,成人血中鉛濃度越高,受孕能力越差,嬰兒出生體重也會變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