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五百年開裂一次 修道人有緣服石髓

文/劉曉
[五代] 董源 洞天山堂圖。(公有領域)

五代南唐董源洞天山堂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3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魏晉南北朝時有個叫王烈的修道人,是河北邯鄲人。他喜好道術,經常服用黃精和鉛,據說活到338歲時,面容還如年輕人一般。他攀登山峰和險要之處,行步如飛。

王烈年輕時曾是太學的學生,博覽群書,常與人談論《五經》和諸子百家之言,非常博學。當時任中散大夫的譙國人,也是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對他十分敬重,常常向他請教。兩人因此交好。嵇康也因此常常跟隨王烈進山遊玩採藥。

嵇康像。(公有領域)

一天,王烈獨自進入太行山中,忽然聽到山的東部發出了巨大的隆隆的聲音,大概是發生了崩塌。他於是前往查看,發現山體崩塌有幾百丈,崩塌處兩邊都是青石,青石中有一個直徑一尺寬的洞,洞裡有如同骨髓般的青泥流出。

王烈抓了一些青泥,試著團成圓球。一會兒圓球就變成了石頭,好像把熱蠟團成球凝固以後的樣子。神奇的是,泥丸還散發出一股粳米飯般的香氣,放在嘴裡咀嚼也有粳米飯的味道。

於是王烈就將數個小泥丸團成像桃子般大小帶了回來,並告訴嵇康,自己得了件不同尋常的東西。嵇康喜出望外,急切想看看。王烈將泥丸拿出,卻發現泥丸已變成了青石丸,一敲還發出類似敲銅器的聲音。

兩人都覺得奇怪,便決定連夜前往山體崩塌處一探究竟。可當兩人到達時,卻發現山體恢復了原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王烈將泥丸拿出,卻發現泥丸已變成了青石丸。示意圖。(fotolia)

後來,王烈在河東抱犢山中,偶然看見一個石室,裡面有個白石做的架子,上面有兩卷寫在白布上的經文。王烈猜想,這大概是神仙留下的經文。王烈不認識上邊書寫的文字。他不敢將經文拿走,就照著經卷上的字記下來幾十個字,回來給嵇康看,那些字嵇康全都認識。王烈十分高興,就領著嵇康到山中石室去讀經。

去的路王烈明明記得一清二楚,可到了那裡,卻怎麼也找不到石室了。王烈後來私下裡對弟子說:「這是因為嵇康不該得道,所以那石室才關閉了。」

按照神仙留下的經文裡的說法,神山五百年裂開一次,其中會流出來石髓,如果服用了石髓,就可以和天地一樣活得長久。王烈先前得到的石丸,肯定就是石髓了。

[五代] 董源 洞天山堂圖。(公有領域)
五代南唐董源《洞天山堂圖》。(公有領域)
因為聽說過王烈的神奇的事,河東聞喜一帶的人,大都世世代代祀奉王烈。晉代永寧年間,王烈去陝西洛南縣的洛川一帶漫遊,和人比賽射箭。王烈用的是需二石力量才能拉開的弓,在百步的距離射靶,十箭九中。

一年以後,王烈又到洛川去,有一個九十多歲的老者名叫張子道,恭敬地向王烈施禮,王烈連站都不站起來。同座的人都很奇怪,張子道說:「我七八歲時見他時,他就是現在這副容貌,現在我九十多歲了,他仍是一副少年的面孔。」後來,王烈不知所蹤。@*#

參考資料:

     《太平廣記》引自《神仙傳》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本意是一個人得道成仙,家裡的雞和狗也都沾了仙氣隨之升天,至於後世負面的引申義完全曲解了原意。關於這個成語的來源說法很多,其中之一是與漢武帝時期的淮南王劉安有關。
  • 孔子是儒家學說的鼻祖,其「仁義禮智信」和「中庸」思想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的王朝。孔子在世時,曾幾次向老子問道,並在老子的啟發下,對「道」有了逐漸深入的理解。據傳書上記載,孔子問道於老子之後,回去便常常打坐靜思,他的弟子顏淵亦潛心靜坐。古籍中亦有孔子不同於凡人的功能的記載。
  • 清朝康熙大帝曾教育兒子們要以寬容仁恕忍讓之心對待他人,看到他人有得意的事,要替他高興。看見他人有失意的事,要心生憐憫。如果一個人總是妒忌他人的成功,對他人的失敗幸災樂禍,又怎麼能與人共處呢?這樣做只會讓自己的心術變壞而已。古人說過:「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存有這樣心思的人,上天一定會保佑他的。
  • 佛法在東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廣泛傳播,信佛、修佛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中既有帝王將相、後宮佳人,也有普通百姓。這一時期修佛之人亦出現了不少神異之事,本篇就說說這一時期發生在一些修佛女子身上的神奇事。
  • 太史公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古代君子認為,在面臨生死選擇的關鍵時刻,只要自己的行為符合自己的道德追求,哪怕是為了一件小事去死,即捨生取義,他們也絲毫不會猶豫。先秦時期,這樣的故事非常多。
  • 一個國家能否治理得好,不僅在於君王,也離不開輔佐君主的賢人。春秋時期,有一天魯哀公問孔子:「要怎麼做才能使老百姓心服呢?」孔子的回答是:「把正直的人選拔出來,放在邪曲的人之上。若是把邪曲的人選拔出來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會心服了。」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