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岸直航商機 航空業最受惠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專題報導

 陳水扁總統日前一席「一個目標」,與直航的準備、協商、實現「三個階段」的談話,再度引爆兩岸三通話題,運輸股價也在隔日適度的表態,不過,運輸業者認為,兩岸三通無論是先貨後人,或是其他方案,最大的受惠者仍是航空業。

 行政院公布「兩岸直航技術評估報告」,政府規劃直航港口限於4個國際商港,但顧慮安全問題,將先開放高雄港,其次為基隆港與台中港,空運直航則選擇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高雄小港國際機場。

 對運輸業者而言,兩岸通航的最直接效益是營運成本的節省,時間與成本縮短之後,貿易量的大幅成長,成本進而縮減。

 但航運業者認為,目前航運業者以權宜輪方式已經進行兩岸三地的業務,開放直航雖可進一步節省時間成本,但目前以在第3地註冊的權宜輪方式行駛兩岸,不僅僱用的外籍船員可以超過50%,且可僱用中國船員,若改掛國籍輪,還可能面臨稅務問題,因此即使開放兩岸直航,對航運業者的獲利助益不大。

 對航空業者而言,分析師認為,兩岸直航後,著眼於中國外貿進出口值達4700億美元以上,且目前兩岸每年高達300億美元以上的貿易額、250萬以上的旅客人次運輸收入,航空業者的兩岸業務在從「零」到「有」下,最具想像空間。

 就航空貨運方面,兩岸貿易互動頻繁,且在中國成為世界代工廠下,兩岸直航對國內航空業有相當大的優勢。以華航為例,華航一週飛美國近30個航班,在國際貨運量排名第7名,可以充分發揮轉運功能,進而搶佔美商業務,因此華航在貨機直航中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客運方面,分析師指出,目前中正機場經由澳門、香港到上海的機票價格約在1萬5000元以上,若直航後,以中正機場到上海的單趟機票7000元計算,則台灣地區到中國的航空客運商機至少有350億元以上的商機,若由華航、長榮以及中國的東方、南方、中國民航3家主要航空集團共同經營此市場,則每家營收可增加70億元以上,華航、長榮航空在扣除原本台港航線旅客50%是前往中國,則每年營收可增13~20億元。而在時間成本減少,搭乘意願提高下,增加營收將以倍數計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