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戰警

游乾桂
【字號】    
   標籤: tags:

這一代的孩子很像機器戰警!

在他們的世界中,彷彿不太需要用到大腦,一如俄國的心理學家巴伏諾夫的制約作用一樣,只需要學會一個刺激一個反應即可,至於什麼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就不用過問了。

父母單純的相信:「三十多歲的自己,不論從那一個角度來說,都比孩子勝過好幾倍,由他們決定人生,當然比孩子高明多了。」

他們用「過橋也比你吃鹽多」,來驗證這樣的理念。
於是這一代的父母,成了操縱孩子的魔手。
我們的孩子,成為穿梭在英語班、繪畫班、電腦班、心算班、音樂班、科學班的「太空人」。

父母相信,這樣才足以培養出出類拔萃的龍中之王。

可惜,孩子卻不這麼認為,他們只想好好演他自己,如果可以讓他們「走在溪中」、「玩在兒童樂園」、「讀在漫畫書」、「唱在兒童音樂帶」,那將是圓滿的夢,他們甚至期盼與龍貓、恐龍長相廝守,然而父母的答案往往是:「作夢」。

這樣的想法,成就了這樣的例子:他是一名醫師,但也是精神病院中的病人,他是父母「魔鬼訓練營」中訓練出來的佳作,表面上看來,他成就了一種育兒神話,事實上卻是一種扼殺。父母的強逼,讓他勉強攀登顛峰,但「精神病院」才是他「永續經營」的地方,他跳不開這樣的魔咒。

如果我們的孩子與生俱來就有所謂的「生存武功」那麼我會告訴你,每一個孩子都有修習不同武功的底子,適合練劍的,不見得適合練拳;適合柔功的,不一定可以練就硬功夫。
超人只是小說家的囈語,或者漫畫家的幻想。

你的孩子不可能事事全能,物物萬能。

讓他只演一個適合自己的角色吧!漫畫家、科學家、水電工、歌唱家,各有一片天空,只要能把自己演好的人,就是成功者,別老寄望他成為一個人人欽羨的超級強人。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台北報導〕2005年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台灣區選拔賽,昨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行決賽,從小學到高中的動力積木迷用盡巧思,以電腦程式驅動積木機器人,比賽誰最快走出軌跡迷宮、克服迷宮障礙,競賽和創意賽冠軍將代表台灣,參加泰國曼谷11月舉行的國際大賽。
  • 幾年前民運巾幗菁英盛雪女士,就系統研究了中共的國家恐怖主義。
    2004.09.28 伊川先生說:“什麽是‘國家恐怖主義’?以國家機器的名義參與非法的暴力恐怖活動,就是“國家恐怖主義’。” 所謂非法,就違反一個國家現有的憲法爲依據。他的意思是說中國很多國家機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動用暴力,侵犯明文規定的各種公民權利──比如宗教自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等等。他又說“自改革開放以來,所謂 ‘穩定壓倒一切’,則成了一切警察暴力和安全部門濫權的護身符。”“從泛濫的警察暴力演變爲‘國家恐怖主義’,這個老大問題是否能解決,恐怕正是考驗中共是否具備合法、正當的‘執政能’的最大關卡。”
  • 據倫敦金融時報報導,繼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推出資訊持續保護系統產品後,全球軟體巨擘微軟 (Microsoft Corp.)和賽門鐵克 (Symantec Corp.)本週將宣布新企業資訊保護軟體,不讓IBM專美於前。
  • 【大紀元9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十七日專電)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理研)、島津製作所、凸版印刷和試劑販賣公司「Third Wave Japan」今天宣佈,共同開發成功全球首創的自動化機器,經由人體的一滴血液可檢查出藥物對個人所造成的作用。
  • 一般機器人大多設計給實驗室使用,但目前已有一些公司準備生產家用機器人。以研製機器人技術著稱的日本Tmsuk公司,就將在近日向一般大眾推出一款名叫衛士(Roborior)的家用機器人。
  • 〔自由時報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全球雷射光罩圖形描繪機器設備領導廠商Micronic(麥康寧)總裁暨執行長SvenLofquist昨在新竹舉辦的技術研討會上指出,TFT-LCD產業未來2年成長樂觀,LCD電視是驅動成長主力,他看好台灣市場,面板出貨量很快將會居全球之冠。
  • 乘坐電梯上太空不再是科學夢想了,太空梯可望在2020年實現。美國一家LiftPort公司9月20日在華盛頓東部進行爬升器試驗,機器人成功地沿著合成繩爬升了約305米。這次試驗被認為是將來利用太空梯在地球與太空之間運送貨物的先驅性試驗,讓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邁出一大步。
  • 國際民航組織今天表示,該組織希望在二0一0年時,全世界各國都能使用機器辨識的電子護照,一方面可以縮短旅客登機時間,一方面亦可防止恐怖分子攻擊。
  • 【大紀元9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十日電)消費者擔心所食用的蔬果農藥殘留的問題,但苦無自我快速檢測的方法,生技中心開發出「有機磷農藥偵測用生物微感測器」,即將移轉給廠商生產,未來大量生產後,不論機器或是試片都會非常便宜,偵測極限可達10ppb以下,不論產業、檢測機構、消費者隨時都可便利使用。
  • 介於物理學家與夢想家、身兼真正飛行器與藝術品的創作者,比利時藝術大師帕纳馬倫科(Panamarenko)將他一生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設計奇妙的飛行器上。他的創作用意是既讓機器得以飛翔、又讓人有夢想。他就像現代達芬奇一樣,喜歡運用科技來實現他的藝術夢想,而他所創作的奇異飛行器有:磁性飛行茶碟、配置空氣動力推進器的降落傘、齊柏林飛船式雲彩飛機、以及奇異昆蟲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