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 ─ 任公子釣大魚

如真
font print 人氣: 355
【字號】    
   標籤: tags:

有一位任公子,胸懷大志,為人寬厚。有一天他做了一個碩大的釣魚鉤,並用粗且結實的黑繩子把魚鉤系牢,然後用15頭閹過的肥牛做魚餌,掛在魚鉤上去釣魚。
  
任公子蹲在高高的山上,他把釣鉤甩進闊大的東海裏。一天一天過去了,卻沒見什麼動靜。一個月過去了,又一個月也過去了,任公子不急不躁,一心只等大魚上鉤。一年過去了,任公子沒有釣到一條魚,可他還是毫不氣餒地蹲在會稽山上,任憑風吹雨打,他的信心依舊。
  
有一天,一條大魚遊過來,一口吞下了釣餌。便即刻牽著魚鉤一頭沉入水底,大魚咬住大魚鉤只疼得狂跳亂奔,一會兒鑽出水面,一會兒沉入水底,只見海面上掀起了一陣陣巨浪,聲音如鬼哭狼豪,巨大的威勢讓千里之外的人聽了都心驚肉跳。

任公子最後征服了這條筋疲力盡的大魚,他將這條魚剖開,切成塊,然後曬成肉幹。並把這些肉幹分給大家共用,從浙江以東到蒼梧以北一帶的人,全都品嘗過任公子用這條大魚製作的魚幹。
  
一些沒本事又愛道聼塗説、評頭品足的人,都以驚奇且懷疑的口氣傳說着這件事情。這些眼光短淺的人,只知道拿普通的魚竿,到一些小水溝或河塘去,眼睛盯着鯢鮒一類的小魚,他們是根本不曾想像過釣到大魚的可能性。
  
目光短淺的人難以和志向高遠的人相比,淺陋無知的人也不能和具有經世之才的人相提並論,因為二者的差別實在太大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时候有个寓言故事,说几个小偷到人家去偷东西。各个争先恐后偷值钱的东西,没什么偷的了一个胆大的小偷看到那家有只驴拴在橛子上,上去把驴解下也牵跑了,最后一个小偷看实在没什么好偷的了,还不甘心,看只剩下拴驴的木头橛子,就上去要把它拔出来偷走。偷这东西可是最费时间、最危险、最不上算的事了。

  • 大司馬是楚國的官員,有一位專為他造劍的工匠,儘管80多歲,但打出的劍依然鋒利無比,光芒照人。

  • 齊國的宰相晏子出使晉國完成公務返國的途中,路過趙國的中牟,遠遠地瞧見有一個人頭戴破氊帽,身穿反皮衣,正從背上卸下一捆柴草,停在路邊歇息。
  • 封疆官吏出任長梧的地方官。有一次,他碰到孔子的學生子牢。三句話不離本行,他與子牢探討治理地方、管理長梧的方法。
      

  • 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鄭人置履」的出典比「實事求是」要早幾百年:前者是戰國時代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所杜撰的寓言故事;後者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傳》。但這兩個成語所包含的的精神實質是一脈相承的。它們不約而同地暴露了中國傳統文化、或者說國人思維習慣中如下一個致命的缺陷:重經驗、輕演繹,重事實、輕原則,重具體、輕抽象。正如許多論者所指出的那樣,這種思維傾向極大地束縛了中國文化的發展,特別是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現代化的進程。我認為這種思維傾向還應為國民劣根性的形成負責。
  • 衛靈公在位時,不常親理朝政。一些有政治野心用腐蝕、獻媚的手段取悅於靈公,從而換取寵信。在封建官場的爭權奪利中,彌子瑕不僅使衛靈公對他言聽計從,即使他為非作歹,靈公也不去過問。對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 有一個人拿著吃了可以長生不死的藥要將之敬獻給楚王。宮廷的守門官捧著藥進宮去,碰上宮中的衛士。衛士問:“你拿的是什麼好東西?”守門官說:“是不死的藥。”衛土說:“是可以吃的嗎?”

  • 九歲的小紫和父親住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小小山谷裡,他們擁有一個小小的農場。父女相依為命,過著簡單幸福快樂的生活。
  • 在古希臘,有一部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即《伊索寓言》。雖然每則寓言篇幅精短,但因深具哲理,不僅影響了歐洲的寓言文化,也成為世界上廣泛流傳的經典著作。牛年話牛,在古希臘流傳著哪些關於牛的故事?我們擷取幾則寓言,一起來看看吧。
  • 在《郁離子‧術使》篇,他講到這樣一則故事。他說,楚國有個人靠養猴為生,於是楚國人都叫他狙公。狙(音拘),即古書上所說的一種猴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