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學英語(第四講)

David Lee
font print 人氣: 224
【字號】    
   標籤: tags:

想想看:老外到台灣來,到華人世界來,他會看英語學習雜誌嗎?不可能嘛!那他們會看什麼?經常看到老外走在街道上,在車上,在咖啡廳裡,經常手裡拿著都是一份英文報紙。那麼我們不是應該讀他們所讀的、聽他們所聽的、看他們所看的嗎?這樣才有共同的話題可以跟他們聊嘛!因為兩個人讀不同的小說,看不同的電影都很難有共同的話題嘛!但是你談九一一、南亞大海嘯、兩岸關係等等,那就很有得聊,因為透過媒體,大家都知道嘛!

〈續第三講〉,新聞出處:http://www.ntdtv.com/xtr/big5/aReadArticle.jsp?id=26377中頭條新聞。

在線觀看下載觀看

The bill, viewed as a bid by China to deter Taiwan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from formally declaring independence before the end of his term in 2008, posed an immediate threat to Taiwan.
【譯文】這項法案,被視為是中國的企圖,想要阻止陳水扁總統在他2008年任期屆滿前,不會正式宣布獨立,但卻對台灣造成了立即的威脅。

【講解】這個句子的插入句很長,看這種句子時,先要找到在句中「唯一」的動詞是那一個?答案是posed。David老師通常建議同學先把主要子句所傳達的主要訊息抓出來,再去看附屬結構中所傳達的次要訊息。

這個長句的主要子句是:The bill posed an immediate threat to Taiwan. 所傳遞的主要訊息是:這項法案對台灣造成直接的威脅。這樣一來意思不就很明確了嗎?再看bill後面的插入句,是一個分詞片語,寫成另一個句子其實是:The bill is viewed as a bid by China to deter Taiwan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from formally declaring independence. 這項法案被視為是中國的企圖,想要阻止陳水扁總統不會正式宣布獨立。

Bid也是一個重量級的字眼,在不同領域的新聞中也有不同的解讀。在政治新聞中,通常是常作attempt企圖,所以記者經常用in a bid to這個片語,其實就是in an attempt to, 也就是in order to「為了」的意思。那麼presidential bid是什麼意思呢?總統的企圖?不對,是有競選總統企圖的意思。所以legislative bid是競選立委,mayoral bid是競選市長。在財經新聞中,bid當作是「投標」的意思。最後,bid farewell是什麼意思呢?是say goodbye說再見的意思。比如美國在台協會理事長缷職回美,報紙上就會說他bid farwell了!〈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儘管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鼓動和欺騙蒙了幾十年,儘管人們對黨的喉舌早已產生難以表達的厭倦,但今天如不經意地問一句:「看新聞了嗎?」,如同「你吃飯了嗎」的一樣,仍舊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禪。由此我們的內心深處是一種深深的觸痛。
  • 每天攤開報紙或打開電視新聞,林林總總的各類新聞隨之而來。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新聞媒體反映了社會萬象,現代人看新聞、知時事,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不是有句諺語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嗎?

  • 2005年2月25日,筆者David Lee在東海大學良鑑廳作演講,校長程海東先生親自蒞臨致詞,演講題目是:「如何從時事學英語」,現場有一百多位來賓,盛況空前,整個國際會議廳幾乎坐得滿滿。可見很多人都很渴望能夠看懂英語新聞,只可惜不得其門而入。
  •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於1993年7月26日台大EMBA畢業典上重申終身學習的重要,並鼓勵大家每天花半小時至一小時閱讀英文報紙,培養閱讀英文的速度和樂趣,以助於吸收國際間最新最快的資訊。
  • 如果有搭飛機經驗的人一定都知道,大家一進機艙門第一件事就是:拿報紙。那麼中文報紙一會就拿光了,英文報紙就還剩一堆在那兒。如果你也能拿起一份英文報紙來看,不僅消磨了時間,英文還在進步當中,旁邊的乘客也會對你另眼相看呢!
  • 英語是一門學起來很有趣的語言。儘管它被認為是一門相對容易學習的語言,但它仍有75萬個單詞,即使是最熟練的學習者也難以快速全部掌握。但有幾個方法可以加快掌握英語:
  • 抖音危害兒童 遭義大利重罰1,090萬歐元 TikTok Hit With $10.9 Million Fine in Italy for Failing to Protect Minors
  • 我們要來練習命令或指示他人做某事,或是提出禁止、建議、請求等。
  • 疑問句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句型之一。用中文表達疑問句的時候,只要在字尾加上疑問詞「嗎」、「呢」即可。但英文可就不同了,需要將助動詞移到句首,才能形成疑問句。
  • 5 種基本句型、兩種進階句型。除了疑問句以外,這些句型和中文都非常類似,因此只要盡快熟悉這些架構,就能快速拆解句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