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保母〈17〉:家庭樂趣

文/Jo Frost 譯 / 莊綉雲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每個家庭都應該安排一起玩樂的時間,可以外出郊遊,也可以在花園裡野餐。假日時可以去海邊,或者在陰雨綿綿的星期天下午下棋,暫時別管家裡的雜務,以後再做還不遲。幾年後當你回憶這段日子,你所記住的絕不是每星期清理一次床單這種事,在你腦海中留下的會是那天你們在公園裡放風箏的印象。

和孩子好好一起玩吧!

十大重要原則

下面是適用在有品質的時間方面重要的十大原則:

1. 讚美和獎勵:
讚美和關注就是最好的獎勵。如果家裡添了新生的弟弟或妹妹,一定要送孩子一份特別的禮物和卡片,有助於提高他對這件事的參與感。

2. 管教態度前後一貫:
有足夠的時間相處的夫妻,對孩子的管教態度比較容易一致。你們可以安排在單數週的週末一起出門,而且晚上要有固定的休息時間。

3. 規律的生活作息:
安排作息時間要注意讓每個小孩都受到一對一的關注。製造一些「特別」時間,並且應該安排輪值表,讓父母親共同來分擔家務。

4. 規範:
孩子應該學習尊重一件事--你自己以及夫妻之間都需要有品質的時間。定出明確的行為規則,有助於避免兄弟姊妹之間過度的敵對。

5. 管教:
必要的話應該用逞罰方式來維持你定下的規矩,可以使用頑皮樓梯間的技巧來對付侵犯性或不停打架這類行為;隨時準備把兩個敵對的學步兒分開。

6. 警告:
口頭警告是逞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讓孩子有機會修正自己的行為。千萬不能事先沒口頭警告孩子,就冒然處罰他。

7. 解釋理由:
新生的寶寶誕生之前應該先讓孩子有心理準備,讓他感到安心,但是不要告訴孩子太多事情,以免徒增他的煩惱。

8. 懂得節制:
不要對每個小衝突反應過度,假使不會有傷害到孩子自己或其他每個人的危險,可以讓孩子處理他們自己的某些事情。

9. 培養責任感:
使用共同參與的技巧來減緩忌妒心。不時給予孩子讚美,讓較大的孩子來帶領較小的孩子玩遊戲。

10. 放鬆心情:
不要讓自己到累到精疲力盡或負擔過重的地步,應該把自己照顧好,必要時可以尋求協助。安排全家共同遊玩的時間。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天才保母JO》@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習怎麼管教孩子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學習和孩子談話。
  • 倘使他的表現好得足以拿到金牌,而你卻一件事也沒提出來誇獎他,那麼他該做什麼事才能吸引你的注意呢?來場追貓大賽怎麼樣?還是打翻他地板上的碗?打他的兄弟?如果良好的表現得不到應有的關心與注意,孩子就會想辦法做一件他所知道的可以引人注目的事。
  • 不提供選擇並不表示你就可以抱著魯莽的態度,像個軍士長一樣大呼小叫,東西南北指揮一通。如果你給孩子清楚的指示、共同參與這件事,並且給予讚美,就可以使孩子安心,而且你還是能夠把相同的訊息傳遞他。
  • 好不容易才剛把家裡收拾好,過了兩分鐘,卻像被炸彈砲轟過一樣,這時你大概會想,算了,亂就亂吧。許多父母心裡不時掙扎,到底是該把家裡收拾好,還是在孩子搞得亂八糟之後讓他們自己收拾;最後決定暫時讓家裡亂一下也無妨,好讓自己過得輕鬆些,問題是,這一亂可能要亂個幾年時間。其實你可以不必過這種生活方式,而且也不應該這樣過日子。
  • 電視看太久的情況實在太多了。有些家庭的電視從早上、中午到晚上,整天都開著,如果讓孩子看電視看一整天,不僅沒做健康的運動,沒有運用到想像力,也沒機會和別人互動。他們受到的刺激是不需要動腦筋的,容易使他們緊張,縮短專心的時間,而且會讓他們誤以為你不喜歡他們做其他活動。
  • 變化是生活的調劑品,讓活動保持變化,孩子快樂的機會也跟著多一些。遊戲不只是狹義上的玩具而已,還包含出門、到公園玩、在花園隨意的踢踢腿、「幫忙」爸媽做事、用水彩和塑膠黏土創造樂趣,以及「我們假扮成……」的遊戲。不一定得大聲喧鬧才是好玩的遊戲,安靜的玩法也一樣有樂趣。
  • 上床時間快到時,盡量保持平靜。這時候不適合觀賞吵雜的卡通和錄影帶,也不適合玩電腦遊戲或是亂七八糟的情況。受到過度刺激或過度興奮的孩子沒辦法關了燈就上床睡覺,即使成人也做不到,所以讓進行的活動逐步結束是很重要的。
  • 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是阻撓你們過優質時間的其中一項主要原因,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發生這類事情。年紀相差兩歲普遍會使孩子之間產生隔閡,我的用意並非告訴你如何劃分孩子的類別,重要的是你應該知道,孩子相差兩歲所引起的兄弟姊妹之間的競爭,緊張的程度遠勝於年齡相差三、四歲的孩子。
  • 在《超級保母》的電視節目中,我為那些打從孩子出生後到開始學走路,這兩年半期間就不曾在晚上單獨相處的夫妻出了一道「家庭作業」,要他們晚上到外面走走。夫妻之間兩年來過著沒有品質的生活,算是段漫長的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