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吳惠林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9月底,臺灣立委帶頭揭發森青利通傳銷北區分公司,以「找兩個人月入百萬」為號召,吸引無知學生繳交3年19萬8千元購買產品入會,入會後又向學生洗腦讀書不重要,許多學生因此休學。多位父母憂心子女放棄學業,集體控拆森青利通沒良心,騙錢又教壞孩子。

消息曝光後,公平交易委員會調查發現,該分公司至今無人月入百萬元,已涉廣告不實,且該公司是以介紹他人加入為主,而非以推廣或銷售商品或勞務,可能涉及違法,將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千5百萬元以下罰款,嚴重者可勒令停業。另有律師表示,依〈多層次傳銷管理辦法〉,招募未成年人參加,應事先取得該參加人法定代理人的書面同意,並附於參加契約,否則父母可主張契約無效,若該公司不同意解約,父母可以提告。

此外,立委也要求農委會、衛生署針對該公司出產的有機蔬果真偽,以及聲稱產品具治療癌症和其他療效的部分進行調查。而數十位家長更氣憤的到該公司痛批森青利通誤導孩子價值觀,洗腦休學,還不認父母;該公司顧問則強調孩子都是自願加入,沒人逼迫,幾位年輕會員也反嗆家長,聲稱該公司至今雖無人月入百萬,但相信有一天可達到,還說「如果畢業後學校給我一個月五萬,我就繼續上學」的話,並大聲嚷嚷教育失敗,要父母讓他們選擇自己的人生。

幾天後教育部長也出面表態,表示學生的本質是學習,現在不努力向學,未來恐怕對人生發展相當不利,對於大學生瘋直銷讓不少民眾懷疑學校的一些基本價值遭到動搖,部長也已指示部內同仁深入瞭解校園直銷活動,進行加強檢討。2006學年度上學期休學人數暴增近五成的台師大事務長指出,學校規定做直銷者,不能任社團幹部,而為防止事件擴大,已請導師、教官等宣導,也利用網路、公告等方式,請學生以課業為重。

綜觀各界的因應似乎都在「治標」的技術層面上,冀望以法令的懲罰方式讓業者和學生們不再從事直銷行為。不過,正如「強制改變不了人心」的道理,除非當事人打從心底覺悟到這種生意真的不是如生意人所吹噓的,否則在「殺頭的生意有人做」鐵則下,縱使森青利通被迫關門,學生被強制返校、回家,還是會有類似的公司出現,青年學子也不會乖乖向學。

我們要問的是:為何這些青年學子寧願被生意人洗腦,也相信總有一天「會月入百萬」。但對於家長和學校師長的苦口婆心卻當成耳邊風?

這難道不就是「教育失敗」的具體顯現?這裡所指的教育包括家庭、學校,以及社會。而一再被詬病的「功利主義」、「一切向錢看」的人生觀,究竟是如何養成的呢?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需要支付代價」、「有得必有失」這麼簡單且重要的基本觀念,為何這些年輕人都不懂呢?◇(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6月8日訊】新上任的行政院長張俊雄,日前要求各部會首長朝美國詩人愛默生所說的「簡樸生活,高超思維」生活模式去落實。不料立即引來冷嘲熱諷,尤其在台灣經濟景氣被認為低迷的此時,更被指責為雪上加霜。不過,個人倒是舉雙手贊成,更希望張揆說到做到,徹底帶頭執行,也期盼全民響應。如此,「永續發展」才不會只是一場夢。且讓我從李家同教授的〈癌症細胞〉一文談起。
  • 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5月底率團赴美國華威頓參與「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夕,為了降低中國貿易出超持續快速成長對談判不利,特地於行前罕見地投書《華爾街日報》,親上火線駁斥「中國應對美出超負責」的立論。她指出,美國有些誇大美中貿易失衡,指責中國要對美國調整經濟結構、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負責。
  • 這兩年,台灣的卡債、卡奴問題沸沸揚揚,震撼各界。為了徹底解決問題,〈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草案應運而生。在4月初立法院初審通過後,多個民間團體為催生該法案,先後以記者會、上街遊行等方式,要求立法院儘速三讀,而6月8日終於如願三讀通過。立法速度之快可說罕見,也突顯出此問題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 香港主權移交:十年中流砥柱在在即將到來的七一主權移交10周年前夕c香港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為《新紀元周刊》題字寄語港人:「反倒退,爭民主」。十年來,面對中共政權不斷侵蝕法治自由人權,違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港人公民社會卻日益成熟,市民醒覺只有不斷透過集體的力量去上街表達,才是最有效改變施政的方法。今天香港的經濟復甦與繁榮穩定是港人不斷努力抗爭的結果。而其中香港法輪功學員作為一國兩制的重要測試指標,透過不懈的和平抗爭,頂住了中共8年的打壓,屹立不搖。無論是在50年代或在今天,香港的高度自治實際上一直籠罩在北京權鬥的陰影之下。最近,中共在香港大搞周恩來生平展,抬出香港左派的主師爺的牌匾,實際上是為中共建政後負責香港事務的第一位大佬上香。傳統左派和紅色資本家為向中央邀功權鬥白熱化,有消息透露,胡若真正執掌香港事務之後,將重新重用傳統左派人物,但最終的結果也不可能是胡的一廂情願。目前北京權鬥白熱化,鹿死誰手尚且難說。
  • 7月21日,1600位法輪功學員在台北中和市舉辦大遊行、洪法煉功、燭光悼念會等活動追悼在中國大陸被迫害至死的3064位功友,包括政治評論家林保華、當代雜誌總編輯金恆煒、中國人權協會理事吳惠林、立法委員林德福、台北縣縣議員江永昌、連裴璠等知名政界人士都出席活動表達支持。
  • 乍看這樣的一個問題,讀者們是不是會覺得是「幼稚園」的問題,因為「房子是用來『住』的嘛!」可是,由「空屋」的存在和「空屋率」的數據來看,不免就會有「房子在當今社會裡只是用來住的嗎?」之疑問。
  • 近日,油價連番上漲成為焦點話題,主因是國際油價迭創新高,經由每週1次浮動油價機制運作,不但油品消費者的荷包嚴重縮水,民生必需品也醞釀漲價,而計程 車、公車票價也有上調的聲音傳出。消基會董事長為消費者請命,呼籲經濟部和行政院不應視若無睹,宜全面重新檢討浮動油價機制,還給消費者一個公平公正的消 費者環境。
  • 據統計,台灣人民擁有「自我住宅」的比率相當高,以台北市來說,2005年高達80.86%,而且呈現年年向上升的趨勢,比起其他國家的城市,也大都來得高。對於年輕朋友來說,這個數字或會引起猜疑,因為「無殼蝸牛」俯拾即是,而放眼一看,租屋者可是一籮筐呢!如果你知道這是「家戶」為單位的數據,或許就會釋懷了吧!
  • 暫凍兩週的台灣油價,在8月14日經濟部長宣布9月1日實施新浮動油價機制,並自15日零時起油價調降0.7元,未來兩週均不再調整後,風波雖暫止息,但問題並未能解決。主因是油價決定未由當今的政治議題回歸經濟本質。
  • 最近,由於一些民生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引發各界嚴重關切,呼籲政府出面管價的聲音到處聽聞,公平會也果然對某些業者開罰。不過,在一個自由民主社會裡,政府的管價行為或許弄巧成拙,反而對消費者造成「愛之適足以害之」後果。不必說什麼大道理,就由兩則東西方的歷史例子來說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