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兒子教我做人(三)

林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4日訊】在我印象裡,我們好像從來沒有刻意教導過兒子要真誠。但是他從來都不撒謊,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做錯了事也從不隱瞞。那麼我想,他的真誠應該是與生俱來的。

一次我臨出門前,穿了一件新買的很時尚的衣服,問先生漂不漂亮。先生看了看沒說話。我顯得有些不耐煩了,就說,「你倒是說呀,好不好看嘛。」「嗯,湊合吧。」先生輕輕地說。這時站在一邊的兒子張口了,「媽媽不好看,衣服不好看。」話音沒落,先生就哈哈大笑起來。先生說,「我想說,又怕打消你的積極性,結果還是兒子敢說真話呀。」然後我只能沒趣兒的回到屋裡換了件衣服。換完衣服,兒子又評價道:「媽媽靚靚,衣服靚靚。」然後我仔細地拿出那件衣服看了看,發現確實有些變異,不符合傳統的審美觀點,而孩子天生的審美觀是那種純善純美的,那麼自然我那件摩登的衣服也就不符合要求了。這讓我想起《皇帝的新衣》的故事,也許只有孩子才敢於說出大人不願說或不敢說出的真話。

上個月底的一天,城裡有一年一度的洋蔥節。我這天就提前兩個小時去託兒所接兒子,準備乘坐小火車帶他去洋蔥節市場上開心一下。到了託兒所看他和老師正玩兒的在興頭上,我就等了幾分鐘,才把他帶出來。結果火車就在我們眼前開走了。兒子手指著正在緩緩離開的火車問我說:「媽媽,火車去那裏了?」「火車開走了。我們要再等下一班車。」我望著慢慢走遠的火車回答道。「是不是緣緣搞的?」我試探著問。「嗯,是緣緣搞的,緣緣錯了,對得起,對得起。」(他把「對不起」說成「對得起」)我突然意識到我說錯話了,趕緊補充說,「不,不是緣緣的錯,是媽媽的錯,是媽媽沒有快點帶緣緣出來,才誤了火車的。」沒想到,兒子卻堅持地說道:「不,是緣緣搞的,緣緣錯了,對得起,對得起……」霎那間,我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緊緊地抱著兒子親了又親。

是呀,我們每個人可能也都曾經這麼真誠過,但是在當今世風日下的社會,尤其是在中國大陸那種人踩人的社會,有多少人能脫掉自己沉重而華麗的外殼,真誠待人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字經》雖然短短只有一千多字,但涵蓋的內容讓人歎為觀止。從人性本善、待人處世、自然社會常識、文學常識、歷史知識到名人故事。每一句的背後幾乎都有著很深的內涵和歷史淵源,而且很多故事生動有趣,容易被小朋友接受,如“孔融讓梨”、“孟母三遷”等。孩子小時只教他們背誦即可,等到年齡大一些,可根據他們接受能力再逐一解釋,可放可收,自己完全可以靈活掌握。
  • 眾所周知,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生活學校,家長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導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苗栗縣教育局於26日上午九點,在竹南國中樹人堂,積極推展家庭教育課程觀摩研討暨成果觀摩會實施計劃。活動流程由校長胡玉燕主持,苗栗縣各國中小校長、主任、老師共一百多人參加。
  • 「未來等待的人才,是要能從浩瀚的資訊中,擷取有用的知識。並且能夠學用並行、勇於創新,具備動手做的實踐精神」。為了啟發孩子主動學習能力,擷取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創意點子,由桃園縣政府教育局與金車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舉辦「生命科學向前衝」-美式教育研習活動,27日在桃園縣中壢市芭里國小舉行。
  • 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我三歲的兒子向我充分的展示了這一點。他的善不分對象,不分人物。
  • 今天早上下著濛濛細雨,我送兒子去託兒所。他坐在推車裡,跟平時不同的是他一路上一言不發,只是手裡緊緊地攥著我給他帶上的奶油巧克力。因為出發前我就跟他說,不能在路上吃,否則喝了風會肚子痛。
  • 〔自由時報記者張軒哲/中縣報導〕「向陽兒少關懷中心」所屬的張秀菊基金會在石岡鄉設立探索教育園區,週末固定帶孩子前往活動,透過高空探索、漆彈、溯溪等課程,激發孩子的潛能,許多孩子經由中心的輔導,成功回歸校園生活。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