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3918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子貢曰:「如有博施(1)於民而能濟眾(2),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3)其猶病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6),己欲達而達人(7)。能近取譬(8),可謂仁之方(9)也已。」(《論語.雍也第六》)

【註釋】
(1)博施:廣施德惠。
(2)濟眾:救助眾人。
(3)堯舜:唐堯與虞舜的合稱,二人都是上古時代傳說的聖君。堯舜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樣,儒家認為的「聖人」。
(4)病諸:病,患,憂慮。諸,之,指博施濟眾的事。 病諸,指博施濟眾的事很難行。
(5)夫:音「福」,發語詞。
(6)己欲立而立人:自己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也讓別人能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
(7)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能夠明白事理,也讓別人能夠明白事理。
(8)能近取譬:近,就近、自身。譬,打比方。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9)方:法子、辦法。

【語譯】
子貢說:「假如有人,能廣施德惠給人民,而且又能救助眾人,這人怎麼樣?可以稱得上是仁者嗎?」孔子說:「這豈止是仁者做的事?那一定是聖者了!就連堯、舜都還不一定能做得到呢!所謂仁者,就是自己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也讓別人能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自己能夠明白事理,也讓別人能夠明白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修行仁德的辦法了。」

【研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是修行仁德的途徑。能近取譬,就能將心比心,為對方設想。例如:如果我是對方,角色互換一下,我這麼對待他適當嗎?對方會有什麼感受?假如對方不願意,那麼尊重人家的意願和選擇,換個方式善待人家。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假如人家那樣對待我,我也會不願意,那我以後也不要那樣對待人家。反之,如果是好的,是大家願意的事呢?仁者就是要善待他人,希望別人變好,自己願意把好事與人分享,樂善好施,成人之美,正是所謂「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仁者的最起點是從自己向善做起,善待他人,並且寬恕實惠於人。仁者修養心性,如果願意成為同化宇宙規律的生命,走向返本歸真之路,境界高了自然能超凡入聖,成為人中的聖者,甚至達到「神聖」的境界。其實一般財物的施捨不是根本的博施濟眾,因為那解決不了人類的根本問題,神聖的聖者所看重的是人的道德,博施濟眾當然也重在啟悟人們重德行善,甚至走向返本歸真之路,這才是真正所謂的「普度」、「濟世」,這哪裡是一般人或仁者所能想像的事呢?

【延伸思考】

1、「仁」其實不是遙不可及的境界。在尊重對方的意願和選擇的前提下,我認為好的、自己願意要的,我想到要與人共享;我認為不好的、自己不願意要的,我不推給別人,我想到要讓別人也遠離那不善。凡事為對方著想、善待他人,揚善棄惡。也許這樣做真的就「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想想看:自己最討厭人家怎麼對待你?自己有沒有這樣對待過別人?先試試看能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體現的是不自私,所以能與人共享、善待他人,而不貪得、不妒嫉、不爭鬥。不自私的修養,隨著我們對自我的要求和心性的昇華,可能也會有層次差異的變化,例如:從好東西、榮耀的事共享,到修煉體會、善意開導、悟道的溝通交流等共享。

想想看:自己有什麼可以和人共享?為什麼其它的美好不能共享?自己有沒有私心?哪方面比較自私?如何修去私?

【參考】
多為他人著想,多施多捨,多學習道理多悟道,多去執著心和慾望,少為自我鑽營,少享樂多付出。

* * *
【歷史故事】

憂樂天下的范仲淹

范仲淹晚年被貶之後,用自己多年的俸祿積蓄在故鄉蘇州買了一千畝良田,用收來的租米賑濟同族中貧困的人。有人很不理解他的做法,就勸他說:「你這樣做,讓子孫後代怎麼辦呢?他們會因為這個原因而怨恨你的。」

范仲淹歎了口氣,說:「如果他們真的怨恨我的話,那他們也是太不瞭解我了。我給他們留下的是更寶貴的財富啊!」

那人就問道:「到底是什麼財富呢?」

范仲淹回答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立下了志願,要以天下為己任。但是長大以後,考中進士,做了官以後才發現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或者是仕途不順,或者是困於地方難以施展才能,或者是官職太小而難以進言。後來雖然得以主持改革吏治,但是也因此而獲罪,被貶謫到鄧州。我的朋友滕宗諒因為得罪了一些宦官佞人,也被貶到岳州。他處理政事之餘重修了岳陽樓,請我做一篇記。我當時很痛快的答應了。」

那人插口說:「就是先生那篇眾口傳誦的《岳陽樓記》吧!先生寫得實在太好了,尤其是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真是警醒人心啊!」

范仲淹說:「這就是我當時所想的啊!如今天下百姓卻仍然是無樂可言,但是我卻已經老了,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實現自己年輕時立下的宏願了,現在我所能做的就只有盡自己所有的能力賑濟族人了。」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考古學家從出土文物往往能推想當時社會的興衰概況,還能看人類整個文明的起伏、道德人心與美醜價值觀的關係。自古以來,聖賢早就告訴了世人:社會的興衰榮枯,端在人心道德。因此,他們為世人奠定基礎、立下榜樣,告誡人們要堅守正道、謹守法度。
  • 老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縱觀中華歷史上罕見的幾位仁德之君,無不敬天順道,施行仁愛,惠澤八方,使萬民安康,百業隆昌,文化發達,天下歸順,四海景仰。他們體現了孔子曾經描繪的體現「仁德」精神的社會。
  • 孔子說:「把《詩經》三百篇背得很熟,讓他去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卻不能獨立地交涉;《詩經》內容背得很多,但又有什麼用呢?」
  • 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盡心規勸並且善意地開導他,如果他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 伯牛(1)有疾(2),子問(3)之,自牖(4)執(5)其手,曰:「亡之(6),命矣夫(7)!斯人(8)也而有斯疾(9)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論語·雍也第六》)
  • 曾子說:「君子透過文藝結交朋友,再透過朋友的輔助修行仁德。」
  •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德的壞人,而親近有道德的好人,這樣好嗎?」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呢?您想重德行善,人民也會跟著重德行善。君子的德就像是風,普通百姓的德就像是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倒。」
  • 漢朝有一壯士叫馬援,從小就有遠大的抱負,想要自己開創一番事業。他知書達禮,精通武藝,果然長大後當了郡都郵官。
  • 戰國時,有一個賣盾和矛的楚國人,先是自誇他的盾說:「我所賣的盾堅固無比,沒有東西能把它刺穿」;又誇讚他的矛說:「我所賣的矛十分鋒利,沒有東西不被它刺穿」。旁人聽見後,忍不住的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如何?」楚國人一時無法回答他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