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推動了宇宙?

施言玉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

牛頓曾說過,這個美麗無比的太陽、行星和慧星的體系,只能藉由一位全能的、明智而有權威的全能者計劃而存在。這位全能者永遠不滅,無所不在,並因為全能者的「永存不滅」與「無所不在」而構成了時間和空間。

後來,牛頓進一步探索宇宙間的物體,想瞭解最初各物體為什麼會動起來,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上帝做了第一次推動,這就是「第一次推動說」。

另外,在物質和運動的關係上,牛頓也否認物質和運動的內在聯繫,否定運動是物質固有的屬性。牛頓認為物質運動的源泉不在其內部,是外力作用的結果;而這種外力是獨立於物質之外,可以創造運動的一種作用。那麼在天體運動中,這種外力是什麼呢?牛頓提出了一個「萬有引力」學說,認為太陽對行星有吸引力,但要使行星在太陽引力下不被直接吸向太陽的話,行星就得作「繞日運動」。

牛頓計算了一下,當行星受到太陽引力作用的同時,在沿著軌道的切線方向上,必須施加一個大小合適的外力,使行星具有一個沿著切線方向的速度,繞日運動才能夠實行。可是,最初對行星的這個「切線力」是從哪裡來的呢?牛頓認為是上帝給了行星「第一次推動」,以後行星就開始了繞日運動。

他續而又說,重力可以使行星運動。然而「沒有神的力量是不能有這樣的繞太陽旋轉的情形。沒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還能有什麼力量促成這種橫向運動。」因此,牛頓的結論:「至高無上的上帝是一個永恆,無限和絕對完善的主宰者。」

幾百年後的著名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也與牛頓有著相似的看法。

有一次,當幾位新聞記者要求愛迪生,准許他們報導他是反宗教的學者時,愛迪生勃然大怒,並用堅定的口吻回答他們說:「具有哲學思想的人,對於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總應當接受。

從世上萬物所表現的情況看來,宇宙確實是全能者意志的偉大成績;假若否認至上全能的存在,我們就等於在褻瀆自己的知識。科學與宗教同一根源,其間絕不會發生衝突。我相信我主的訓示,人與物是由一個領袖來指導,世界的命運是由一位至上者來支配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翻開人類歷史,可以發現,在科學技術史上有過種種發明或發現的人很多,但是像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有那麼多發明,而且以84歲漫長的一生,持之以恆,專心致志的為發明奉獻生命的,可說極少。
  • 阿爾一生中只上過三個月的學。從那以後,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愛迪生的母親南希的決定是正確的。
  • 從內心湧出的真誠的禮貌、對人的尊重和感恩,打通人與人之間的心徑,也打通了通往機會和成功的路徑。
  • 絨毛玩具
    當我們不再受困於私念的執著和佔有的束縛時,我們會感到更自由,我們更能游刃有餘地去「愛」,去給予,從而容易發現原來快樂和幸福常在我們左右,處處蓮花開。
  • 良好的行為示範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它能夠觸動他人的心靈,激勵他們也走上正確的道路。
  • 快樂植物
    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這不僅是一種謙遜的品質,也是促使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改進的重要動力。
  • 雜物, 椅子, 臥房, 盆栽, 鞋盒, 信件, 花瓶, 文具, 玻璃罐, 存錢, 肥皂盒, 客廳, 起居室
    「斷捨離」的目標不僅僅是整理出一個乾淨的空間,更是透過選擇和整理物品的過程,同時解脫對這些物品的執著,對自己生命價值觀的審視,進一步釋放自己,減少自己對物品的依賴和幻想,重新找回簡單清爽的生活和人生。
  • 幾分鐘以前還是陰沉沉的天氣,幾分鐘後居然是金碧輝煌的世界,前後這麽巨大的變化,那一瞬間讓我感覺,好像不是待在人間一樣,特別振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