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杞人憂天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在《列子》中有一則寓言故事:從前在杞國有個人,成天擔憂著天會下塌,地會崩裂,到那時他就無所寄託了,於是每天睡不著,也吃不下。

後來有人告訴他:“天只是由大氣充積而成,而氣體原本就是無所不在的,你哪需要擔心它崩塌呢?”杞人聽了以後,心稍稍放寬了些。但一會兒就又擔心起以大氣充積成的天,會不會因為沒辦法支撐日月星辰的重量,因此而墜落?

那個人只好又向他解釋:“日月星辰也不過是這些氣體中發亮的部分,就算墜落,於我們也無損啊!”

杞人點點頭,松了一口氣,卻又想到地會不會塌陷啊?那個人想了一下說:“地是向四方延伸的,每一寸土地都塞得密密實實的,你不整天在上面行走踩踏嗎?怎麼會塌陷呢?”杞人聽了這番話後,懸在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寓言故事,引申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主要在告訴人們不要作不切實際的憂慮,以免自尋煩惱。

──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薑子牙在溪邊遇見一樵夫武吉,他算出武吉有難,就使用陰陽數術教他避難,不僅騙了西伯侯還逃過死劫。
  • 周公說:“唉,魯國的後代將要當齊國的臣民了!政令不簡單易行,百姓就不會對它親近;政令平易近民,百姓必會歸附。”
  • 周武王滅了商朝,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蠻夷都來進貢。西方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幾隻土產的獒犬。
  • 周公平定管、蔡叔及武庚之亂後,便作了《鴟鴞》這首詩,贈送給成王。
  • 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處理政事,把楚國治理得非常強盛,而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 春秋時,吳王夫差要去攻打齊國,越王勾踐率領部屬去朝見吳王,並贈送財物給吳王及大臣們,吳國大臣們都很高興,只有伍子胥覺得不妙。
  • 季文子遇事都要考慮多次才去做。孔子聽到這件事情後,說︰“一件事情考慮兩次就夠了。”
  •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生前的為人配得上那樣的諡號。
  • “老馬識途”比喻經歷豐富的人,容易把事情做好。
  • 戰國時代的韓非子認為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時宜,不可一味地遵循古人的作法,要適合當前的社會所需,否則會徒勞無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