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教養心得
從自身做起,鼓勵孩子和我們共體時艱,重複使用有限的資源,像塑膠袋,衣物等。以前我用愛惜地球有限的資源,不要浪費的道理告訴孩子要惜福穿舊衣,他雖然表面接受了,卻口服心不服,他終究是不服氣的抗議為什麼要穿哥哥穿過的衣服。
傑米和我第一次帶著波比出外冒險的事情,我至今記憶猶新。那天正是波比出生五天後,我好想出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在倫敦北邊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並且讓我們的小寶貝在世人面前亮亮相!
雕像遊戲就像個法寶一樣,讓我們得以有共同的默契,以愉快的心情與創意的思考,給對方一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真應了那句:「退一步海闊天空」。從事教師培訓工作多年的我,發現那些善意體恤又會解決問題的老師真能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助產士一到我家,馬上要求我爸爸燒一壺水,然後快步上樓。爸爸很好心地問助產士,她的茶需不需要加牛奶或糖。助產士沒好氣地回答說:「不是給我用的啦,白痴--這些熱水是給你老婆生孩子用的!」接著我就出生了!......我很愛聽媽媽說這些故事。對我來說,生孩子這回事聽起來好像很有趣,也是易如反掌的。我滿心期待著看最新一期的《Elle》雜誌,然後把寶寶生下來;
親愛的兒子:你知道爸媽為什麼想要生四個小孩嗎?爸爸不需要因為走家醫科就得以身作則來推廣生育;也不是因我的科有高齡醫學的業務,所以我得增產報國,盡一己之力來對抗高齡化社會。當然,更不是因為爸媽待過非洲,所以接受了平均生六個小孩的文化。爸媽想多生,是證明我們覺得活著真好,相信人生可以很精采、很有意義,因此想要更多人,一同分享人生的豐富。另外,我們也認為人丁旺盛...
我認為不管你要出門去逛街還是用餐,都不需要太在意懷孕時候的穿著,因為只要你身體健健康康的就會顯得容光煥發,人們也會發現到這一點。如果你要買外出用的孕婦裝,可以想想看在寶寶出生後是否可以搭配別的衣服,變換出新的穿法......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從孩子十二歲起,我就天南海北地經常漂泊了,全年十二個月,能夠團聚的時間加起來最多個把月。當然也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可用,但拿起話筒,無非都是一些日常的寒暄,孩子沒有更多的話跟你講,你給他講的,他也沒什麼興趣聽,整個通話興味索然。於是不能不承認,這做爸爸的味道,看起來是越來越淡了。
由於嫁給一個廚藝高強的老公,對我來說要寫些和食物有關的東西顯然有趣多了......懷孕時,我決定改變我的飲食習慣,我確定許多婦女在得知她們身體裡面懷著一個小生命時都會如此,這樣做是有意義的。自從懷孕之後,我就不曾再吃過一口速煮食物......
我一直還無法完全適應當個孕婦,一想到肚子裡有個米粒般大小的小人兒捲曲在我肚子裡,就令我感到不可思議!我在傑米的好幾個廚房工作檯,當然冰箱也逃不了,釘上預產期圖表、生長發育表及合適的名字(這時候我才懷孕七週),幾乎快把他逼瘋了。
作為四個孩子的母親,我是一個收益良多的幸運兒,人們都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而我卻深深的感到,孩子其實才是世界上最可愛的老師,因為他們一切優良的品質都來自於天賦,來自本性的純真,坦誠,善良和寬容,是真、善、忍的自然展現,問題在於,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放下多少自己成長中積累的經驗、觀念和權威,用心體會孩子們無處不在的“教誨”呢?
兩個小小孩一個屋簷下,難免有摩擦。人們總是說,家裏最小的孩子不太會為別人著想,是不是因為哥哥姐姐們老是讓著他(她)呢?總之我覺得我小時候就沒有養成為別人著想的習慣,長大了以後赫然發現這可真是個讓人撓頭的事情。這樣看來,兄妹倆之間的矛盾可能正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呢......
「媽媽,那個南瓜好大!」坐在超市購物車裏的兒子指著蔬菜架子上的一個金黃色南瓜對我說。「是呀,真的很大,寶寶知道南瓜是怎麼來的嗎?」「是超市里來的呀!」四歲的兒子理直氣壯地看著我,那神情好像在說:「你難道連這個都不知道嗎?」我心裏歎了口氣,說:「南瓜是從地裏摘下來,然後再運到超市的。」兒子怔怔地望著我,問:「什麼是地裏?」當我幾天以後得到一個電子郵件,說柏林的...
我對孩子的養育觀念,是在我將滿兩歲四個月的孩子送進日本保育園(幼稚園)時,才開始慢慢累積。與其說是我自己從養育過程中獲得經驗,倒不如說是保育園裡的老師、主任,每個月不斷地灌輸,我才從中學習到正確幼兒教養觀念。
「對兒子的特別培養談不上,支持他就是了。作長輩麼就是希望他們不要走彎路。」 郭寅-2008年西門子科學競賽團隊類研究頭獎獲得者郭奕的父親,在談到子女教育時說道。
友情對每個人的生活來說很重要,真誠的友情不僅能使人心情愉悅,思想充實,也能使交朋友的雙方在言行舉止,興趣愛好等方面互相促進提高。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如何選擇朋友,對於身心正處於成長期的青少年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許多為人父母特別關心孩子交友的原因。
新移民飄洋過海,除辛苦打拼立穩腳跟的同時,最牽掛的是孩子的成才和成人,我們將邀請幾位兒女已經進入名校的家長將他們的經驗和切身體會細緻寫出,包括為孩子準備的所有表格,要參加的考試和成績之外的各方面準備,我們將整理並以系列方式刊登。
如果把家庭教育的過程比喻成蓋房子,父母的愛就是地基,家教的內容就是房子。愛的地基要純粹堅實而且平穩,房子才能穩固。很多父母親雖然很愛孩子,卻忽略愛是有責任的,愛孩子也要教導他們負責、懂得規矩與付出。譬如要喝牛奶也得倒入杯子中(規範與付出),灑開的牛奶怎喝得到呢?生命的發展也需要有規範與示範的愛,才能得到真正滋養生命的營養,方能紮實成長與茁壯。
如果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涵,如果從酒品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那麼從其對弈中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態度與性情;開學後,兒子在暑假養成的下棋習慣卻繼續下來,睡前總不忘再切磋一番。如今迎擊他的攻勢已不再像對付新手那麼得心應手,他也看出了我的優勢與缺點,因此每一盤棋都大意不得。
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長以及更多的參與孩子成長過程,孩子的智商會越高,長大之後的社會地位也會越高。英國紐卡斯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的研究人員進行的這項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父親更多關愛以及與父親相處時間較長的孩子往往比一般小孩擁有更高的智商,長大之後的社會地位也相對...
(大紀元記者李清怡綜合編譯)對於一些人來說,沒有電視的生活簡直令人難以想像,就如同沒吃、沒喝、沒有住處一樣令人不可思議。但是你知道嗎﹖根據一項研究調查,1%至2%的美國人的確戒了電視,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我兩個小孩升小一的暑假都出國去,沒有經過正音班的洗禮,老師也把他們教得挺好的。不抱著和別人比較的心態,比較能輕鬆面對新生活,孩子成長進步與否畢竟是跟自己的過去比,而不是跟別人相比。
(大紀元記者畢儒宗編譯)如何教育今天的孩子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孩子很多被慣壞了,而且很容易憤怒,他們缺乏對人的尊敬。家長們覺得教孩子們守規矩,尊敬他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歐普拉(Opera)電臺主持人、猶太教教士柏提克認為,這不能完全怪孩子,父母要負很大部份責任。
我這樣經常縫縫補補,廢物利用,在兒子心裏,媽媽的概念是有形的勤勞能幹,而不只是會用錢購物。在這樣的環境和理念中長大,他自然懂得惜物,懂得做父母的辛勞。最明顯的是,跟其他同齡孩子相比,他從不挑剔。現在要上初中了,還是給什麼就快樂地接受。什麼好看不好看、什麼名牌之類,他沒有這些概念。
(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二零零八年八月十七日,多倫多明慧學校夏令營在多倫多大學校園舉辦結業典禮,學生們並為家長獻上了一台文藝演出,包括舞蹈、歌唱、樂器演奏及詩歌朗誦等節目,贏得家長的稱讚。
(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青少年正值生理、心理和心智的變化階段,精力旺盛、好奇心特強,有心理學家將此歷程稱為「狂飆」時期。若父母、師長未能適時提供輔導,很可能使他們誤入歧途,造成終身遺憾。
學校辦理冬令救濟活動,蒓蒓捐了兩百元而獲頒生平第一張獎狀,我從相框裡抽取出自己擔任法院志工的證書,而空框更換上蒓蒓滿載愛心、代表著德育成績優良的獎狀,並鄭重其事的將它掛在孩子的房間裡。一年後,孩子又欣喜的帶回來第二張獎狀......上個月蒓蒓休假回來,她遞了張「櫃長」的名片給我時動容的說:「爸爸您真的非常偉大……。」
我不後悔為孩子的付出,讓白髮生起,讓事業夭折,讓青春遠去;只因為孩子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夥伴;就在要求與反省中,我也強化了自己性格中的一些弱點,在教育孩子的互動中,透過不斷的省思,讓我看到內心真實的自己,釐清了自己童年的一些陰影,也看清世事的真相與本質,我明白人與人間的緣分,明白生命的使命與意義,這一切都來自與孩子的良性互動中,
共有約 52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週二(6月25日)對香港、阿聯酋和馬紹爾群島的近50個實體和個人實施了經濟制裁,這些實體和個人充當了伊朗軍方的「龐大影子銀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