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关爱越多 孩子智商越高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0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肖甜编译报导)英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以及更多的参与孩子成长过程,孩子的智商会越高,长大之后的社会地位也会越高。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的研究人员进行的这项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亲更多关爱以及与父亲相处时间较长的孩子往往比一般小孩拥有更高的智商,长大之后的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

研究人员称,这并不表示父亲与孩子住在一起就足够了,父亲必须要尽量的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之中,才能对孩子的成长和一生有益。

研究中指出,那些父亲将“所有事情”交给母亲的家庭中的孩子,与由单亲母亲抚养大的孩子相比没有很大的区别。

研究中称,那些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亲,往往与自己小孩相处的时间较长。

研究还显示,父亲与儿子相处的时间往往要大于与女儿相处的时间,但是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同样需要父亲的参与。

主持这项研究的Daniel Nettle博士表示:“研究的资料显示,有第二位成人(父亲)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会让他们在能力和技能方面更加突出,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项长达50年的研究跟踪调查了在1958年出生的17000名英国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