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绘画
米勒在《拾穗》、《晚祷》、《牧羊女》等画作中达到了非常深刻动人的艺术境地,一方面他承继了西方风俗画表现农村的生活主题,但另一方面却超越了西方风俗画的客观表象描述,而进入了主观深沉的人性描写层面,乃成为西方最伟大的农民画家。
巴比容画派,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画派,因为它既无共同的老师,也无固定的学生,更没有所谓的教规。“对学院主义的仇恨,忠实描绘自然的愿望(特指法国的自然),偏好自然的粗犷与刚强,崇拜十七世纪的荷兰绘画,在这几方面已有足够的理由团结一起,而组合成巴比容的群体”...
巴比容画派是介于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两者之间,他们继承浪漫主义对秀丽、别致、荒芜、崇高的偏好:老树,荒原,烙印着车轮痕迹的砂质小径,广阔无际的平原和大海,似镜反照的沼泽,日落,天上密布的乌云。他们的绘画主题尽管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然而他们却以合理的、认真的、近乎科学化的观察力处理这些主题。
纽约百老汇在去年上演一部讽刺剧《生死之谜》(Is He Dead?),剧本是马克吐温在100多年前的1898年所写的,剧中虚拟的主人翁就是米勒
在台北市南海学园历史博物馆的米勒展览,轰轰烈烈的经过一个暑假,目前展期已经接近尾声了,却还吸引着大批热潮前往观赏。米勒到底魅力何在?他所处的时代又是什么样的?他的影响如何?在接下来几篇文章,将有不同的专家来向读者们介绍
文艺复兴的表现,到意大利三杰达芬奇、米开兰基罗、拉斐尔的时候,几乎到了登峰造极,致使后来的艺术家只能被笼罩在其阴影底下,他们失去做画的信心,产生一种后世称为《矫饰主义》的风格
1514-至1516年间达芬奇旅居罗马,米开兰基罗和拉斐尔也正好都在罗马为教廷工作,形成了文艺复兴三杰荟集的艺术鼎盛时期。达芬奇在罗马也与再度得势的美迪奇家族重逢,因为罗伦佐的儿子乔凡尼在朱里亚斯二世死后继位为教宗,即里奥十世。教宗曾经委派达芬奇作画,但是对达芬奇的工作方式和效率感到不耐,宁愿重用后起之秀拉斐尔 。幸好教宗的兄弟朱里安诺十分敬重达芬奇,让他住...
1506达芬奇受法国统治者Charles d'Amboise的征召再次回到米兰为其宫廷效命,然而同时佛罗伦斯的市议会也不断催促达芬奇回到佛罗伦斯完成《安加里》壁画。最后在法国驻佛罗伦斯大使的介入之下,达芬奇得以留在米兰并且受命成为法王路易十二世的宫廷画师。达芬奇首先为了解决与圣母无原罪胎始兄弟会的画作纷争而画了第二幅《岩窟圣母》,并且在法王的要求下重拾佛罗伦...
大约在设计《安加里之战》的同时,达芬奇已在着手另一幅气氛完全不同的作品,也就是被称为《蒙娜丽莎》的著名肖像画。这也是达芬奇在第二次佛罗伦斯时期流传下来唯一完整的作品。关于这幅作品的创作动机,有这么一种说法﹕达芬奇看到年轻气盛的对手米开兰基罗创作《大卫》后广受爱戴,心中颇不是滋味;激起了他也想在绘画领域创作一幅惊世之作的野心,于是有了这栩栩如生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的第一次米兰生涯以法国军队入侵而告终。他和弟子随从等人离开米兰后经过了曼都瓦、威尼斯等地。经过曼都瓦时,应女侯爵依莎贝拉.德斯特所求画了一幅肖像素描;在威尼斯停留的三个月期间,对吉奥乔尼等威尼斯画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米兰时期达芬奇还绘制了一些肖像画,然而有许多并没有明显的达芬奇作品特征,因此是否为达芬奇的作品一直有争议。
1483年,达芬奇开始着手他在米兰的第一幅油画《岩窟圣母》。《岩窟圣母》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第二个在伦敦国家画廊。
1482年达芬奇制造了一个银质的马头形竖琴,令罗伦佐印象深刻。由于米兰的统治者史佛札走访佛罗伦斯时曾经向美迪奇提及,需要一个能为其父法兰契斯卡设计纪念像的艺术家,罗伦佐可能因此推荐了多才多艺的达芬奇,以谋取两国的友好。于是达芬奇丢下了未完成的《三贤士的朝拜》,带着竖琴以使者的身份前往米兰为史佛札服务。
圣.杰洛姆是个知识广博的神学家(后来成为神父),生平致力于修订圣经,并将希伯来文旧约圣经翻译成希腊文。大约公元370年他离群隐居到沙漠中苦行,他曾经为一只受伤的狮子拔除脚掌上的刺,从此狮子成了他隐居时的伴侣。一般人多把圣杰洛姆画成学者的模样,然而达芬奇却将他画成形销骨立,衣不敝体的苦行僧。圣人的右手拿着石块,敲打自己的胸口以驱逐脑中的邪念。躺在前方的狮子微微...
1476 -1480年间,达芬奇画了一系列的圣母子的草图和两幅油画 。油画技法略有不同,但内容相似。其中这幅《康乃馨圣母》构图和空间处理比《拈花圣母》较复杂一些,笔法也较拘谨。然而衣纹丰富而自然的变化,背景壮丽的远山从金色、紫色随大气消失到天空的渐层变化、水晶花瓶和花朵的生动细致以及婴孩皮肤的弹性,都远远摆脱了维洛其奥的画室的风格,成为达芬奇个人无可取代的特...
1474-76年,达芬奇创作了他第一幅肖像画﹕《吉妮芙拉.德.宾琪肖像》
从十四世纪的乔托开始,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出自于对希腊罗马古典美学的向往,开始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物体真实表现。十五世纪的马萨其奥(1401- 1428)更往前迈进一步,成功的以透视法和光影法制造了立体的三度空间。此后近百年间人才辈出,虽然在技法上仍属摸索和实验的阶段,然而形成的艺术风格已经多样而可观。当代的人自己也意识到所处的时代非同小可。如十五世纪中叶的马提...
共有约 358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全球教育排名和消费者建议的权威机构,6月25日发布2024—2025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美英大学囊括前十名,其中哈佛大学名列第一。 这份排名根据13项指标,对2,250多所全球学校的学术研究和声誉进行了评估。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