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各種語言裡有關骨頭的俗語都挺多,比如中文裡有懶骨頭、軟骨頭、賤骨頭、雞蛋裡挑骨頭等等,這次我們介紹兩個和骨頭有關的德國俗語:
「Er fühlt sich wie im siebten Himmel」(他覺得像在七層天上一樣),這個表達方式在德國人點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意思是,他幸福極了,好像在天堂一樣。還可以說:Er schwebt im siebten Himmel或者Er ist auf Wolke sieben。
德國大學十大熱門專業排行
(大紀元記者夏婉明德國報導)德國大學沒有正式排名,也沒有重點與普通的差別,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專業強項,所以德國高中畢業生在選擇專業時通常不用在權衡名校、非名校,一本二本上發愁,學生通常是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和職業夢想選擇專業。那麼德國的高中畢業生一般都青睞哪些專業呢?從曆年各專業的申請人數來看可以總結出十大「熱門專業」。
(大紀元記者夏婉明德國報導)巴伐利亞大學學費有望被取消嗎? 日前,巴伐利亞憲法法院的一項判決使大學學費被取消的可能性突然出現了轉機,法院判決:公民請願(Volksbegehren)抗議大學收取學費不違憲。這意味著巴伐利亞內政部敗訴,反對大學收學費的巴伐利亞自由選民黨(Freien Wähler)獲勝。
如果一個德國人說:「Das ist fuer mich Fachchinesisch」(對我來說這是專業中文),其實這和中文沒有甚麼關係,這裡的「專業中文」指的是非常難懂的事物,並非真的指中文。他想說的是: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這太難懂了。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很多在德國搬過家的家庭想必都遇到過孩子的教育問題,教育是聯邦州管轄的事情,從學校形式到教學內容差異都很大。尤其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兩個聯邦州的學習水平最大能相差一個學年。
「Geschwindigkeitsbeschränkungsregelungen」,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超長的德文單詞時,我差點暈了過去,我終於勉強打起精神,數了數,一共39個字母!以我當時捉襟見肘的德語水平,我是絕對沒有可能看懂的,不過我想測試一下我到底能看懂多少,於是我拿起這個詞橫看看豎看看,絞盡腦汁地猜著,希望能看出些端倪。
有些德國俗語不能說是德國的,因為在很多歐洲國家都有相應的俗語,它們要麼出自聖經,要麼來自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故事。因為基督教的流行,很多聖經裡的用語被引入了各種歐洲語言裡,而古羅馬帝國的興盛,也讓拉丁語走進了歐洲的千家萬戶。
倫敦市長:要使倫敦的教育世界領先
(大紀元記者李瑩倫敦採訪報導)10月19日,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市中心一所叫作皮姆利科學院(Pimlico Academy)的中學校內,向來自倫敦教育界的上百位代表,宣佈了他的雄心計劃,要在2020年之前使倫敦在教育上,成為世界領先的城市。
我現在已經很少再向德國人抱怨德語的四個格是多麼難學了,因為我每次說的時候,得到的答案經常是:「你知道嗎,俄語有六--個--格」,他們拖長了聲音說。這還不算,有的人還會同時把一隻手的食指指向天空,睜大眼睛比劃著,讓你覺得,哦,俄語,那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語言吶!這時我通常會說:「是啊是啊,我知道,很多德國人都跟我說過,可是我們中文只有一個格:主格」。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看到德國人的眼裡掠過一絲疑惑,他們的潛台詞是:這個世界上真有這樣的語言?
「Ich habe gelesen, dass ein Intensivtäter den Mordversuch an einem Polizeioberkommissar gestanden」(我讀到,那個重刑犯承認企圖謀殺一名警官。德文原文中少了時態動詞」),紅對一名德國朋友說,他們討論的是不久前發生的一起惡性事件。紅在讀博士學位,經常看德國報紙,能用一口流利的德語和朋友們談政治、經濟,但就是總會忘記放在從句最後面的動詞。
不會德語的人,永遠不會理解這種「德國式」的無奈…… 「Die Nummer lautet dreiundsiebzig, einundzwanzig, einhundertfuenfundachtzig.」(電話號碼是73,21,185),電話另一端傳來德語報電話號碼的聲音,語速很快。我手中的筆飛快地在紙上劃過。「Eh… also sieben, drei, zwei, eins, eins, acht, fuenf?」(呃,就是說7,3,2,1,1,8,5?)我不確定地叮問了一下。甚麼?在德國住了十幾年,都有德國法庭宣誓翻譯的資格,居然連聽幾個數字都要重新確認一下?!
中秋節將至,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德文中幾個有關月亮和一個有關螃蟹的德文俗語:
(大紀元記者周菲德國報導)據經合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報告,22%的德國人達不到父輩的教育水平,而且也只有約20%的年輕人超過父輩的教育程度。但同樣的調查顯示,德國是唯一在2008-2010年間,持所有不同文憑的人失業率都有所下降的國家。
但是,這句話只適合比較輕鬆、有趣、滑稽的話題,比如一個70歲的老人家拄著枴杖顫巍巍地走過來,對你說:「嗨,我剛剛跑了30公里,太爽了!」你可以笑著說:「Das kommt mir spanisch vor.」但是如果說,中共「王儲」失蹤了兩個星期,取消了很多和外國政治家的重要會見,之後又突然現身,而且一個解釋也沒有,那麼這件事情雖然不可思議,但是也不能說「Das kommt mir spanisch vor」,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政治話題。
德國高中生「聲震」中國百所重點大學
(大紀元記者鐘鳴德國報導)兩個德國女高中生,在中國實習四周,卻意外地「聲震」中國百所重點大學,「威懾」考場精英學生無數。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夏天,德國大學裡總是舉辦各種名目的聚會,大學生們聚在一起跳舞、聊天,放鬆神經。當然費用自理,免費吃喝不是隨時都可以遇到的,但在康斯坦茨大學校園裡這幾天就發生了這類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這所德國南部的「小」學校再次登上精英大學排行榜,躋身於德國「王牌」大學行列,所以大學請師生免費喝啤酒、吃香腸,以示慶祝。
法語說「Le talon d'Achille」(阿基里斯的腳踝),意思即是說一個人的弱點。原因何在呢?
(大紀元記者關宇寧法國報導)新任法國教育部長萬桑•佩勇(Vincent Peillon)於5月17日在法國公共電台France Inter上宣佈,從2013年9月的新學年開始,法國小學將恢復每週五天上課。至於新增加的上課時間是定在週三還是週六上午,佩勇說將由地方自由選擇。上屆政府從2008年起取消了小學週六上午上課,從那時起幾乎全國的小學把每週的課程收緊到四天。
因為5月份的法定假日特別多,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5月8日是二戰勝利紀念日、5月17日是耶穌昇天節(Ascension)、5月27日是五旬節(Pentecôte),故而法國人喜歡用格魯耶爾奶酪(裡面有洞)來形容五月不用上班的日子。
例句:一位鄰居打電話給馬汀娜,邀請他們夫婦週末去參加一個晚會。馬汀娜徵求丈夫的意見,丈夫說:「Pour quoi pas, ça ne mange pas de pain!」因為,在法國17世紀的時候,麵包是食物的主要來源,它在日常生活的預算中佔有重要位置,這就是這句俚語的來源。
(大紀元記者鄧蘊詞法國報導)早在2007年公佈的一項研究中就發現,法國小學生的拼寫水平越來越糟糕,特別是在動詞變位和語法搭配方面。
(大紀元記者慈蕊法國報導)法國教育部4月10日出台了一個對明年初中畢業考試的改革計劃。從2013年6月開始,初中畢業考試將會增加一定的深度和難度。
法語「節令」 中國古人用24節氣歌概括了一年24個節氣時令:「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有趣的是,在法國的日常生活裡,也有類似的「節令」口語。請看以下例子:
在法國日曆裡,每天都到對應一個人名的節日,如3月14日是Saint- Mathilde,是名叫瑪蒂爾德(Mathilde)的節日。那麼,Saint-glinglin是不是同樣是日曆裡的一個人名的節日呢?或者有沒有叫「Glinglin」的人?幸好沒有!
巴黎——全球最適宜學生的第一城
全世界最大的專業性高等教育和職業研究網絡公司——英國誇誇雷利西蒙茲(QS)公司近期公佈一項最新全球城市校園排名榜,巴黎以學費低、學生生活質量高為標準登上了世界排行榜第一。
瑞典的一所小學正使用足球場通常採用的「紅牌」罰下制度管理不遵守紀律的學生。
(大紀元記者白凡比利時報導)根據比利時魯汶大學教育系的一個調查研究顯示,讓孩子在小學裡重讀一年並不能讓他們在後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數據顯示,孩子只能在重讀的那個年級中考試成績好一點,但是在以後的學年中考試成績仍然會不理想。
孩子們最喜歡滑小雪橇了,無論甚麼場地,山丘、田地斜坡,只要有足夠厚的積雪,就可以在雪地上滑雪橇,當然,在專業滑雪場裡,也有專門為小孩而設的滑雪橇區。
(大紀元記者關宇寧法國報導)法國教育部剛剛推出了一項遠程服務,可以讓家長在互聯網上查詢孩子的出勤情況,作為依據的法令已公佈在2月14號的憲報上。這項缺勤遠程服務(Téléservice-absences)叫作「SCONET Absences」,是用於回覆校長、教官等的具體要求而建立的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