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望: 美外交官的教战手册

林北望

人气 1
标签:

一九七一年夏天,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奉尼克逊之命潜赴北京与周恩来密谈。临行前,他和助手拼命研究中共四十至六十年代与美谈判的策略和技巧,尤其是周恩来的谈判风格,由于两国外交人员久未接触,美国学者对中共的谈判模式了解有限,分析也嫌过时,基辛格等人颇有挫折感。

三十年过去了,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变,然而,美国人并未在频繁接触中更了解中共,也并未在谈判桌上占优势,痛苦的经验和与日俱增的挫折感,逼得他们下苦功钻研《孙子兵法》,希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索乐文报告》便在这种情势下应运而生。

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一书蜚声美国学界的索乐文,在著名智库兰德公司主持过国际安全政策研究计划,一九七一至七六年间追随基辛格参与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多次谈判,曾九次访华;历任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亚洲问题助理、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国务院政策计划处主任及驻菲律宾大使。他以行家身份撰写中国谈判行为研究,充满了真知灼见,一针见血。

《报告》虽写给西方人看,但所有与北京进行各种谈判的华人或其他亚洲人,也能从中获得启发。书中反复告诉美国人,中国并不可怕,状似神秘的中国谈判行为其实是文化歧异造成的隔阂与陌生。索乐文指出,北京在谈判桌上惯用的“威胁”手法,既是恫吓方式,也是辅助谈判的伎俩。他认为,中国“威胁”的可信度可依其内部政治情势和使用的词汇来判断,毋需一概承受。

索乐文还指出,中国人培植“老朋友”、以敌制敌的手法,即利用对方阵营中主要官员和人民以达成目的的手段。他说,这种手段是利用对方阵营原已存在的矛盾和分歧;矛盾、分歧愈深,效果也愈大。事实上,它也就是晚清用过的“以夷制夷”策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方与民间代表和外国人谈判时,把建立私人关系看得和讨论具体细节一样重要,中方谈判代表坚信“私谊”可扩大至谈判桌上,有利于推动谈判。

也曾多次参与美中高层对谈的傅立民(CharlesFreeman)的《对中国人谈判行为的再研究》,附于本书第二部分,极具参考价值。傅称扬《报告》具“开创性”,洵非过誉。索乐文强调,各国的谈判行为皆有独特性,它源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纵深,并受政治现实制约,例如,“让客人先说话”的谈判方式,是中国传统待客之道,也是中国的谈判型模。不过,傅批评北京不会利用“公共外交”的说法,显然忽视中国近年来和国会议员、利益团体及民间组织进行交流的成效。事实上,北京已在这个领域上渐入情况。

十余年来,美国已出版近二十种有关中美谈判和研究中国谈判行为的专书,兼具理论与实例的《索乐文报告》,肯定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一本。

*林北望是资深评论家

编者:索乐文(RichardH.Solomon)

(转自《亚洲周刊》)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