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税收善征 还要善用

谈尊重纳税人

何清涟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1日讯】 纳税人的概念近些年才重新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来。此前的流行说法是“政府养活了人民”,而且这一观念至今还未过时,前不久还有一位学者堂而皇之地撰文谈到是政府花钱养活知识份子,“知识份子吃着人家的,拿着人家的,还要批评人家,良心到哪里去了?”可见这一观念的影响实在深远。

直到九十年代上半期为止,我国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是国有企业,税源窄,税种单一,国有企业负担过重,与承担税收过重有很大关系。自九十年代中期实行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收物件从以往的生产和流通领域扩大到许多其他方面。征收手段也日益现代化、规范化。总体上看来,近几年在征税方面我国大有进步,用公务用语来说,除了不断“培植新税源”外,还大大加强了征收的力度。

但是,税收征管只是财政工作的一半,另一半是管好财政资金的使用。各级政府既要善于征税,更要善于用钱,这样才能把宝贵的税收使在刀刃上,做到对纳税人负责。然而,从各种传媒披露的资讯来看,各级政府官员在不断提高征税能力的同时,并没有提高合理使用税收的能力。财政资金的使用上,不但谈不上精打细算,相反还有大量渗漏。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公共事业投资方面的种种漏洞,“豆腐渣工程”只是这些漏洞最后掩饰不住而暴露出来的一个个流脓的创口。

由于公共工程几乎都是依靠财政投入,工程发包就成了一架巨大的生产腐败的机器,许多“蛀虫”利用公共工程喂肥了自己,工程上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大打折扣。不但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造成了许多可能危及他们生命安全的隐患。 为了遏制腐败蔓延,我们采取了国际通行的工程投标制度,然而,这种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我国仍然没逃脱“淮桔成枳”的命运,只不过是迫使贪官污吏们在制造寻租机会上再度发挥了“创造力”而已。税务部门千辛万苦征收来的税收中,有相当大的一块就通过公共工程流入了少数人的私囊。时下的中国,谁都明白建筑行业是个腐败高发领域,几乎每一栋大楼与每一座桥梁都让几个在工程中掌握实权的人成了“先富起来的少部分人”,差别只是富裕程度高低而已。据了解,经过多年来行贿方与受贿方反复“博奕”,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行情”:招投标这一环节上的回扣约占工程款的5%,审工程预算这个环节约占3%-4%,现场管理约占3%-4%,质检验收约占4%。也就是说,经过这四个环节的管理者层层扒皮以后,全部工程款约有15%-17%通过各个环节流到了个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经营的施工单位就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赚了。于是,不少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在工程款中“挤”出自己的利润,采取层层分包、转包的方式,把工程转让给一些不合资质的——部分甚至是“三无”(即无建设部规定的三种合格的资质证书)的施工单位。而那些通过转包得到工程的施工企业,往往只能拿到工程正式预算资金的几成,为了完成施工任务,这些施工企业就只能将主意打到偷工减料等方面。这就是近年来大量“豆腐渣工程”出现的原因。目前所暴露的“豆腐渣工程”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有人预测,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发生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许多根本达不到抗震要求的“豆腐渣”建筑物将会使震灾雪上加霜。

也正因为税收没有得到善用,中国的偷漏税现象特别严重,因为纳税人普遍都抱有这种想法:依法纳税有什么用?还不是成了贪官污吏的口中食。

通过发包、承包公共工程而行贿受贿,是东南亚国家反复出现的典型的政商勾结型腐败模式。中国与这些国家在文化、经济条件与政治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巨大差异,但在贿赂行为的多发环节上却惊人地相似。具体地说,贿赂广泛存在于经营许可证发放、建筑工地和建筑物审查、以及环保和劳动安全规则的制订等环节。只要主管官员具有自主决定权,贿赂动机就会相应产生。

自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来,为了拉动需求,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公共工程的投入,希望借此拉动经济,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在于用于公共工程的财政资金有大量渗漏。要真正地做到善用税收,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带动经济,就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腐败措施,有效地杜绝公共工程方面的腐败,这才是对纳税人的尊重。

──原载《问题与主义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德国谨守联邦预算赤字上限 (4/19/2001)    
  • 朱镕基决定﹕我的薪水三年后翻一番 (4/12/2001)    
  • 中共取消台外商营业税 五年全免优惠 (4/6/2001)    
  • 大陆今年首季税收增加三O% (4/2/2001)    
  • 美两党同意加速减税进程 (3/23/2001)    
  • 大陆国家税务总局加大查处跨国交易偷避税力度 (3/22/2001)    
  • 布什减税计划过头关 预委会大比数通过  (3/22/2001)    
  • 共和党又掀减税风波 政府十年将损失税收四千亿 (3/22/2001)    
  • 台湾“国库”吃紧 政府负债3万亿 (3/19/2001)    
  • 朱噷基透露大陆农村税费改革困难重重 (3/15/2001)    
  • 美参议院听取32州陈述 考虑是否对网上交易征税 (3/15/2001)    
  • 大陆贪官年吞万亿远超税收 (3/12/2001)    
  • 涉嫌偷漏税收 乔丹上了“光荣榜” (3/8/2001)    
  • 加州科技淘金梦碎 (3/2/2001)    
  • 布什欲登国会山小天下 (2/27/2001)    
  • 废除婚姻惩罚税 又有人唱高调 (2/20/2001)    
  •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2/19/2001)    
  • 地产估值下降,日本下一财政年度的地产税收将减少1.6% (2/19/2001)    
  • 遇社区矛盾 美国人向宗教求助  (2/1/2001)    
  • 陈小奇:盗版对唱片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1/31/2001)
  • 相关新闻
    陈小奇:盗版对唱片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遇社区矛盾 美国人向宗教求助 
    地产估值下降,日本下一财政年度的地产税收将减少1.6%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