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巴比伦之子》 让人感受战乱的创痛

沉静

人气 154

【大纪元2010年11月22日讯】《巴比伦之子》(Son of Babylon)是我看的第一部伊拉克电影,以纪实的风格,讲述祖孙二人千里寻亲的故事,单纯质朴,感人肺腑。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2003年4月,萨达姆暴政垮台,不久广播传来在伊拉克南部美军释放萨达姆关押的库尔德战俘的消息。在遥远的北方,一位黑袍白巾的库尔德族母亲,一个从未见过父亲的男孩,从山区横跨黄沙漫漫的大漠,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决心要找回海湾战争中失散了12年的唯一亲人。

马路上的车辆呼啸而过,根本就不搭理这对风尘仆仆的老小。男孩沮丧地要回家,奶奶坐下祈祷,终于有车可上了。炮火还没有停歇,硝烟弥漫,纷乱的人群,被炸毁的断壁残垣,司机骂骂咧咧地聒噪着。孙子艾哈迈德活泼可爱,跟人聊天时还拿着父亲留给他的长笛。祖母是位端正坚毅的老妇人,心事重重地望着远方,沉默无语里有着无边的隐忍和愁苦。

又要换车,长途客车肮脏而拥挤,孙子从窗口爬入,奶奶却没挤上,在车后追赶奔跑大喊,两人差点儿失散。到了桥上,一路催孙快走的老妇,突然坐下不动。柔声轻唤,来,洗洗脸,换上白衬衫,就要见爸爸了。祖孙互相以河水抹脸。

关押战俘的监狱空荡荡的。他们挨个窗户喊,“爸爸!”“儿啊,孩子都12岁了,你在哪儿?”狱方查无此人,告知或许在乱葬岗……

乱葬岗荒沙下挖出无数的白骨残骸,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们哀声四起。这凄惨的景象,一下子击垮了老妇,她摸着不知名的骷髅头,悲泣不已。“失去儿子,我身体的一部分也死了”那是怎样的心碎和绝望!小孙子扶奶奶站起来,恍惚间,她苍老了许多年,眉毛都白了。

据悉,40年来,超过150万伊拉克人失踪,渺无音讯。300多个乱葬岗被发掘,尸骨遗骸高达25万。

旅途中,有个叫穆萨的男子对艾哈迈德很好,从未感受到父爱的孩子倍感亲切。穆萨坦承从军时被迫杀过库尔德族人,老太太断然拒绝穆萨的帮助。如此愤怒,事出有因。萨达姆执政时,曾用化学武器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库尔德族人,施行一系列种族灭绝政策。可见,独裁暴政、穷兵黩武给老百姓带来的灾祸之巨、伤痛之深。

日夜挂念的至亲真的不在世上?祖孙俩决定到巴比伦去找,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在颠簸的卡车上,老妇人心力交瘁,气若游丝。轻唤着儿子的名字,闭上双眼。艾哈迈德叫她,却发现相依为命的奶奶再也醒不过来了。“奶奶,别撇下我!”可怜的孩子哭的啊……

影片以儿童的视角拍摄这个故事,简洁朴素,不煽情,呈现宽宏的人道精神。镜头不时定格于男孩清澈纯真的眼睛,从调皮可爱到沉思懂事,那忧伤落寞的大眼睛,见证了一个国家的满目疮痍、乱世中的生离死别。那无法背负的沉重压抑感、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晶莹的眼泪,让人心疼,深切地感到维护和平、保护儿童免于战火,多么重要!

两位非职业主演本色朴实,加上刻画人物内心的细节真实生动,给人印象深刻。壮阔的大自然与乱葬岗的尸骨形成对比,凄绝震撼。片尾的吟唱、泣诉和祷告,伴着断断续续的笛声,古朴苍凉,哀感顽艳,令人潸然泪下。

本片荣获柏林电影节和平奖、国际特赦组织电影奖,还将参加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竞逐。@

相关新闻
不顾中东战火 阿根廷人避难以色列
贸协明针对中东战火召开座谈会教台商避险
中东战火七加拿大人遇难 各国紧急撤侨
中东战火 世界大战火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