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暖化更急 南太岛国垃圾淹脚目

人气 65
标签:

【大纪元3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佳霏塔拉瓦22日电)“不用等到40、50年海水上升淹没国土,再过几年美丽的家园就变成垃圾岛了”。对南太岛国而言,“垃圾淹脚目”已成为比气候变迁更急迫的问题。

小小的诺鲁,潮退潮起一起算,只有21至23平方公里,开车绕岛一周只需半小时,骑单车1小时,走路则要4小时。这个曾在1798年被英国船长命名为“快乐岛”的美丽岛屿,过了212年的今天,因为外来物品的废弃与留置,就快变成“垃圾岛”,令人不胜唏嘘。


1798年被英国船长命名为“快乐岛”的美丽岛屿,因为外来物品的废弃与留置,就快变成“垃圾岛”。(图片来源:TORSTEN BLACKWOOD/AFP/Getty Images)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吐瓦鲁。位于主岛北部的一块平地,呈现的景况是堆积如山的垃圾与阵阵发出的恶臭,当地民众已不能再视而不见。

国合会环保志工吴郁娟观察,吐国人虽知垃圾愈来愈多,但却连垃圾要丢进垃圾桶的观念都没有。“这不是他们未开化或没受教育,而是传统的生活习惯与现代生活起了冲突”。

过去传统吐式生活是几乎全仰赖大自然资源,包括树叶编织的日常用品、椰子汁、捕鱼、面包果,吃不完的就拿去喂猪或自动腐烂,回归自然。

吴郁娟说,但时代愈进步,进口的外来商品也愈多,带来了塑胶、保丽龙等无法分解的包装物,大型家电、电脑、汽机车毁坏后也只能堆置在海边任其生锈。

国合会秘书长陶文隆指出,缺乏焚化设备的岛国,根本无力处理这些所谓的科技产物。看着从国外进来成堆货柜,但空的货柜就放在这里,因为运走也要费用。

“这些东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涌入小小的岛国,但岛国人民却毫无准备,且感到束手无策”,驻吐瓦鲁大使田中光如此说。

面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吐国政府对外求援。中华民国驻吐国大使馆是唯一在吐国设立的外国大使馆,决定伸出援手,与教育部、卫生部等相关单位合作,相继推出“环保袋创意设计比赛”、“废弃物处理计划”,并与欧盟合作推动堆肥计划。

田中光得意的说,与单纯赠与环保袋不同,大使馆让小朋友画出心中的吐瓦鲁形象,选出4幅作品印在称做“TATUMMA”的环保袋上,“现在可是人手一袋”。

这个来自台湾的环保袋短时间内就发出了1400多个。这个环保袋不仅牢靠又实用,而且还让当地人很有参与感,无形中也形塑了环保意识。

驻吐瓦鲁技术团推出的“废弃物处理计划”,目标是把吐瓦鲁首岛Funafuti现有家户固体废弃物每日产量,减少85%。

具体作法包括采购枝条粉碎机、塑胶瓶破碎机、堆肥包装袋、PE袋,提供家户、学校、医院、饭店、政府单位资源回收篓,提供焚烧量每小时300公斤的耐腐蚀焚化炉,处理不可回收的废弃物种类,并在技术团设置堆肥制作场,把垃圾化成堆肥,再转回给民众作为家庭园艺使用。

吐瓦鲁是台湾6个南太友邦中,率先推行废弃物减量,对台湾来说,如何让习于“无忧无虑”的岛国人民养成环保与垃圾分类观念,恐怕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到效果。不过,政府希望把这样的好计划推广到其他同样面临垃圾考验的岛国,让友邦人民感受到台湾人的真心关怀。

相关新闻
美校园拟全面禁垃圾食物  提高营养经费
利用热门新闻  钓鱼攻击增加
简如吟耍货儿  废弃物变新玩意
台陆军官舍卫兵 买菜打扫成佣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