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从治水的“堵”与“导”说治国

林辉

人气 39
标签:

【大纪元09月20日讯】由于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每到雨季,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就免不了洪水泛滥,为害黎民百姓。如果说今天的人们对于历史上发生的洪水缺乏感性认识,那么1998年和今年的大洪水应该让不少人心存余悸吧。中国历史有记载以来,就不乏治理水患的内容,几乎每朝每代的统治者,都将治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毕竟水于中国民生至关重要。

两千多年来,关于如何治水,主要有两种主张:“堵”与“导”。“堵”即通过铸造堤坝来堵截洪水;“导”,疏导,即因势利导,将洪水分流,并辅之以“堵”,达到治理的目的。本人对水利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不过,对于哪种方法更有成效,却从古人们的经验们找到了答案。

远古时期,洪水肆虐,九州万方变成泽国。帝尧派手下的能臣鲧去治水。鲧带领众人奋战在抗洪的第一线上,到处筑堤,防堵洪水,结果水患依旧。帝舜即位后,鲧的儿子禹受命继续治水。他遍观天下山川形势,决定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河流。十三年中,他共疏导了九条大河,让百川东归于海,并在一些地区筑堤设坝,开口分流,自此水患消除。也因此,鲧成为治水以“堵”的方法的代表,禹则成为分水“导流”的代表。

据统计,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原大地上大的水患高达1029次,黄河决口泛滥1500余次,每百年大的改道1次,计26次。而历代王朝,在遇到水患时,或采取“堵”的方法,或采取“导”的方式。但究竟采取何种方式,要取决于当政者是否真的为百姓考虑,愿意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通常,短视的当政者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当水患发生时,便四处防堵,以至于水患年年发,防堵年年做;而那些以民为本的当政者和官员,则多采取疏导的方式,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患。尽管后一种方式换来的不过是七、八十年的安生,但毕竟要大大好于“堵”的方式。

历史上治理黄河的能臣如汉哀帝时期的贾让、汉明帝时期的王景、元顺帝时的贾鲁、明嘉靖-万历年间的潘季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靳辅、陈潢等,都主张以疏导为主。像进士潘季驯不仅率众高筑堤、广修闸、疏浚河道,而且创立了治理黄河的“束水攻沙”理论,其“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理念和堤防修守的完备治河措施,是后世治黄的范本。上个世纪初孟津以上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就是这一理念的延续。清代的靳辅还提出了“寓浚于筑”的思想,陈潢则力主潘季驯“束水刷沙”的方法。

历史发展证明,以疏导为主,兼顾堤防、水利、分流灌溉、泄洪和上游环境治理是治理水患的必由之途。然而,在西方所谓实证科学传入中国后,特别在中共1949年建政后,积累了千年的传统疏导治水的方式变成了以修坝为主,大坝也成了防洪、灌溉、发电、运输的同义词。有学者统计,中国目前有大坝22000座,占世界已建大坝的45%。可是,建了如此多的大坝,不仅中国的水患呈愈演愈烈趋势,而且在生态环境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超出修建费用的许多倍,不少大坝也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发电和防洪能力,典型的如三门峡工程和三峡大坝。另一方面,在修建大坝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借机致富已是难以统计的了。看来,当政者和相关官员为了切身利益,并不愿真正地为老百姓考虑,毕竟疏导费时费力,哪有建大坝来的实惠?!

由此不免想到了治国。现如今,坚持一党专政的中共治下的中国大陆业已是危机四伏,天怒民怨,不绝于耳。就连体制内的中共官员们也为中共的命运而担忧不已,纷纷为自己找寻后路。然而,面对社会风起云涌的抗争,中共高层不从自身寻找原因,不顺从民意结束一党专政,反而变本加厉,采取暴力手段多方打压。表达不满的,上访抗议的,批评中共的……统统被抓、被关,甚至被判刑。在中共看来,只要采取高压政策,就可以把所有不满的声音堵截在萌芽状态,这样其统治自然高枕无忧。

不过,中共高层仍然悲哀地看到,“堵截”堵得了一时,就很快被冲破,“围堵”反而导致更多不满民众的出现。老子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或许,历史上治水“堵”与“导”的成败早已预示了治国的成败。试想,一个不愿倾听民意,不愿切实解决老百姓问题而为维持自身利益、不惜以暴力相向的政党,还能维持多久呢?中共的下场看来早已注定。

相关新闻
林辉:强迫性的舆论统一只在墓地才能成功
林辉:从释迦牟尼的故事看“佛”字的内涵
林辉:“舟曲加油”后还会给谁加油?
林辉:喜欢“折磨”美国总统的白宫记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