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看篮球赛 刘乃瑄绕地球跑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09月30日讯】(中央社记者吴协昌台北27日电)半年前,刘乃瑄毅然辞掉工作,带着一只皮箱,买了张环球机票,就踏上旅程,开始她的篮球梦。半年后,刘乃瑄回到台湾,她的篮球梦还没结束,她说,这只是开始。

一般人的印象中,喜欢篮球的女孩子大多是追星族,眼光都在球星身上;但从小学就爱上篮球的刘乃瑄,想的却是如何让大家知道更多的篮球故事,让更多小朋友能够爱上篮球。

2008年到澳洲的一趟旅行,成为刘乃瑄开始编织篮球梦的开端,今年获得 NBA中国的实习机会后,刘乃瑄毅然辞掉原有的稳定工作,开启半年的欧洲篮球之旅。

63天、8个国家、33个城市,刘乃瑄的欧洲之旅充满惊奇与关怀。

提起此行的开端,她说,一开始是写信给瑞士 MGS 球队的主席,虽然他很乐于支持,但却以为只是一场闹剧;直到刘乃瑄到了日内瓦,再次与这名主席联络上,他才知道刘乃瑄不是说说而已。

刘乃瑄说,“我是个平凡的台湾女生,有个平凡的工作,却有不平凡的梦想。”

半年的旅程中,刘乃瑄不是一直都待在欧洲,她也曾到北京的 NBA中国实习。女孩子孤家寡人远游,家人担心是必然;但刘乃瑄说,父亲的支持让她非常感动,尤其父亲曾说过,他没有机会有过梦想,因此不管刘乃瑄是梦想或是当成一项事业,他都支持。父亲的这段话,支持刘乃瑄一路往前走。

她指出,半年行程的所有安排都是以篮球为主,曾经1天之内跑了3座城市,只是为了要看球赛;在法国时,也遇上铁路工人罢工,当时她在尼斯,为了到西班牙看欧洲联盟 4强赛,尽管不知道火车会在哪里停驶,她还是决定上火车, 1天之内转了10多趟,终于还是到达目的地。

在这趟旅程中,刘乃瑄感谢每名朋友的帮忙,半年的旅程只住过1晚的饭店,其他时间都在朋友家过夜,总共花费差不多只有新台币20万元;甚至为了看篮球,在欧洲期间,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

刘乃瑄说,“每一天都想放弃,想着休息一下又不会怎样,但这是我的梦想,怎么可以轻易放弃?”

在希腊期间,希腊当地最大的体育报纸“运动日报”还对刘乃瑄做了专访,用整整两版介绍刘乃瑄。土耳其世界男篮锦标赛时,国际篮总特别专访刘乃瑄,国际篮总的报导指出“谁是南茜.刘(刘乃瑄的英文名字)?她是台湾对篮球抱有最大热忱的女生。”

的确,如同国际篮总所说,刘乃瑄对篮球的热忱,不管在哪里,都很难有人比得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文化总会今天(20日)发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记录台南黑糖制糖师以柴烧古法炼糖的故事,找回台湾的“甜蜜”记忆。
  • 香港彩瓷业界泰斗徐淼于2月15日辞世,享寿105岁,是港彩辈份最高、最年长的瓷绘名师。徐淼曾任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绘瓷部主任画师,师从港彩名师谢中吾,擅长绘山水彩瓷,为道风山绘制作品无数,在云水堂绘制圆形巨幅壁画时已八十多岁。香港陶瓷研究会会长严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该会社交媒体专页发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顾徐师傅生平。
  • 宁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视摄影师兼灯光师,参与拍摄了多部著名的好莱坞影视作品,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和网飞旗下的电影。他还担任过法轮功真相电影的摄影总监,包括《为你而来》和《永恒的五十分钟》。艾文是一名从小修炼的法轮功学员,他是怎样成长为才华横溢的青年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 清晨6时半,天仍蒙蒙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隐世小岛上,人称蒲台岛“岛主”的岛民罗金树(树哥)已经开始驾着小艇出海捕鱼,除了炎热和恶劣天气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树哥是土生土长的岛民,一生都不愿离开蒲台岛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岁的他,身体依然健朗。
  • 笔者曾于国家图书馆查找抗日战史资料,发现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珍贵史料,然而此书在各大书局中却未发现贩售,因此只得联络作者,想购买此书。2009年,笔者与友人一同拜访作者杨濬彦先生,因此发掘了这位已高龄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精彩故事 ,他的一生仿佛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中国第一贪江泽民家族敛财万亿;嫡孙江志成躲猫猫起家坐拥5千亿资产;江志成借毒生财,涉核酸收割;江泽民死失靠山,江志成荣登杀猪榜头号追踪目标。
  • 与西方基督教相关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和东方的寿星老人一样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传说人物。不同于只留在传说中的东方老寿星,每年圣诞期间,世界各地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圣诞老人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与大家共庆圣诞。
  • 战争中的的神迹,一人俘虏132人怎么做到的?为神服务与向国家效忠,在战场上如何两全?悬崖上的军医,硝烟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伤员?
  • 出生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格拉博维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发觉木雕十分迷人。大约五岁,他就对当地的礼品店中那些手工制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动物,深深着迷。他还记得他不停地问自己:“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当时,小小年纪的他一点也不知道木雕会成为他的世界,而一把简单的木刻刀会是他在苏联与美国的救星。
  • 方形脸上戴着方形眼镜永远挂着和蔼笑容,奉献台南艺术文化教育一甲子,获颁“台南文化奖”、“教育奉献奖”等,教育家兼艺术家潘元石是台南许多人敬爱的潘老师,也是奇美博物馆亲切的潘馆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