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战略经济对话 经济人权再交锋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5月10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美中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星期一在华盛顿举行,预计人民币问题,美国巨额预算赤字问题和人权问题将是争论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会议不会取得重要突破。

美国代表团由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美国财长盖特纳率领。中方派出包括二十个部委的代表团参与。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计划星期一早上开始,星期二下午结束。

分析认为,由于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例会宣布,将在今年6月底前继续实施第2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至0.25%的水准不变,压低美元汇率,进而对大陆经济带来冲击,此发展将使得对话焦点将不再仅限美国“单边”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元走向势必成为两国攻防的新焦点。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用不正当的途径影响生意往来。不久以后将任美国驻华大使的现商务部长骆家辉在5月初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就严厉批评中国紧缩其贸易环境。骆家辉批评的焦点是知识产权保护 不力和所谓的本土创新政策。它使国外企业时常被整个产业拒之门外,或者被迫交出专有技术信息作为在华运营的先决条件。

而中方经济谈判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则抱怨美国设置贸易壁垒。他说,美方常常以涉及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中国企业在美国开展业务,所以中国企业去年对 美直接投资只有50亿美元。中国最大的IT企业华为就因所谓涉及”国家安全”而不得不放弃对美国三叶(3Leaf)公司的并购。

北大经济学教授夏业良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认为,“在中美商贸活动中,双方的这种博弈一直存在。不过,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国的经济氛围已不再是鼓励市场经济和竞争,而更多是计划经济回归,也就是权力和资源都是由政府来配置。”

他表示对目前的中美双方对话预期不高,“因为我觉得 更多地是强调一种内在的较量。包括政治上的因素都在发生作用。虽然在谈论经济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要明确谈出政治上的意图,但实际上政治意图在发生作用。因 为中国已经感受到,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包括人权问题和政治问题上,比过去的态度更加强硬。”

同时,由于日前结束的北京中美人权对话最终无果而终,美国国内有舆论提出人权问题必须纳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议事日程,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坎贝尔周四特别强调要在人权问题上提出个案,具体提出中国维权人士被失踪、被逮捕以及法律程序方面的个案。

责任编辑:薛飞

相关新闻
美国会呼吁中国提高核项目透明度
美中下月恢复人权对话  美将提网路自由议题
美国与中共下月重启人权对话
数百访民聚集北京联合国办事处要人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