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杀好人,必须偿命,国君也不例外

严谨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一、枉杀忠臣,找替罪者无效!

杜伯,名字叫恒,伯是他的爵位。入朝为周大夫。周宣王有一个名叫女鸠的妾侍,想勾搭杜伯,杜伯不同意。女鸠便向周宣王哭诉,说杜伯对她非礼。周宣王不向杜伯调查情况,就片面的相信了她,便囚禁杜伯于焦(地名),并派薛甫与司空锜,去处死杜伯。

杜伯的朋友左儒,先后九次谏阻,而周宣王都不肯听。

杜伯被杀死后,便现形去见周宣王,问道:“我杜恒有什么罪?你为何枉杀好人?”周宣王恐惧了,连忙召来巫祝,告诉他杜伯的话。巫祝问道:“开始想杀杜伯时,是谁和大王商量决定的?”周宣王道:“是司空锜。”巫祝道:“何不杀死司空锜,以向杜伯谢罪?”周宣王便又杀死了司空锜,再让巫祝去向杜伯谢罪。

杜伯仍然现形,去找周宣王,继续诉说自己无罪。司空锜也现形而至,问周宣王道:“臣有何罪?”周宣王更恐惧了,就去告诉皇甫说:“是巫祝为我出主意杀司空锜,我杀了司空锜;可是他们又都现形而申诉,怎么办才好?”皇甫道:“杀死巫祝以谢罪,就可了。”周宣王便又杀死巫祝,向杜伯、司空锜谢罪。但是仍然没有效。他们都现形而至。形现的巫祝说:“我如何知道你杀杜伯的真实原因?你为什么把自己的罪过,推到我身上而杀死微臣?”周宣王陷入巨大的恐惧中,不能自拔。于是,更加寻欢作乐,聊以度日。

过了三年,周宣王到苑囿中狩猎,派了许多随从跟在周围,给自己壮胆。这天,太阳高照,正在中午。只见杜伯,驾着白马拉的素车,司空锜在左,巫祝在右。他们头戴朱冠,出现于道旁,手执朱弓彤矢,一齐射向周宣王,正中周宣王的胸口。周宣王当即跌倒在地,折断了脊梁骨,惨死。

二、错杀公孙圣,吴王难归国

吴王夫差,杀了他的臣子公孙圣,而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该杀之罪。

后来越国伐吴,吴王败逃,对太宰伯嚭说:“我以前错杀了公孙圣,把他的尸首,投于胥山之下。如今道经胥山,我上畏苍天,下愧后土,举足而不能进,心里恐惧,足不能前。你试着到前面高呼,如果公孙圣还在,就会有应答之声。”

伯豁便登上余杭之山,高呼道:“公孙圣!”公孙圣便在天上回应道:“我在这里!”三呼而三应。

吴王大惧,仰天叹道:“苍天啊,寡人怎么还能有脸回国呀!”吴王当即死于途中野地,他至死也未能归国。

三、“冤杀好人,必须偿命,国君也不例外”

燕国的臣子庄子仪,没有罪而被燕简公杀死。

庄子仪死前说:“人死无知则已,假如有知,不出三年,我就一定让你看到下场!”

第二年,燕简公将到祖泽祭祀。燕国的祖泽之祭,就和宋国的桑林之祭一样,是国家重要的祀典,这时男女都来聚观。场面盛大,非常热闹。

就在这时,庄子仪忽然出现在道旁,手持红色大杖,迳直击打燕简公,燕简公立即死于车上。

当场,有一个知道内情的人讲:“冤杀好人,必须偿命,此系天理,国君也不例外!”

(均据《还冤记》)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遇到秦军,弦高大吃一惊,知道是要去打郑国,回国报信已经来不及了。
  • 秦缪公是春秋时秦国国君,他心胸宽广,推恩爱人,秦国在他治理下秦国渐渐成为霸主。有一次,秦缪公在岐山下打猎,他的一匹马走脱了,被山下的乡民捉住吃掉了。
  • 商朝建立后,传到第九代太戊即位时,国势已经衰弱,诸侯国渐渐的不来朝拜了。
  • 五代时有个大官叫袁象先,他其它本事没有,要谈起嗜钱如命来,简直是天下一绝。他到处搜刮,苦心经营,临终时积攒了财富几千万、房子四千间,并且用几十万钱打点朝廷上下,以求宫内宫外人人讲他好话,名利双收。这些财产他在油枯灯尽时还舍不的分给各个儿子花用,而是全部交给儿子之一袁正辞,才放心的撒手尘寰。
  • 吴明彻是南北朝时秦郡人,年轻时遇到侯景作乱,天下粮价大涨,秦郡人饥饿不堪。
  • 孙谦,字长逊,东莞郡莒县人。小时候被亲人赵伯符赏识。孙谦十七岁时,赵伯符当上豫州刺史,就引荐他当左军行参军,在职位上孙谦以能干着称。孙谦父亲去世后,孙谦辞职,搬家到历阳务农来养活弟妹,乡里人都称赞他们的亲善和睦。
  • 张煌言和郑成功、李定国并称清初三大抗清领袖。张煌言是儒生,却性情慷慨激昂,喜欢谈论军事。他在崇祯十五年考上举人,当时军情紧急,考试要加试射箭,张煌言射箭三发三中。
  • 清代,山东福山县人安某,确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余里,人们称他为“安飞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视于人,甚至还常常仗技欺人。

    有一天,安飞星来到乡间,看见一位农夫,打着赤脚在耕地,农夫的一双新鞋,放在田梗上,被安飞星看上了,即取而穿之。那位农夫追得气喘汗流,也没追上。安飞星以此取乐。

  • 西汉末年沛郡有一个富翁,临终时因为儿子太小,除了女儿和女婿再没有亲近的人可以托付,但是觉得女儿和女婿不善,如果托付他们照顾弟弟,难免他们不贪财害命,富翁左思右想,最后请来全族人,当着众人的面立下遗嘱说:全部财产交给女儿和女婿,只有一把剑托付女儿和女婿保管,等到儿子十五岁时交给他。
  • 晋明帝司马绍自小就很聪明。他只有几岁时,一次长安使者来京城谒见他父亲,父亲问他:“你说长安和太阳哪个离我们远?”司马绍说:“太阳远,只听人说使者从长安来,没有听说谁从日边来的。”他父亲很惊奇。第二天,他父亲大宴群臣,又拿这个问题问司马绍,司马绍说:“太阳近。”他父亲吃惊的说:“为什么你昨天说的和这不一样呢?”司马绍说:“抬眼可以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长安,所以说太阳离我们近。”他父亲对他很惊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