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毁生态 院士:大坝建成地震多

人气 51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6月09日讯】对于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大旱,虽然三峡水库持续“放水”支持抗旱,但舆论直指“三峡工程本身就是导致干旱的原因”。清华院士承认三峡工程影响了生态,并称工程完工地震增加。也有内部人士称:“出问题部分是人祸”。

据《南方日报》报导,6月3日,说到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表示,首害是影响生态,原来三峡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并没有把生态功能考虑进去。

三峡四弊首害影响生态

生活环境没有改善,指望脱贫没有希望,影响不是两三天的事。王光谦说:“为了保证三峡工程的建设,工程移民是必须的。然而就工程移民和拆迁移民关系来说,我们国家大部分没有处理好,如果让我打分,应该是不及格。”

他说:“第二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最直接影响的是珍稀鱼类。我看的一份资料上说,有一种鱼在水温18℃时准备产卵,产的卵会在流水中冲走,如果这时水库进水,卵就会落到库底死掉。”

王光谦称,原来三峡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并没有把生态功能考虑进去。20年前,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几乎是零,十几年前才慢慢认识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此外,三峡大坝建成后,大的洪峰经过带来泥沙冲刷,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第四个问题就是地质灾害,由于三峡水库水位攀升,快速升降,加上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滑坡很多,水坝再一泡,就容易坍塌。”王光谦表示,三峡工程会引发低震级地震。工程建成后,地震增加了很多,最大震级是6.4级。

内部人士:出问题部分是人祸

据《时代周报》报导,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对该周刊的记者表示,“三峡工程的影响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个是周期性的变化,比如气候、环境变化,这个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得出结论;另外一个是趋势性变化,比如污染、水资源的变化,这个能够当下作出结论,像长江鱼类资源减少,污染变重,这些都能够说与三峡工程直接有关。”

翁立达称:“泥沙淤积的问题,是黄万里先生提出的。他当时对三门峡提出过这个担忧,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对了。他的话,其实并没有被采纳……但当然,即使泥沙减少了,有一天也许还是会淤积的,但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上百年以后的事情。但泥沙的减少,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清水下泄、然后河床下切。这次洞庭湖的干旱,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跟三峡工程有关,因为洞庭湖的入水口是三口,但河床下切后,水进不来,就很容易干枯。”

在提到三峡出现这么多事情,有些问题并不是三峡本身的原因,而是人祸?翁立达说:“有一部分是吧。我总是说,三峡蓄水不满175米才是正常现象,因为上游还有那么多水电站,大家都要发电,于是大家都争着蓄水,你三峡蓄不满水是正常的,满了175米才不正常。”

他还表示,而且开始建设时,国外也有很多质疑,但我们完全没有解释。因为有领导说:“我们做我们的,不管他们的。”

网友热评

广东省深圳市网友同龄哥:“王先生,你知道的,20年前有人敢于在不知道什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就敢于筑坝,胆子够大吧!据说,当时也是进行了科学论证的。可是,你是否知道,你这个院士的水平能高到哪里去?! 你这样的不负责地解释,拍胸脯做结论,你就不担心今后我们这个民族承受的灾难么?!”

他说:“科学,并不是仅仅指所谓的通过研究获得成果。科学的精髓,应该是冷静理性地看待自然界的万物。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没发现的事情并不表明不存在。尽管人类取得了看似伟大的成就,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还是很少很少。”

辽宁省沈阳市网友davidshaw9988:“既不能防洪,也不能抗旱,就是一个废物。” 北京市网友dcgahenongngdxx:“建大坝会引起地震,也会引起下游缺水,这很简单的道理,下游缺水就会引起天不下雨,现在的专家们不知怎么了,有时候说的话连小学生的思维都不如,中国的南水北调,什么调的……” 北京市网友ya11232248ya:“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要违背客观规律迟早是被惩罚的!”

广东省深圳市网友jdbcj:“早就说过,人定胜天就是一个伪命题!蚍蜉撼树,不自量力!最后承担恶果的永远是普通的小百姓!为你们愚蠢的举措来付出直至生命的代价,小百姓冤不冤啊!”
……

责任编辑:李平

相关新闻
重庆四川高温干旱 三峡工程引争端
三峡大坝是导致中国干旱的重要原因?
三峡水坝被指令下游干旱问题恶化
“后三峡”再投1239亿 回流移民生活更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