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才知道 他们是真正抗日英雄1

文:徐可钦
font print 人气: 219
【字号】    
   标签: tags: , ,

黑色的海水不断拍打在岸上,我向着东方望去,那里是中国最后一块被日本占据的领土,钓鱼岛。黑暗的天空和大海中,我不可能望见什么,就如同70余年前的战火早已经烟消云散,如今只能凭借着零零散散的资料来拼凑那段被剪碎的历史。

1931到1945,持续了14年旷日持久的血战后、1945到2013,经历了68年的历史沉淀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权知道这场保存了我们民族血脉的战争的全部真相,以及这真相背后,明确而又危险的答案。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真正的抗日英雄。

小时候知道的抗战

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听老师说毛泽东率领着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击日寇,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凭借着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和破袭战消灭了50万日军,日本军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语文课本、思想品德课本、历史课本上告诉我,共产党员杨靖宇在雪山上吃着草根树皮和日寇周旋、狼牙山五壮士打尽了最后一颗子弹后跳崖牺牲,王二小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包围圈。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亮剑》、《历史的天空》等等等等老电影和电视剧告诉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8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拯救了中国。

老师、课本,影视剧还告诉我,蒋介石在1931年日本人打上门来的时候坚持投敌卖国的不抵抗政策,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不顾东北三省沦入敌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日本侵华初期就开始坚持游击战对抗日本侵略,还艰难跋涉两万五千里,在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重重阻挠下毅然北上奔赴抗日战场,去挽救这个苦难的中国。

我从小就知道1936年,正义的红军在西安事变中逼蒋抗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让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一致对外。

我从小就听说林彪指挥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了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我从小就清楚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拔铁路,炸碉堡,击毙2万日军5千伪军,严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我从小就明白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大片国土沦丧,中国人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后,毛泽东提出了“论持久战”,鼓舞全国军民的士气。我们伟大的领袖驳斥国民党亲日派的亡国论和国民党亲英美派的速胜论,指引了中国人民正确的斗争方向。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8年抗战就此胜利。

我从小就认为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抗日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军队前来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不顾国家刚刚从抗战的泥泞中挣脱,悍然发动了内战。最终有着美帝国主义支援的国民党反动派被解放军叔叔打败,蜷缩在台湾岛上。所以我们要感谢伟大领袖毛泽东,我们要感谢八路军和解放军,我们要感谢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我们就会过着被日寇奴役,被国民党反动派高压统治的日子。

可是我错了,当我自己认认真真的翻开历史去看这场惨烈的战争,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惊天的秘密,这个秘密改变了我的人生。现在,让我把它告诉你们。

国难初始

1928年,那时候的中国叫中华民国,刚刚17岁的中华民国终于初步从动乱的战火中走向统一。张学良在东北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上青天白日遍地红,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被消灭,北伐战争结束,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宣告统一。

蒋介石要求在北伐期间支持自己的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军阀裁军,以节约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军费,恢复生产。可军队是军阀赖以生存的基础,1930年5月到11月,地方军阀为了自身利益,和中央政府又开始了被称为“中原大战”的新内战。中华民国为了应付连年的战事和清朝遗留的赔款,经济到了接近破产的边缘,也让在南方的中国共产党武装有了发展机会。

获得中原大战胜利的蒋介石中央政府收编地方军队,统一全国税赋,巩固了国家统治。但是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阀没有从根本上被消灭,中国仍然处于分裂的局面。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亲自带兵对共产党发动了第3次围剿,最终因为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而被迫中止。

日俄战争后,屯驻在中国东北的日军一再制造事端,滥杀中国平民,挑衅中国军队,试图挑起战争。张学良要求他手下的东北军保持克制,不要和日军发生武力冲突。正忙于对共产党进行第3次围剿的蒋介石也要求张学良忍辱负重,“一切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无论日军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结果九一八事变爆发,31万东北军在1万关东军面前几乎一枪未发,不到半年东三省落入日军之手。

东北三省造成了3个巨大恶果。

1、东北的人口资源、自然资源、军事工业资源全部沦陷日本之手,中日两国本就悬殊的实力差距更加巨大。

2、在中日两国实力差距巨大之时国内抗日思潮扩散,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威信遭到极大打击。

3、九一八事变并非是由日本政府策划,而是主战派日本关东军私自策划的。事变发生后,日本人发现“支那”军队如此不堪一击,军国主义者在日本政界彻底占据上风,日本也由九一八开始从政治上彻彻底底的演化为疯狂的军国主义国家。

张学良的政策——不抵抗

中国大陆长期的说法,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张是蒋的替罪羊,蒋是国家民族的罪人。然而九一八主要责任在张学良,不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

证据1:张学良拥有对东北军的实际掌控能力。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况且张学良并非“将”,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华民国国军三军副总司令,更是一个掌握东北31万军队的大藩王(蒋介石的中央军不过20万),东北三省的军事、经济、政治权力全归张学良掌管。蒋介石对张学良的控制能力极为有限,否则也不会发生西安事变。

证据2: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的反应。

在紧接着的1932年1月28号,日军又再度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国民革命军19路军奋起反击。日本军舰从长江上炮轰中国首都南京,中华民国政府宣布迁往洛阳,表示决不屈服,抗日到底,直到1932年底才迁回南京。

日军持续往上海增派兵力,总共投入了7万兵力,而国军只调派5万军队就成功的守住上海。上海的战事让长江航运中断,英、美、法、意各国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受损,列强逼迫日本政府谈判,成功的在1932年4月29日逼日本签下停战协议。国民政府在军事上采取抵抗,政治上交涉的战和并用方针,成功的拖延了日军全面侵华的脚步。

一二八远比九一八激烈,一个是关东军策划,一个是日本政府策划;一个是1万侵略军对11万抵抗军(20万东北军在关外);一个是7万侵略军对5万抵抗军;一个是飞机坦克全都有的东北军对抗日本步兵骑兵,一个是19路军对抗日本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和装备有航母及巡洋舰的第3舰队;一个是偌大的东北3省,一个是小小的上海滩。民国政府的坚决抵抗面前,日本军恼羞成怒的更换了3任指挥官仍不能取得胜利,并最终被迫停战。

证据3:国民政府明令张学良抵抗,而张学良和 东北军将领仍旧不抵抗。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因为东北的局势被迫下野,国民政府的实际权力在南京政府行政院长孙科手上。行政院长的职务就相当于国家总理,而孙科的身世更了不得了,国父孙文的长子。孙科一再要求张学良固守,张学良也表示要固守,却先丢锦州,再丢热河,始终没有认真的抵抗。

证据4:张学良亲口承认。

张学良晚年一再说过,下不抵抗命令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中央政府。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与蒋介石无关。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中共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长年宣传张学良“接蒋介石命令不抵抗”并以此拍摄了电影《西安事变》,并通过文化上的一系列宣传,将卖国贼的帽子紧紧扣到了蒋介石的头上。

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

行政院长孙科3连电报要张学良“死守锦州”,张学良的回电中说,“日军倾全国之力,而我仅一域之师”,“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将同时牵动”。面对张学良3次回电请援,孙科却无下文。张学良抱怨“请械请弹无应,请航空队救护队,亦无应”。奉命守锦州的东北军将领荣臻也认为:“中央不拨一分粮饷,不发一枪一弹,只在发命抗敌,显然有意徒令东北军牺牲,故置东北军于死地”。

张学良认为中央政府只是口头上支持抗日,实际上是想让张日火拼。作为一个地方军阀,军队是他安家保命的根本,他不愿与日本开战损耗自己的实力,所以张学良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待续) @

--转载自黄花岗杂志

更多:西安事变的真相和张学良的真面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37年7月7日。
    日军在中国的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一部,在芦沟桥附近同中国军队驻守该地区的二十九军第37师219团一部发生激战。
  • 武汉会战,中日双方军队在纵横千里的战线上,激战五个多月,日军投入几十万兵力,会战期间又补充了五、六次兵员,日军中央统帅部在会战后期,已无力再向武汉增援兵力。整个会战,歼灭日军二十多万,使日本陆军大伤元气,无力再发动新的进攻。中日战争至此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也动用了几乎所有的部队,所有参战部队都打得英勇顽强,为武汉会战付出了重大代价,伤亡与敌倍之。
  • 第5军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永远悼念和呼唤,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而长眠在昆仑关上的二万七千零四十一
    名将士的亡灵。
  • 重庆政府宣布:抗战头三年中,华侨捐献飞机二百一十六架;救护车汽车一千余辆;坦克二十三辆;其他如棉衣、麻袋、医药用品等无法计算。

    重庆国民政府统计宣布:从1937年到1941年底,国民政府的总收入为:二百二十六亿元。其中华侨汇款为:五十三亿元,相当于国府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将近国府军费开支的二分之一。

    国民政府对此评价:华侨庞大之外汇,对于祖国之抗战,实予以巨大之助力。

  • 日本终于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棋盘上,投下了一颗最不合常识﹑最冒险的棋子——奇袭
    珍珠港,向美国人开战。这场开战使国民政府的存在多了一些时日﹐这种存在起到
    了保邪恶的苏联共产党的作用。因为日军如果不进攻美国及南洋﹐必全力向极其困
    难的国民政府进攻。征服了国民政府﹐则日本会会同希特勒进攻苏联共产党﹐将共
    产党彻底击碎﹐人类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 余程万师长指挥该部一万三千名将士孤军奋战,经三天四夜浴血搏斗,日军除在四面
    城下堆尸如山外,未能前进一步。

    在日军飞机和大炮连日不断的轰炸下,常德城变成一片火海。但守军在余程万督率
    下,官兵士气格外高昂,处处都响着钢铁般誓言:寸土不让,誓与常德共存亡!
    横山勇在常德城外急得团团转,他做梦也设想到这个常德城竟如此难攻。一厢情愿
    地认为,余程万军抵抗如此顽强,肯定是四面都被大军困死,没有退路,才在绝望
    中作背水一战。于是,11月28日,横山勇向攻城部队下达命令:立即在常德城的任
    何一方撤出攻城部队,为余程万的第57师让出一条生路,准其突围。

  • (shown)孙国栋先生(1922-2013),著名历史学家。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孙国栋先生就读于重庆国立政治大学三年级,为响应国民政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毅然投笔从戎。其后奉调到缅甸战场,服役于新一军孙立人将军麾下。他曾从历史学的角度以及亲身参与了抗日战争的经历谈抗战,在接受美国旧金山希望之声广播电台的采访时指出,“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战争是违反事实”。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共有大小战争四万几千次。在战场上牺牲的中国战士达7百万,抗日战争最关键的二十二次大会战都由国民政府领导,尤以淞沪大会战的战略上的意义、歼敌之多以及其战事的惨烈居20多次大会战之首。
  • 在对日抗战胜利68周年之际,纽约侨界从8月25日至9月4日举办三场大型活 动,以缅怀逝者,还原历史。9月4日,系列活动之一“还原历史真相,复兴中华大义”研讨会在纽约华侨文教服务中心举行。著名民间思想家王康受邀演讲“中国 大陆民国精神的复兴”,讲演赢得全场多次喝彩。研讨会由历史学教授赵淑敏和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周匀之主持,一百多位大纽约地区侨胞出席。
  •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何应钦将蒋中正第一号命令交参谋长转送冈村宁次,冈材宁次再于受领证上签字盖章。从此结束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1943年,宋美龄出访美国加促了日本投降。
  • (大纪元记者曹景哲旧金山报导)宋耀如基金会、中华联谊会和海外泛蓝大联盟主办的还抗战历史原貌巨型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将于9月14、15日在旧金山首展。《浩气长流》的发起人、重庆民间学者王康周四(9月12日)在旧金山国父纪念馆举行记者会见,介绍了他从发起创作,到召集数十位艺术家,共同完成这幅巨画的艰辛历程,与其时代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