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成功?回“台”搁浅?

顶新食安风暴后的省思

徐行

人气 2

文/徐行

台湾食用油风暴越演越烈,身在洛杉矶的华人也开始惴惴不安,究竟我们要如何为自己的食品安全把关?中国大陆有地沟油、美国有基因改造,连素来信誉良好的台湾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安风暴过后,除了看热闹,我们还能看出什么门道?

顶新集团曾是台湾企业“登陆”成功的极佳案例,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盛赞其“鲑鱼返乡”,但历经多起食安问题连环爆,顶新“登陆”的光环不再,全民响起一片抵制声。

顶新企业跨足海峡两岸,涉足控股、食品、零售、地产与电讯,其崛起、行销、管理模式曾是商管分析、企业效法学习的对象。然而,从米糠油事件开始,一日一丑闻,标示不实、食品混掺劣质原料,涉及的商家、产品越来越多……。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让民众大呼受骗上当,网路上乡民戏称顶新集团根本不是“鲑鱼返乡”,而是“大鲨鱼回台侵略”。鲑鱼也好,鲨鱼也罢,消费者除了抱怨魏家四兄弟豪奢无良或是开始担心自己吃了多少馊油,藉这次食品安全事件,我们能学会些什么?

不重视道德教育 政府认证失灵

事实上,顶新食用油风暴反应出的问题是台湾政府“认证标章”失灵,有关单位无法从制度面将不良企业斩草除根;而台湾教育也鸣起了警钟,在“以钱为目标”、“人为工具”的教育导向下,当决策分析、作业管理成为商管学习主要评鉴科目,职业道德、企业伦理成为某种装饰或老生常谈,培养出一家家黑心企业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

商品若出现问题,我们就该回到供应链角度分析。顶新企业购入饲料油、添设除臭设备难道不是一个征兆?真正的问题可能是没有一个道德标准和监控系统可检视这些食用油制造的潜在问题,抑或是说,有太多所谓业界不能说、不能戳的秘密。

台湾政府、学校、业界三者过去讲的亲密合作,是否变成了上下交相贼的共谋结构?企业主究竟是“经营优化”或“无良诈欺”,存乎一心。1960、1970年代,台湾中小企业主讲求的信誉和良心道德底线已逐渐模糊。

台湾美食形象谁来挽救?

顶新馊水油不只损毁了台湾人的健康,也损害了台湾多年来辛苦经营的食品安全形象。当全民齐力抵制顶新旗下系列产品,高呼:“自己的身体自己救!”但台湾的国际声誉,台湾美食的形象谁来挽救?

因为“个人利益”凌驾道德良心,所以出现顶新这种企业主,所以政府检视各个食品安全的环节开始松动,甚至是在事件发生后,鲜少有人提及或在挽救台湾饮食在国际上受损的形象。“馊”的不仅仅是油,还有良心。◇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美媒关注顶新劣油风暴
食安风暴  参选人送物资作爱心
组图:台湾画家林昌德墨彩展盛大展出
黑心油风暴  台环署禁废油进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