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苏东坡《定风波》的寓意

人气 5626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9月17日讯】北宋著名的文豪苏东坡,被后人誉为北宋的“全民商标”。在当时,凡是和苏东坡有关的,无论饮食、穿戴、所用器具等,很快就会风靡掀起一阵潮流,成为时人效仿、购买、收藏的对象。因此,东坡肉、东坡鱼、子瞻帽、东坡壶,带着一代文豪的名号流传至今。

在他洒脱的人生中,相比他豪放灿烂的诗文,他的仕途却是充满坎坷。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因朝中小人的诬陷,导致“乌台诗案”,苏轼因此下狱并被贬至湖北黄州(今黄冈),做地方的团练副使(相当于武装副部长)。由于俸禄微薄,他就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从此,苏东坡名号流传至今。

在黄州期间,虽然苏轼处境间艰难,不过从他当时的诗文,可以看到他心境的豁达和乐观。其中有一首《定风波》就传递着这位文豪的旷达和超脱。《定风波》全文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文简析

苏轼以淳朴的心境,简约的文词,流淌出丰厚的意韵。当风雨来袭时,林中的树叶被无情的摧打。尽管风萧雨袭,苏东坡穿着草鞋,身披蓑衣,却能在风雨中闲庭信步,很洒脱的边走边唱。苏东坡在风雨中无所畏惧的安然,自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的心境,又流露出几多的风趣和幽默。身为贬官,又不被外界风云所动,诗文勾画出一幅泰然自若的隐士之画。诗境应呼心声,安之若素。

自古以来,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充满风雨和坎坷,面对既定的人生轨迹,苏东坡想到:自己又怎能逃脱?既然无法逃脱,就要坦然面对,不妨迎着风雨边走边吟,漫步而行。苏轼披蓑衣、穿草鞋,拄着竹杖行走山林,但他感到比骑马还要舒服、自在,寄情山水,以此明志。

风雨变幻来的突然,停止之时又悄无声息。披着湿淋淋的衣服,被风一吹又感到几分的寒冷。苏东坡想到自己的仕途。自己早年科场得意,扬名四海。入仕做官屡遭坎坷,不仅受到上司陈公弼的牵制,入朝又卷入党争,外放到杭州做通判,到密州、徐州任太守。捕风捉影的“乌台诗案”,又将他流放到黄州五年。世间人事就像着天上的风云变化莫测,不过风雨一旦开始,终会有结束的时候。雨过天晴的灿阳普照大地,也会为人驱赶风雨留下的寒意。

当风雨过后,看着阳光倾洒大地,普照温暖,但苏东坡并没有大喜过望,心花怒放。因为他在回味,现在风雨停止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看看四周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风雨和灿阳就像是人一生中宦海沉浮、宠辱得失一样,一旦过去之后,一切就像化成一道烟尘。因此,苏东坡吟唱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以物悲物喜的超脱,使他能平心的对待当前的处境。苏轼号称“东坡居士”,他的诗境和心志,也正是来自他的修行所得。

回首他艰难而又曲折的仕途,一再贬官多次流放,反而使他远离宋廷的喧嚣,使心回归空灵山野。远离繁华朝都,心向淡泊草莽,天赋的俊逸才华,如同从九天银河倾泻而出,带着他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直奔心中的故园,享受着超脱世俗,泰然处之的豁达和喜悦。#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吴惠林:好一本精彩的“利息历史论评”大书
吴惠林:第二十二章 政治经济学复活的关键人物—布坎南
吴惠林:第二十一章 《史蒂格勒自传》中译校订的话
吴惠林:第二十章 《经济学布道家》中译校订的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