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精致儒雅的桃花坞木版年画

作者:陶静慈

人气: 273
【字号】    
   标签: tags: , ,

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一向是中国的工艺美术胜地,也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为了庆祝年这个中国最盛大的节日,虽然年画是不能免俗的物件,但年画上的画却可以做得别具一格。桃花坞木刻年画就是产生于这里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苏州桃花坞地方生产而得名。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吴地文化中一枝独特的艺术之花,技法上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桃花坞年画生成背景

苏州在明代就已经是工艺美术和书籍雕版的中心之一。中国的雕版印刷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后,到明初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逐渐演化出刻书和刻画两个品种。刻画开始时只是刻书的衍生品,主要用来给戏曲、小说刻插画。因为插画更富有表现力,因而慢慢独立出来形成版画这一艺术门类。桃花坞年画是中国版画杰出代表,因其精致刻工而被称作“姑苏版”。

古时,苏州曾是中国生活方式最雅致、文化交流最多元的城市。苏州城的西北隅,为一旷野,每逢春日,桃花盛开,姹紫嫣红,文人雅士欢集于此,亦饮亦游,得名桃花坞,是文化繁盛之地,亦是经济富庶之地。著名的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唐伯虎就曾活在桃花坞,葬在桃花坞,自称桃花庵主。

而桃花坞大街则是苏州才子聚集地,桃花坞曾经是活在诗画中的风流;在这个才子佳人聚集之地所产生的年画,文人画的风雅也自然地溶入其中。

清秀儒雅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始于明朝中叶,盛行于清初至太平天国时期,和天津杨柳青年画齐名,有“南桃北柳”之誉;如果说杨柳青年画是粗犷的北方大汉,那么桃花坞年画就是精致的江南美女。两大派系的年画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其丰富的题材、儒雅的画面和清秀的色彩所显示的魅力而受到世人的欢迎。桃花坞年画品种繁多,表达祈福迎祥的《一团和气》、《娃娃得利》、《刘海戏金钱》、《岁朝图》等;有关农事的有《春牛图》、《丰收图》、《鱼樵耕读》等;用来驱凶避邪的《神荼郁垒》、《钟馗捉鬼》;山水风景画片有各地风景,如《姑苏万年桥》、《苏州阊门图》等;说时事风俗的《洋灯美人》、《苏州火车开往吴淞》、《十美踢球图》、《玄妙观庙会》、《苏州城内外三百六十行图》等;讲戏曲故事的《武松打虎》、《花果山》、《三笑烟缘》、《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一幅年画,就是社会的一扇窗,风土人情跃然纸上,使其成为刻在纸上的民俗。

桃花坞风格与演变

桃花坞木刻年画早期,以反映城市生活为主,风格雅致,在处理仕女、什景、花卉等题材时,多采用传统的立轴和册页的构图形成,在画面的经营上,可以看出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影响,因此而受到文人们欢迎。

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大量外国传教士到了中国,苏州开放、兼容,在保留传统作品时,又出现了大量铜版西洋绘画风格的作品。那一时期的桃花坞年画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丰富,生动细致地描绘乾嘉盛世“城市风情世相。如《苏州万年桥》、《陶朱致富图》、《西湖十景》、《山塘普济桥》、《三百六十行》、《百子图》、《三美人图》等,有的还在画面上题明“法泰西笔法”、“仿泰西笔法”、“仿泰西笔意”。这一类的作品在画面上,多彩用焦点透视,除人物面部外,衣纹、树石、房屋、动物的羽毛等均用明暗来表现。

到乾隆以后,这样的作品已不多见,取而代之还是以传统技法表现的作品。与早期的作品相比,画面构图简练大方,线条刚劲有力,色彩也开始鲜明起来。如《五子登科》、《庄子传》、《珍珠塔》、《荡湖船》、《拜月图》等,从这些画面上,可以看出早期金陵派刻版风格和新安派刻版风格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机器印刷画进入中国,石印年画和胶印年画的大量发行,冲击木刻年画,使其逐渐丧失城市市场。为了生存,各年画铺开始将他们的销售重点转向农村。作品的题材除了原有的以外,增加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及与农事有关的内容。在画面上,对形象多采用富有装饰性的夸张手法来处理,线条简练刚挺,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上,以成块的大红、桃红、黄、绿、紫(或蓝,一般的是用紫不用蓝,用蓝不用紫)和淡墨组成基本色调,使画面更为鲜艳明快,丰满热闹,富有装饰美和节奏感,因而受到农民的欢迎。

从形式上,桃花坞木版年画画幅的尺寸,直幅的有大至四尺的“中堂”、小至五寸左右的“神马纸”及二寸大小的“蛋面(贴在蛋面上的小画片)”;横幅中最大的有三张一套的“全景床帏”,最小的是五寸左右的“灯面”。刻印的神像、风景、什景图等一般有大、中、小三种。戏曲故事年画多为对开横幅,品种繁多。

桃花坞年画的制作

桃花坞年画的制作分为三步:画稿、刻板、印刷。其中,“画稿”步骤尤为关键,年画要表达的题材、风格在画稿时就定下了基调。而古时有“琴棋书画”之说,绘画是文人雅士的专利。旧时没有版权之说,制作桃花坞年画的工匠看到市面上有流行的绘画,就拿过来做自己制作年画的模板。从这个层面上讲,桃花坞年画的起源,是源自对名人字画的复制。

既然要复制名人字画,那当然就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既在文人雅士之中有很高的才名,在平民百姓中又有极高的人气,加之晚年唐伯虎又在桃花坞一带隐居,因而唐伯虎的画首当其冲,成为了桃花坞年画制作重要的“参考”对象。因此有人甚至说,第一张桃花坞年画便是唐伯虎的作品。但文人画表达的是文人雅士的审美取向,和年画的受众——普通百姓的品味有差异。于是慢慢地,桃花坞年画作坊就出现了专门为年画做画的民间画师。

画稿完成后,就进入了年画制作最艰难的环节:刻板。木板是雕版印刷的模具,因而对木板有极高的要求,一般都选择质地坚硬,木纹细密的梨木。梨木要先入水池浸泡,待不变形开裂后,裁成一到二寸厚,和画稿大小相当的木板,用刨子刨平,砂纸磨光后,把画稿反贴后就可以刻板了。

刻板是对着贴好的画稿照本宣科,其主要工具为“拳刀”,同时以弯凿(剔空)、扁凿、韭菜边、针凿、修根凿、扦凿、水钵、铁尺、小棕帚等工具配合使用。但是拳刀虽小,却并不是人人都能舞得动的。画稿基本上都是由流畅的线条构成,刻板要想把画稿的韵味展示得淋漓尽致,线条也必须一步到位。要想在木纹细密的梨木上划线拳刀要锋利,刻板者需要有非凡的定力。因为稍不留神,只要一刀刻错,整个版子就前功尽弃。

旧时,桃花坞年画为保证“术业有专攻”,每一道工序都严格分工,刀工只负责刀工,学徒练十年才允许在大型版画上动刀。

桃花坞年画采用一版一色的水色套印,从刻板上印刷出来的年画是单一的黑色的, 而每一幅成品年画都是色彩缤纷的,而一块套板只能给年画上一种颜色。所以,每印一幅年画,都要准备好几块套板。一般简单的年画只要几块套板,而最复杂的套板则需要多达二十多块套板。

套色印刷亦有一套程序,主要包括看版、冲色配胶、选纸上料(夹纸)、摸版、扦纸、印刷、夹水等步骤。色彩上红黄绿黑蓝五种颜色。

在无数雕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制作下,苏州年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构图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于装饰性,形成一种优美清秀、严密工整的民族艺术的独特风格。

当年盛况影响海外

年画的销售主要集中于腊月,摊贩们或在集市上设摊销售,铺上油纸,摊上年画,边唱边卖;或游走农村,边走边卖,并通过说唱来吸引群众,讲述相关年画的内容,说唱的曲调和唱词也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说唱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促进了年画的销售,人们围集、挑选,到处是一派喜庆祥和的热闹景象。

由于接近民间生活,富于装饰性,又价廉物美,因此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

在清乾隆年间的鼎盛时期,每年销量达百万张,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年画品种。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质量、销量空前提高,当时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分设在阊门外山塘街一带,也有部分设在桃花坞报恩寺一带,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行销江、浙、鲁等地,并远达南洋一带。于是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的中心。

但是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围攻苏州不下,放火烧城。桃花坞年画作坊聚集的桃花坞大街,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大量珍贵的画版被付之一炬。虽有几家迁址后继续营业,但已无法振兴。桃花坞年画自此凋零。

桃花坞年画,因为是面向普通百姓的艺术,因而被收藏的不多。因为各种原因,存世一百多件老画版绝大部分都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馆中。

现在,传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已很少生产,但毕竟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故作为旧时主要民间美术样式之一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业已成为一种珍贵的文物,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邓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