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坏帐危及四千五百亿美元外资

标签:

【大纪元11月16日讯】(中央社记者张声肇纽约十五日专电)中国大陆的银行坏帐堆积如山,已到了可与印尼、泰国金融危机时相比的地步;华尔街日报今天指出,这不但是中共新领导班子的“致命弱点”,也可能危及中国的四千五百亿美元外商投资。

这则发自上海的报导指出,印尼和泰国发生金融风暴时,坏帐占放款总额的比例各为百分之六十多和百分之五十以上。如今中国的银行坏帐和贷款总额的比例,已接近泰国,超过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南韩。相形之下,日本的银行坏帐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台湾更不到百分之十。

报导说,中共不能妥善处理钜额呆账,并停止高风险新放款的话,银行最后将被迫缩减贷款业务。如此将会引发金融风暴,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政治混乱,外国人已经投资在中国的四千五百亿美元资产将岌岌可危。

中国大陆银行体系不良放款问题到底多严重?美国最老牌的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让数字去说话:一九九八年,北京向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银行挹注了三百三十亿美元;第二年,按照北京官方“最后晚餐”的说法,把这四大银行的一千六百九十亿美元坏帐,一笔转到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帐下。

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则向四家银行发行总额达一千四百一十亿美元的债券,另外还提供两百八十亿美元现金,并开始追讨坏帐,希望可以收回一部分。

报导透露,坏帐收回率让人极度失望,整个作业看起来就像是移花接木的“纸上转账”术,目的只是延迟危机爆发的日子而已。

由于中国银行体系的总呆账额高达五千亿美元,加上政府得负担退休金和福利金的支出,北京政权的债务额远超过中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兆一千亿美元,拖延战术可能难以奏效。

报导引述华府布鲁京斯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罗迪说,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可用“一触即发”四个字来形容。

可能“触发”中国金融危机的是什么呢?华尔街日报认为,光是经济成长趋缓就有可能。北京大量用钱刺激成长,就是这个道理,可是连北京的官员也警告这不是长久之道。另外有人认为全球经济长期迟滞不前,缩小了中国货的出口市场,或外资流向中国出现干涸,也足以触发金融危机。

报导说,一旦出现金融恐慌,中共不太可能会让国际货币基金会有条件的干预。

当然,对这问题不尽然只有悲观派,特别是那些知道国有银行拥有一兆美元百姓存款的分析家。穆迪投资服务公司上个月提出报告说,尽管中国的银行体系用专业术语来形容,或许是“无力偿债”、“破产”的,可是流动性很大,可以作为缓冲。

华尔街日报引述北京一家外国证券公司经理罗斯曼说,他就不担心中国的银行体系会在未来几年内崩溃,“数字可以用来解释极好或极坏的假设情况,实际上则通常都可以含混过关。(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倒查30年追缴税 分析:大量民企或倒闭
中国房价加速下滑 新房价跌幅创10年来最快
用高科技假装工作 富国银行解雇十余名员工
美国超越中国成东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