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安倍力促川普围剿中共

人气 375

【大纪元2020年10月16日讯】在内阁频繁更换的日本,安倍晋三能长期执政也算是个雄才。他对日本政治和世界局势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提出了“自由和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促成了美国川普政府现正大力推进的印太战略。

早在2006年9月—2007年9月,第一次内阁时期,安倍就提出“价值观外交”和“自由繁荣之弧”设想,并称其为日本外交的“新基轴 ”,目标即是针对中共政权。

用安倍内阁要员的话来说,所谓“价值观 ”是指“民主主义、自由、人权、 法治及市场经济。 在推进外交方面高度重视这些‘普遍价值’,开展‘价值观外交’”。日本2007年版外交蓝皮书之主轴亦强调日本应重点支援波罗的海、东欧、高加索、中东、中亚、南亚及东南亚等区域之民主化,以构筑自由与繁荣之弧。

2007在印度国会演讲时,安倍表示日本致力确保“欧亚大陆外缘能有个‘自由与繁荣之弧’成形”,“要成功达成这个目标,日印两国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是关键重点… …发展成整合美国与澳洲、涵盖太平洋全体的广大网络。”

今天再回首,安倍确有先见之明。可惜,当时美(小布什政府)、澳(陆克文政府)、印(辛格政府)等诸国都不待见。

大家知道,中共将日美同盟视为心腹大患,对日统战不遗余力,效果显着。“六四”之后西方联合制裁中共,中共突围,就是最先从日本这打出通道的。考虑到这个背景,安倍首次执政就提出“价值观外交”和“自由繁荣之弧”设想,是相当不容易的。(虽然,出于现实考量,安倍上任伊始即访华,并提出了与中共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但这也是置于“价值观外交”之下的。)

2012年12月,安倍再次执政,直至今年9月16日。安倍又提出“亚洲民主安全之钻”(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的构想,号召筹组美国、日本、澳洲、印度“四国菱形连线”共同对抗中共崛起的威胁,但并未获得美国(奥巴马政府)响应。

安倍还得继续等待。2016年,川普奇迹般地当选美国总统。历史终于掀开了新的一页。

2016年5月,奥巴马总统访问日本广岛,当时川普批评奥巴马有失体面,反问日本首相为何不来珍珠港?当年12月,安倍即访问美国珍珠港(成为首位访问珍珠港的日本领导人),给足美方面子,正好满足川普的期望。

稍前,2016年11月17日,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尚未就任,安倍打破常规,径直前往纽约拜会川普,双方会谈时间从原订约45分钟延长到约90分钟。对10天前刚赢得大选的川普来说,安倍是选后第一个会晤的外国元首。

今年卸任后,安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川普跟过去的美国总统类型截然不同,“在川普就职前先会面比较好”;当时如果无法就美日同盟、贸易经济两方面的重要性达成共识,日本恐无法维持现有的外交情势。

川普问安倍“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以什么样的速度增加国防经费”。安倍回说,中共用了近30年的时间增加约40倍国防经费,“(除了中国)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用这样的速度增加”。

听完安倍的回答后,川普露出吃惊的表情。安倍还以中共拥有的潜舰具体数量为例说明自己的看法,这些中共潜舰的目标就是在西太平洋的美军第7舰队,“这不光是日本的问题,也是美国的问题,希望美国能维持在区域的存在感”。

安倍说,在跟川普的首次会面中“相约打高尔夫球也是目的之一”;安倍任内共跟川普进行5次“高尔夫外交”,正式会谈共有14次。

安倍说,川普常跟他说“短期来说北韩是问题,但中长期来看则是中国(中共)”,这也表示他第一次跟川普会面时的说明已奏效。

据此,媒体报导称“安倍晋三自曝:4年前,我说服川普对抗中国(中共)”。这也不太算虚言吧。

现在,菅义伟接任首相,普遍认为,他将继续执行安倍的路线。菅义伟上任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出手凌厉,比如计划本月访问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此举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持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其中包括与渴望抵抗中共扩张的小国联手。

就在10月,美、澳、印、日四国外长在东京举行“四方安全对话”(The Quad)。会议中,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呼吁深化美、日、印、澳的合作,以此作为抵御中共日益增长的地区影响力的屏障。

安倍晋三曾在《迈向美丽的国家 》一书中提出,从战略出发召开日美澳印首脑或外长会议,为使普世价值观与亚洲其它国家共享而合作。现在,国际社会共同于印度太平洋的“自由且开放”,安倍的努力也算有了一些回报。

中共如果想趁首相更换之机,拉拢日本,掣肘日美同盟,那是又打错了算盘。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安倍将访珍珠港  凸显美日关系紧密
纪念珍珠港事件 奥巴马与安倍献花致哀
安倍访珍珠港誓言和解 向川普释信号?
王赫:川普围剿中共的三大军事策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