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寿:谈判才能解决问题

陈宗寿

标签:

【大纪元10月23日讯】众所周知﹐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海峡两岸关系﹐影响到国内外许多方面﹐特别是两岸的正常发展。正确处理与和平解决两岸关系﹐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国际合作与安全。对此应当引起两岸人民和各方面的重视﹐并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尽快有所突破。

一﹑历史回顾与事实真相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1842年“割让”香港, 列强开始瓜分中国领土。

在中印边界, 1914年英国人非法用所谓“麦克马洪线”, 侵占中国领土约9万多平方公里。

俄国原属欧洲国家, 1636年开始军事东扩侵华, 掠地屠杀, 被清王朝康熙军队击败。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确认中俄东段边界包括外兴安岭, 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东岸是中国神圣领土。鸦片战争后, 1857年俄国违约, 乘机扩大侵占中国北方领土。恩格斯1858年10月25日在《纽约每日论坛报》第5484号社论(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说: “俄国,…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竟能挺身而出充当衰弱中国的公正保护者”。这已引起国际公愤和不安。以后﹐俄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到1864年俄国共侵占中国151万平方公里。1911年沙俄又唆使外蒙古独立, 共使中国损失3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相当于中国现领土的1/3, 比西欧与中欧地区的英﹑法﹑意﹑德﹑奥﹑西﹑葡﹑波﹑捷﹑爱﹑瑞﹑…等20国的面积之和还要大。这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国殇﹐也是国际上最大的侵占。显然﹐违背国际公理和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中国固有的)国家领土完整与主权问题。一切爱国华人与国际公正舆论都不会认同这类侵占。

十月革命后, 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于1919-1920年两次对华宣言, 声明废除对华一切不平等条约, 放弃帝俄时代掠夺中国的领土与特权。1924年5月中俄两国政府根据以上宣言,签署《中苏协定》,重申废除帝俄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当然包括上述“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中俄边界线的划定﹐应当根据平等条约﹐通过和平谈判﹐公正解决。至少﹐应按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但至今没有如约,公正落实。香港﹑澳门已通过和平谈判回归中国。这一切也是对俄国政府是否诚信与睦邻的新考验。人们将拭目以待﹗

这个问题与美洲情况大不相同。美洲曾是西方多国的殖民地,初期领土与主权未定﹐互相争夺, 领土变迁, 独立运动, 民族自决﹐新国家诞生, 领土转移等一系列问题是不同性质的。

台湾原属中国领土。189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甲午战争, 清政府战败, 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按国际协议, 1945年台湾归还给中国﹐由当时的国民政府接收﹐已成为中国统一的合法领土。

中国由于专制政治制度漫长﹐虽经民主革命﹐但封建主义与旧习惯势力异常顽固﹐不允许用和平民主方式处理不同政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和共产主义思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自1927年爆发国共两党武装冲突以来﹐中国长期处于内战纷争。1931年中共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国内形成两个意识形态对抗的政府。抗日期间﹐国共合作﹐暂停内战。抗日胜利后﹐战火又起。蒋介石政府腐败无能, 失去民心, 败退台湾﹐两岸形成分治的局面。

至今﹐虽然台湾政局变换, 但内战状态没有结束﹐两岸仍保持政治对立关系。

十分明显﹐两岸对立的实质主要是意识形态﹑政治观念与政治制度的不同﹐即国际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对抗的继续 (例如,两德﹑两韩)﹐也是内战与“冷战”时期的产物。长期的内战与相互惨杀, 死亡数千万人﹐大量无辜人民对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与损失﹐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造成巨大的民族灾难。

二﹑两岸社会发展中经济制度趋同

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理论与政策﹐开始转变为现实主义的保护私有制政策。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有了巨大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存竞争的局面﹐从而促进了经济较大增长。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与先进发达国家社会与经济差距仍很大。

在世界民主潮流和人民抗争下, 台湾也经历了和平土地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引进外资﹑产业升级﹑经济起飞﹑高速发展阶段, 并成为世界高收入地区。近年来又实现民众直选立法议会与各级政府首长﹐以及各政党与无党派人士平等竞争的民主制度建设。这确是中国的一大进步。台湾已经成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发达的民主社会。被世界公认为亚洲“四小龙”之一。2000年台湾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约为大陆的3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4000美元/人‧年﹐是同期大陆的16倍。这是台湾人民的胜利, 也是中华民族的进步。

两岸在经贸方面已有很大发展﹐2002年两岸贸易额为446.7亿美元﹐同比增长38%。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大陆商品已充满台湾市场﹐台商在大陆各地大量投资。两岸经贸互补互助﹐关系日益密切﹐对两岸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两岸在政治制度上仍有很大差异

由于历史原因﹐两岸执政党的政治主张﹑社会政策和社会效果仍有很大差别。两岸仍处于敌对状态。这种状态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背离﹐与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民主﹑自由﹑和平﹑繁荣与富裕的愿望相背离﹐与时代发展和平协商的潮流相背离。因此, 有必要, 也有可能积极改进这种状态, 使两岸关系正常化。

四﹑两岸和平﹑和解与合作是中华民族的最优选择

任何国家都存在利益对立﹑政治观点分歧的社会群体与集团。大量历史实践证明﹐处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选择和平﹑民主﹑法治的方式是最佳方法﹐对社会损害最小。例如﹐许多民主国家允许不同政党﹑不同政见的存在与表达意见的机会﹐因而﹐避免暴力冲突和内战﹐国家可能有效地使用有限资源用于经济文化建设﹐造福全体人民。

相反﹐继续采用暴力﹑内战﹐只能消耗有限的宝贵资源﹐贻害人民﹐祸害世界﹐阻碍社会进步。中国社会是一个内战不休的社会﹐五千年历史中有无数次内战﹐统治者像走马灯一样﹐轮翻更换﹐给人民留下的是无穷的灾祸。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重视。

秦始皇虽然在公元前221年用武力统一六国﹐但由于秦政权的残暴统治﹐激发农民大规模起义﹐秦政权仅存在15年而崩溃。新的内战﹑分裂与专制不断出现与继续。这种历史应当永远结束, 更不应模仿。

国共两党内战持续几十年, 死伤数千万人, 又招致日本侵华战争, 造成更大的伤亡, 并使经济与社会长长期停滞落后, 国家大量领土与资源被外国侵占﹐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与伤害。从“消灭私有制”﹐又回到“保护私有制”﹐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应当永远记取﹗

德国东西部分裂45年﹐1990年用和平方式统一, 人民与国家损失较小。

越南南北方的不同政权的统一是用战争手段,多年战争﹐双方死伤数百万人, 1975年虽统一﹐但经济仍然落后,属第四类国家。

朝鲜南北方的不同政权对抗中, 1950年北方金日成想用武力统一,导致国际利益集团参与的朝鲜战争爆发, 双方死伤数百万人。参战的中国也付出沉重的代价:伤亡约一百万人,战争经费支出﹐占中国财政年收入的45%。停战后,南北双方仍然退回到38‥线。多年来南北方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 经济差距较大。北方仍然属第四类经济落后地区: 短缺粮食﹑药品与资金,不少人逃难到中国,有的闯入驻华大使馆,而后又转入南韩。

实践说明﹕迷信某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并用暴力推行之是不科学的﹐往往代价太大﹐会给人民造成巨大损失。对重大问题﹐例如﹐制度与主义问题﹐正确的态度是通过实践或实验﹐由人民决定。迷信暴力与枪杆子﹐违背民意﹐倒行逆施﹐往往丧失人心﹐走向反面。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战争往往是利益集团的暴力游戏﹐而人民付出巨大牺牲﹐所以人民不欢迎﹑不积极。只有在反抗侵略与压迫的解放战争中﹐人民才会有积极性。用有限的宝贵资源﹐开展军备竞赛是劳民伤财的愚蠢的行为﹐不如开展和平民主竞赛﹐为民造福才是正确的道路。

历史教训说明不仅应和平统一, 更为重要的是民主建政, 走世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近百年来已形成共识: 中国最需要的是建立现代民主制度﹐这是长治久安的正确选择﹐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道路。

五﹑改善两岸关系的建议

坚持“台独”﹑内战与专制的是少数人, 国内外大多数人不支持“台独”, 台湾领导人也多次宣称不搞独立, 表示愿意在92香港会谈的基础上继续谈判, 那末, 两岸就应当尽快恢复和平谈判﹐不应再隔岸空喊﹐空对空。不谈判不接近﹐怎么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观点﹖怎么消除分歧﹖怎么解决问题﹖所谓“两国论”,或“一边一国论”,都是倾向“台独”的文字游戏。两岸关系, 实质是在一国范围内,两个对立政府的问题延续。例如,德国问题,朝鲜问题,越南问题, 他们都无人提出过独立问题, 为什么两岸有人提出独立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能与日本﹑俄国谈判﹑妥协, 而两岸中国人自己却不能谈判与妥协﹐却要剑拔弩张? 毫无理由!

为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建议:

1﹑两岸政府应尽快恢复香港和平谈判﹐讨论两岸关系中的一切重要问题﹔

2﹑两岸政府应宣布结束双方战争状态﹐进入和平协商与合作的新时代﹔

3﹑两岸政府协商双方进一步开放报刊与传媒市场﹔落实双方公民的自由权利﹐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等﹔

4﹑双方进一步民主化﹐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尽快逐步实现各级议会和政府的民主选举﹔

5﹑两岸政府协商和平民主统一问题

许多中外学者建议﹐两岸政府之上可以组成中华联邦(或邦联﹐稍微松散一些)政府﹐这是一国多制的成功形式﹐并且留有吸收更多文化传统相近邻邦加入的余地。也是现实的创新形式。国家名称叫联邦的很多﹐没有必要在名词上冲突与纠缠。这样两岸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可保留其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

当条件成熟时﹐可按世界公认的原则﹐举行全国大选﹐建立统一的民选民主政府。

6﹑两岸政府协商修改宪法﹐形成统一的联邦宪法和法律体系﹔

7﹑军队国家化﹐一致对外﹐统筹安排国防, 吸取历史教训, 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与人民安全﹐不介入内部政治分歧﹔

8﹑两岸可组成包括双方代表的统一代表团参加国际事务与活动;

9﹑两岸政府若有重大分歧﹐难以达成协议时﹐可按现代世界通行方式进行全民公投或民意调查方式﹐听取广大民众意见和建议。

10﹑全球华人应尽力关注与督促两岸关系的正常化﹑民主化, 促进大中华地区的和平﹑民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权利与福祉。@

参考资料:

邵荣昌 吴家林, 毋忘百年国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92。(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宗寿:从严治吏 重在改制
陈宗寿:公正廉洁是司法灵魂
广直言之路  启进善之门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