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民进党应以中间路线 实现独立

林保华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2月21日讯】这次立委选举,民进党的竞选策略出问题,导致选情受挫,痛定思痛,应该会吸取教训。然而有多少的教训,有效期会有多长,外界不太清楚。自从民进党执政以来,我特别关心台湾政局的发展情况,近两年来,因为各种机会来台湾多次,看的、听的都不少。特别今年两次选举都来观选,停留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愿将观察所得提出来,供执政的民进党参考。

一、以中间路线实现独立目标。台湾的民主成果得来不易,在华人世界也是独领风骚。面对专制中国的威胁,台湾的民主成果随时可能被中国扼杀,这也是台湾必须维护主权独立的重要原因。但是也因为台湾的特殊环境与特殊历史,为了凝聚共识,执政的民进党必须以中间路线来凝聚民心。这个“中间”,包括政治光谱上的中间色彩;独立道路上的中间速度,不可冒进,但也必须抓住任何机会;团结中间民众等等。总之,目标要清楚,中间路线则是手段。

二、以新悲情代替旧悲情。民进党前身的“党外”,以被压迫者的悲情来动员群众,凝聚共识。在李登辉出任总统,特别是民进党执政以后,历史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基本上厘清。然而因为威权时代遗留下某些政治人物的顽固不化而导致有些是非问题需要继续厘清,但是这方面应该掌握分寸以免被有心人作为操弄族群分裂的议题。而目前台湾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被中国打压而无法成为正常国家,因此被中国打压的悲情有助于动员国人与加强国内的团结。这是有别于族群问题的国家认同问题。今年二二八手牵手的造势活动就是向中国呛声的成功经验。

三、健全决策团队与过程。选举中民进党不断爆发出来的选举议题,以及非选举期间在施政方面的议题和被在野党攻讦所需要回应的议题,都使我有强烈的兴趣想知道参与陈水扁总统决策的幕僚以及决策的过程。之所以有这个兴趣,除了敬佩不断制造议题的活力外,也担心这些议题的形成有时过于仓促,如议题出来后文宣没有跟上,和相关部门表现出来的懵然不知,以及有时用词上不够准确而需要澄清或进一步说明等等,这些容易为媒体所炒作,造成混乱。台湾与美国出现的一些误会,相信也与此有关,而事后的沟通似乎也不太顺畅。有些议题,旧的没有解决,又产生新的,更使人眼花撩乱,民众要了解与接受更加困难。因此不论未来的执政或选举,这方面都需要有健全的体制。

四、深耕基层是当务之急。这次立委选举的教训之一,是缺乏基层的议题,在“拼基层”的过程中,绿军也缺乏蓝营五十多年的基层经营经验和人脉,如果加上黑金,绿营更显劣势。明年的县市长选举又是一场拼基层的角力,如果绿军不利用执政的优势早做准备和布阵,则很可能又会败阵而对2008年的总统选举及以后的执政产生不良影响。台湾要生存,要发展,要走出去,不在本土打下坚实的基础,怎么可能?

除上述问题外,民进党从在野变在朝,要时时记住身份的变化,代表的是整个的国家而不是政党的民代,陈水扁总统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有助于扮演好全民总统的角色,但是执政党也必须与他有很好的配合。权力容易带来腐败,权力也会带来傲慢和怠惰,这些都是执政党所必须注意的。

(自由时报)

相关新闻
林保华 : 布什连任 台海政策变动不大
林保华:汉源暴动真相是中共的官商勾结
【专栏】林保华:上访失败﹐下访腐败
《专栏》 林保华 :从中日俄关系看中国“殃殃大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