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二○○四年两会议政 官方两会与弱势群体

杨银波

标签:

【大纪元4月17日讯】
┌────────────────────────────┐
│ 3月9日23时~3月10日1时,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不同的声 │
│ 音》节目记者成功两个小时的专访,今回忆所谈内容之一部 │
│ 分(另一部分《2004年两会议政:上海帮与弱势群体》已寄 │
│ 《议报》),记录如下,权当两会民间议政之一。     │
└────────────────────────────┘

一、官方两会

整体而论,官方两会所议水平不高,政治次于经济,反腐次于三农,
但透明度有所增加,某些提案有一定价值。“三个代表”入宪、把
“戒严”改为“紧急状态”仍系保权、愚民之举,反对;增加尊重保
障人权规定、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很实在,支援。如下10个提案非常及
时,值得重视:农民工子女上学;农村教育;圈地开发多年减产;粮
食安全;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增强财政对农业的支援保护;公务员
应有引咎辞职制度;建议政府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扶持平价药店,
祛除药价“虚火”。另外,我特别关注中国民政部2004年10个工作重
点,其中4点值得重视: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社
会福利工作;救灾救济工作。民政部其余6个工作重点意义一般,甚
至有严重的强势立场。两会期间,真正的议政亮点在民间,试举4
例:蒋彦永提案──为“6.4”正名;郑贻春提案──反对“三个代
表”入宪;郑贻春提案──取缔《刑法》第105条;余樟法提案──
撤消中宣部。

二、弱势群体

(一)就业──未来几年,相对较低层次的就业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致使本身处于资源短缺和发展潜能有限的弱势群体的就业将更
   加困难。弱势群体在没有应对好国内竞争的情况下,就被迫参
   与到全球性的竞争环境中去。弱势群体由于缺乏资金、权力、
   能力和关系等资源优势,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难以摆脱劣势地
   位,而社会支援不足,个人受挫情绪强烈,容易悲观失望,有
   些发展成为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心理,并引发越轨犯罪行为。
   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
   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
   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

(二)农村──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推进,农村已经被极
   大地分化。大多数农业生产和全球市场已结合在一起。内地、
   港台以及跨国的农业公司进驻中国农业市场,而这类公司多半
   是“农商贸公司”,这些公司购买大量的土地,并雇佣大量农
   民来播种、除草、采摘和包装农产品,从而把这大面积的土地
   转变为许多“田园工厂”,农民被逼到绝境,或者只能够靠为
   这些大公司干零活来维持生计。农民所承受的这种巨大压力致
   使许多人陷入绝望中──一贫如洗,或失去土地。他们在越来
   越贫瘠的土地上苦苦挣扎着,过着悲惨的生活,或者无可奈何
   地成为无土地的劳动者,飘泊到大城市周围的贫民窟,从事
   脏、苦、累的繁重劳动。

(三)城市──城市无业者、新移民、贫民的数量在短期内将有进一
   步上升的可能。这些新来的城市移民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和活
   动,与城市原有的居民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发展资源,其结果是
   他们共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成为城市新的弱势群体。社
   会两极分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与高技术快速发展形成对比
   的是,血汗工厂的增加和城市贫困的恶化。

三、特别提出三农问题

(一)农村──基层政权腐败及其垮掉。

(二)农村──财政紧张,局部地区的村级政府债务沉重,甚至仅靠
   农民的农业税来支付工资。

(三)农村──教育成为沉重负担,偏远山区小学三年级的学费竟达
   500多元/学期(比如我9岁的弟弟杨丰荣便是如此),国家9年
   义务制教育是个巨大的骗局。

(四)农村──家庭暴力、自杀及报复社会现象(尤其是由性缺乏而
   导致的自杀与犯罪)。

(五)农民──维权难,地方政府及其警力甚至非法镇压农民的依法
   维权。

(六)农民──失地农民与拆迁农户的困境。

(七)农民──劳动力甚至非劳动力疯狂转移城市,在城市遭受不平
   等待遇。

(八)农民──“害不起病”,一生重病就会返贫。

(九)农业──国家粮食生产不够,2003年粮食缺口0.5亿吨;粮食
   效益低,谷贱伤农,农业空间紧缩。

(十)农业──荒地大量增加;剩余土地越种越薄,肥力下降。

──转自《民生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杨银波:意识与奋斗
杨银波:2004年两会议政 上海帮与弱势群体
杨银波:六四‧法轮功‧蒋提案与丁提案
大陆民间舆论:关于《南方都市报》“程喻李”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