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大陆救经济 香港饮鸩止渴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6月3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特派陈中兴特稿)作为展示“一国两制”的橱窗,香港经济表现不佳,令北京当局面子相当挂不住,因此在去年7月开放大陆人士赴港“自由行”,且在香港总商会(HKGCC )建议下,端出“中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成为拯救香港经济的终极药方;香港零售销售额果然大涨二成。

只是,在港人陶醉在“自由行”、“CEPA”带来的荣景时,香港经济与大陆果然日趋“紧密”,依赖程度升高,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经济中心主任陈文鸿因此表示,香港在九七后,虽然仍是一个金融中心,但已失去“国际”二字了。

在去(二○○三 )年7月以前,中国政府限制内地居民赴港旅游必须“团进团出”,但眼看香港消费市场连年萎缩,失业率攀高到八点八%(去年5月 ),北京当局与港府达成协调,开放内地居民得自由申请进入香港旅游,大陆居民二十港元登记后,即可来港七天。

“以往每月入境香港旅游的大陆客人数约三十万人次,去年7月后,每月大增至一百万人次,香港零售市场从此获得一剂强心针”,香港总商会中国经济师朱丹分析,除了因长期经济低迷的反弹效果外,“自由行”为香港经济带来直接而有力的支撑。

外贸协会前任驻港台北贸易中心主任黎坚也说,中国开放大陆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后,中国观光客的消费力,已明显取代台湾、日本、欧美商旅,成为香港零售消费的主要力量。

从香港财政司经济分析部的调查统计可发现,去年7月“自由行”实施以来,香港零售市场就出现反弹,今年一到4月零售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成长十一点六%,且幅度有扩大趋势,4月单月更大幅成长达二十三%。

九龙弥敦道是大陆观光客的最爱,主要是目前来港大陆客都是高收入族群,消费力极强,特爱黄金、名表、名牌精品、高级服饰。

已有五十多年历史的香港珠宝业上市公司景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李姓主管表示,“大陆客消费平均占营业额的四成左右,好一点的时候会高达五成以上;香港本地客的消费已经很薄弱了,要不是开放自由行,我们就快撑不住了”。

大陆客不仅为香港带来大量消费,他们的触角更伸向地产。

香港房屋中介商京士活(Kingfook )公司店长彭贤驻说,今年香港豪宅呎价累计上涨近四成,以轰动香港的佐敦“擎天半岛”、“君临天下”等海景豪宅为例,已知的大陆买盘至少逾一成;由于有些大陆客是以香港人头名义购买,因此估计实际成交比率可能超过二成。

不过,“自由行”虽然为香港零售市场带来活水,但并非雨露均霑。

计程车司机沈恩典说,香港吃的贵、住的贵,只有买东西便宜。大陆客来港只是来购物,到了定点很少搭计程车,到现在香港计程车司机一天工作十小时以上,才能挣得三、四百港元,如果有小孩要养,那得事事都省。

九龙白加士街一处小书报摊,面积不到七坪,每月租金高达八千港元,报摊上卖的都是五块到二十来块港元的报纸、杂志、饮料。这家报摊老板娘家里有两个小孩,一天要工作十五个小时,“大陆人从来不买报纸”,对于大陆客,这位报摊老板娘没什么兴趣。

光一个“自由行”,就把香港零售消费捧得半天高,后续CEPA效应,更令香港商界寄予厚望。香港出口商会评估,受惠于CEPA,香港今年上半年整体出口,可较去年同期成长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是以开发中国家身份入会,除了商品贸易适用高关税外,境内服务业市场也适用延长调适期,CEPA在中港商品贸易方面,令香港输往内地产品商用零关税项目提升到三百一十四类,因CEPA的优惠关税协定,使香港出口中国货品享有之零关税项目,由过去的三十%大幅扩增为九十%,每年可节省七亿五千万港元以上关税支出,日后更将扩增为全面免关税。

对香港来说,服务业更是出口主力,CEPA令香港电信业、保险业等十七种服务业,得以在其他WTO会员国之前,早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将银行业资产最低门槛由二百亿元人民币大幅降低为六十亿元人民币,使港资银行得以大举进军大陆最受瞩目,连台湾的富邦银行都跨海购并香港港基银行,中信银也有意购并永隆银行,显示其机会诱人。

朱丹分析指出,过去香港制造业为降低成本,纷纷外移内地,但在CEPA架构实现后,就起了微妙变化。

她举例指出,成衣业在中国设厂,无论买布料或直接从外国进口成衣在内地销售,都要面临中国的高关税;但若在香港制造,因香港是自由港,布料进口免关税,制成成衣后销售中国又享有CEPA零关税优惠,竞争力大增。

朱丹表示,虽然CEPA不可能全面搞活香港制造业,但部分高附加价值产业,却有机会重燃生机。

朱丹这项说法已获应验。今年一到5月,沈寂已久的香港工业大厦(厂办 )成交量突然暴增八成,地产业者预期后续设厂行动即将燎原。

CEPA除了对企业深具意义外,对香港失业者也开了一扇窗。

CEPA容许香港居民凭身份证即可到广东经营小型商业,朱丹说,香港有很多商业经营人才,但因物价高昂创业门槛过高,这项设计,将为香港失业人士找到第二春。

只是,由于CEPA不可能违背WTO规范,因此中、港之间必须是互惠的,香港服务业可进入中国市场,相对地,例如律师、会计师甚至医师等中国大陆白领人才,也可以到香港谋生,这样将加重香港的白领失业。

回顾中港经济关系,九七前,内地资金大举切入香港市场以来,中资蓝筹股目前可说已主导香港股市,加上目前正在酿酝中的“泛珠三角”平台纳入港澳,未来内地企业将加速到港设点,香港经济已由“量变”走到“质变”阶段。

香港时事评论员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曹景行谈论CEPA时指出,香港经济走到这个地步,“这是唯一的选择”。过去几年已明显看出香港与大陆经济整合在加速进行,即使北京不推出CEPA,中港两地也会走到这一步。

曹景行形容香港如同台湾,面对经济与中国的整合压力,但在政治上又处于紧张关系(指香港民主派 ),以至于陷入一种“人格分裂”。

同时曾为台湾民进党、香港特区政府以及北京三方献策的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经济中心主任陈文鸿则表示,香港在九七后,虽然仍是一个金融中心,但已失去“国际”二字。

陈文鸿指出,香港在九七主权移交后,西方各国资金来源明显变少,日本资金几乎撤出香港,连台湾资金也少了,变成以中资为主。

陈文鸿说,如果美国Fed这次决定开始升息,香港资金会流失得更快,因为大量资金会因看好中国将跟进升息,而自香港撤资涌进大陆。

相关新闻
调查发现:香港两成教师患有抑郁症
网友投书:呼吁中共政府释放蒋彦永医生!
张三一言:和解跨过一线就是投降
香港市民对七一大游行态度各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