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光华门改中文 韩人论战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29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泓达╱特译)南韩首都首尔(旧译汉城 )最知名的地标光华门,是一座位于古王宫入口处的石制城门,高悬其上的木制牌匾以韩文书写“光华门”,许多民众早已习焉不察。但由于南韩政府日前宣布,光华门牌匾将“正名”为中文,从而引发赞成与反对者各据其理的激烈论战,反映出南韩社会对如何看待其历史和语文的深刻分歧。

光华门建于十四世纪,系李朝太祖在位时景福宫的正门,其名取自“光照四方,教化万方”之意,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见证了南韩在东亚地缘政治中屡遭惨祸的沧桑。十六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出兵征韩,光华门在壬辰之役中被毁,虽于一八六五年重建,此后却又因日本于一九一○年展开殖民统治,因兴建总督府而被迫拆迁。殖民统治随二次大战结束而告终,但在随之而起的韩战中,光华门又因空袭再次被毁。

南韩文化遗产管理局表示,将拆下由前军事强人朴正熙题字的“光华门”牌匾,代之以中文书写的新牌匾,恢复其原始风貌。赞成者谓此举可消解朴正熙时代的威权统治遗绪,是迟来的正义。

朴正熙时代不仅迈开南韩工业化的脚步,光华门也在其任内于原址重建,并将原有的中文牌匾置换为刻有其手迹的现行牌匾。一如古代帝王,朴正熙和其他前威权时期领袖都想留下其印记,供后代子孙“凭吊”。

时至今日,南韩政府办公大楼的牌匾、博物馆、佛寺和孔庙的碑文都还刻有其手迹。

但反对者认为,此举只是企图抹煞历史的盲动,是卢武铉政府企图泯除其保守政敌集体记忆的阴谋。也有许多人认为,此举是对北韩语文代表民族尊严的亵渎。

旨在维护韩文正统性,免于中文和其他外语渗透的“韩国语文学会”便疾呼,只因韩文牌匾乃军事统治污迹便予消灭,乃一错误政策,“朴正熙独裁统治是一回事,他积极推广韩文的贡献是另外一回事。这种努力应该获得肯定”。

对语文纯粹论者而言,在外语大举入侵的此际,光华门牌匾乃大韩民族以其文字为傲的象征。由于北韩半岛曾是中国的势力范围,又曾遭日本殖民统治,他们担心外语将席卷全韩。基于拓展商务的需要,南韩目前兴起一波全民学英语的热潮。

虽然韩文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年历史,但其应用一度仅限于基层百姓。王室文书使用中文书写,作为“事大”象征。直到近数十年,政府才开始鼓吹全面以韩文书写的惯例。

文化遗产管理局坚称,置换光华门牌匾的决策并无政治考量,是项决策早在一九九七年上届政府任内便已定案,但未获包括保守派媒体在内的反对者接受。

(取材自美联社 )

相关新闻
汉城中文译名改为首尔
汉城改名首尔  高市旅行业者暂不随之更名
汉城向中国提出中文译名改为首尔
南韩首都汉城 更名“首尔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